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邹平(山东省下辖县级市)

邹平(山东省下辖县级市)

邹平(山东省下辖县级市)

邹平,山东省直辖、滨州市代管的县级市,位于山东省中部偏北,西北临黄河,全市总面积1250平方千米。

截至2017年末,邹平辖11个镇、5个街道,常住人口80.82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10.3亿元,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3.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528.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39.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4.7:58.1:37.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12704元。

邹平东接淄博,西邻济南,南依胶济铁路,北濒黄河,济青高速横穿全境26千米,距济南遥墙国际机场62千米,距青岛240千米。夏朝立邹侯国,西汉置县,是古齐鲁上九县之一。2018年,国务院同意撤销邹平县,设立县级邹平市。

2018年12月,邹平市入选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100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邹平
  • 外文名称:Zouping
  • 别名:梁邹
  •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
  • 所属地区:中国华东
  • 下辖地区:11个镇、5个街道
  • 政府驻地:黄山街道鹤伴二路567号
  • 电话区号:0543
  • 邮政区码:256200
  • 地理位置:山东中部偏北
  • 面积:1250平方千米
  • 人口:80.82万(2017年常住人口)
  • 方言:冀鲁官话
  • 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
  • 着名景点:鹤伴山、范仲淹故里、唐李庵、樱花山、鲍家遗址
  • 火车站:邹平站 
  • 车牌代码:鲁M
  • 地区生产总值:910.3亿元(2017年) 

历史沿革

西汉时期,置邹平县,治所在今孙家镇。置梁邹县,治所在今韩店镇旧口村。高帝六年(前201年),刘邦封武虎为梁邹侯,于梁邹立侯国。置于(wu)陵县,治所在今临池镇古城村。置朝阳县,治所在今码头镇旧延安村东南15里,史称魏王城。置东邹县,治所在今高青县花沟乡花沟村,属青州部千乘郡(治所即今高青县高城镇北)。
东汉时期,为邹平县、梁邹县、于陵县。改朝阳县为东朝阳县,同属青州部济南郡。汉永元七年(95年),改千乘郡为乐安郡(治所临济,在今高青县高城镇西北),东朝阳县又属乐安郡。东邹县失考。
三国魏时期,邹平县、梁邹县、于陵县沿袭汉制,同属济南郡。东朝阳县属东郡。
晋时期,邹平县属济南郡,梁邹县、东朝阳县同属青州部乐安国。改于陵县为乌陵县,旋废,析入土鼓县、逢陵县。永嘉后,梁邹县废。
南北朝时期,宋武帝刘裕于梁邹故城侨立平原郡,又侨立平原县以属之。元嘉九年(432年),分青州之地侨立冀州(治所在今历城县),平原郡县隶属之。孝武时,于故于陵县地置武强县(治所在今周村区固玄庄),又于县内置广川郡(治所在今长山镇),属冀州。南朝刘宋改东朝阳县为朝阳县,属济南郡;又为临济县(治所在今章丘县临济镇),属乐安郡。邹平县失考。北魏皇兴三年(469年)改平原郡为东平原郡,属齐州(治所在今历城);又置平原县(治所在今好生镇平原庄),隶东平原郡。武强县隶广川郡。为朝阳县,属济南郡;又为临济县,属东平原郡。北齐天保七年(556年),移平原县治入东平原郡城(旧口),东平原郡、清河郡(治所在今淄川)与广川郡合併,称东平原郡(治所长山),平原县、武强县隶之。开皇三年(583年),移北齐平原县治于汉邹平故城孙家镇,仍为平原县。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平原县为邹平县,复汉旧名,属齐郡。开皇初废东平原郡,开皇十六年(596年)于北魏平原县治(今平原庄)置济南县。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武强县为长山县(治所在今长山镇)。大业初,并济南县入长山县,隶淄州(治所在今淄川县)。开皇六年(586年)置朝阳县于菅城。开皇十六年(596年),改为临济县(治所在今章丘临济镇),而别置朝阳县。大业二年(606年),又省朝阳县入济县,属齐郡。邹平县、长山县同属河南道。武德元年(618年),以临济县治置邹州。邹平县、长山县、临济县均隶之。武德二年(619年),移邹平县治于赵台城(在今九户镇古王台)。武德八年(625年),邹州废,又移邹平县治复入邹平故城孙家镇。邹平县、临济县改属谭州(治所在今章丘县西平陵城),长山县改属淄州。贞观元年(627年)谭州废,邹平县改隶淄州,临济县改属齐州。景龙元年(707年),析高苑县地于汉梁邹废城(旧口)置济阳县,隶淄州。元和十五年(820年),济阳县省入高苑。五代时期,邹平县、长山县属淄州。临济县属齐州。
宋时期,景德元年(1004年),邹平县移治于济阳县废城(今旧口),孙家镇故城废。邹平县、长山县同隶京东东路淄州。鹹平四年(1001年),省临济县析入邹平、章丘县地。金因之。
明时期,邹平县隶山东布政使司济南府。长山县,洪武初属般阳府,洪武九年(1376年),般阳府降为淄川州,长山县亦属之,洪武十二年(1379年),淄川州废,又改属济南府。
清时期,邹平县、长山县、齐东县袭明制。光绪十八年(1892年),黄河河道南移,齐东县城陷于河中。光绪二十年(1894年)迁县治于九户镇。
民国二年(1913年)2月,废府州,沿用道制。邹平县、长山县、齐东县隶岱北道。民国三年(1914年)6月3日,袁世凯公布各省道区域名称,邹平县、长山县、齐东县均隶济南道(驻历城)。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制,存省、县两级,三县同直属省。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邹平县、长山县属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因芦沟桥事变爆发,仅设7个专员公署,余未及设立,齐东县直隶于省。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至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间,邹平县、长山县属第十行政督察区,齐东县属第十二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9月,北邹长改为邹平县,南邹长改为耀南县,同属清河行政区清西专署区。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初,邹平县、耀南县、齐东县属之。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邹平县、长山县隶第一办事处(鲁北办事处)第十行政督察区,齐东县隶第五办事处(鲁中办事处)第十二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13日,邹平县、耀南县隶渤海行署第六专署,齐东县隶渤海行署第二专署。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至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邹平县、耀南县、齐东县隶渤海行署第三专署(又称清河专区)。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3~8月间,邹平县、长山县、齐东县属第十行政督察区。
邹平市地图邹平市地图
1949年3月,邹平县、耀南县、齐东县属渤海行署清河专区(行署驻今惠民县城)。建国初,邹平县、耀南县、齐东县属渤海行署第三专区。1950年4月,邹平县(驻地今邹平镇)、耀南县(驻地今长山镇),划属淄博专区。同时,耀南县复名长山县。1953年6月,邹平、长山二县复归属惠民专区(专署驻北镇)。1956年3月,邹平县、长山县合併称邹平县(驻地今邹平镇),齐乐县和高青县合併称齐东县(驻地今高青田镇),同属惠民专区。1958年11月,齐东县撤销,其6个公社併入邹平县,隶属淄博专区。1961年,恢复惠民专区(驻地北镇)。10月,复置高青县,析邹平之青城、花沟、黑里寨3个区划入高青县。邹平县属惠民专区。1967年2月,专署废。成立“惠民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改为惠民地区行政公署,邹平县仍属之。1978年7月10日,惠民地区革命委员会改为惠民地区行政公署。1992年3月,惠民地区更名为滨州地区,邹平仍属之。2000年6月,国务院批准滨州地区撤地设市,成立滨州市。同年12月16日举行中共滨州市委成立揭牌仪式。2001年1月16日,滨州市人民政府揭牌,邹平属滨州市。
2018年7月2日,经国务院同意后,民政部以民函﹝2018﹞105号文批覆山东省,同意撤销邹平县,设立邹平市,由山东省直辖,滨州市代管。2018年10月26日,邹平市正式挂牌成立。

行政区划

截至2017年底,邹平市辖5个街道、11个镇:黛溪街道、黄山街道、高新街道、好生街道、西董街道、长山镇、魏桥镇、临池镇、焦桥镇、韩店镇、孙镇、九户镇、青阳镇、明集镇、台子镇、码头镇。邹平市政府驻黄山街道。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邹平市,地处鲁中泰沂山区与鲁北黄泛平原的叠交地带,东接淄博,西邻济南,南依胶济铁路、济青高铁,北靠黄河,济青高速公路横穿全境26千米。西距济南90千米,距济南遥墙国际机场62千米,东距青岛240千米,距淄博市37千米,北至首都北京550千米。邹平市地理座标为北纬36°41′-37°08′,东经117°18′-117°57′,占地总面积1250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邹平市南部长白山区为山地丘陵。地势南高北低,呈倾斜式下降。邹平市分为8种地貌类型:低山岭坡,分布于山丘中上部,面积9033.46公顷;水平梯田,分布于山丘中下部,面积4647.47公顷;近山阶地,分布于山丘下部,面积4679.67公顷;沿河阶地,分布于山谷排洪河沟两侧,面积1241.73公顷;河滩高地,呈带状分布,面积3034.8公顷;缓平坡地,分布于黄泛平原区的所有乡镇,面积3.89万公顷;洼地,多分布于黄河南岸大堤以外,面积2.31万公顷;山前倾斜平原,分布在南部低山丘陵以下,中东部的大片地带,面积3.25万公顷。境内土层深厚,质地适中,表面质地85%以上为轻壤和中壤。

水文

1949-1985年,年用水量由1900万立方米增加到1.6亿立方米,地下水埋深由1-5米左右,增加到平均3.64米。最大点14.97米,最小点1.17米,变差13.8米。1960年后土砖井基本报废,机电井发展到1.69万眼。地下水变差平均1.95米,最大点4.38米,最小点0.33米。根据1975-1980年关于淡水界面埋深情况的物理探测资料,地下水含水层的埋深大体有两种:一是地下水埋深100米以上的浅层淡水,面积为1100平方千米,储量为14亿立方米。二是100米以下的深层淡水埋深(100-450米),面积为1200平方千米,储量为2.4亿立方米,但无採用价值。1975年,开始定点定时观测,年内水的变化呈现“高一低一高”的规律,1-3月份地下水较稳定,平均在5.6米,3-6月份地下水骤降,平均6.73米,7-8月份地下水回升,9月份为5.9米左右,到12月慢升。在山前平原年变幅2-4米,黄泛平原1-2米。1976-1982年,地下水埋深平均由4.65米下降到7.42米,平均以每年46厘米的速度递降。西董山区年际变化保持在14.1-15.09米,变化幅度较小,但水量有限。蒙家庄东北山前平原区,1976年为2.61米,1983年下降到9.43米。韩店北平原河灌区1976年为2.2米,1982年下降到5.4米,1984年又回升到3.8米。苑城西平原井灌区变幅较大,地下水埋深1976年为2.2米,1984年下降到11.4米,基本是直线下降。麻姑堂东河灌区,1974年为2.9米,1985年下降到3.57米,主要有河水补源下降不明显。由于采多补少,在长山、焦桥、苑城一带有4万余亩的两大漏斗区。单井出水量平均由1973年的60立方米/时,减少到1981年的30立方米/时。

气候

邹平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但更迭不均,冬季最长,夏季次之,春秋季最短。大陆性和季风性明显。市内大陆度指数为64.7,季风指数为39,年平均气温适中。但冬寒夏热,年振幅很大;昼暖夜凉,日变差较大。降水量较少,且有较强的不稳定性和不均匀性,易发生旱涝灾害,旱灾居多。年内风向变换明显,冬季多西北风,春季多西南风。
春季(3-5月),太阳辐射增多,暖空气势力加强,冷空气北退,气温迅速回升。冷暖两股气流互相争雄,进退不定,常南北移动,气旋活动反覆持久,气候多变,气温突升突降,变化剧烈,日变数常达l0℃以上。风向变换频繁。风力大,为全年大风次数最多季节,尤其西南大风多。雨量较少,空气乾燥,月降水量不足40毫米,地面蒸发加快,易发生旱灾。
夏季(6-8月),太阳辐射加强,为热带海洋气团控制,气温高,湿度大,常形成大量降水,7、8两月降雨量占全年一半以上,有时则形成洪涝。各月平均气温在25℃以上,其中7月最热,平均气温26.8℃。由于降水的不稳定性和不均匀性,伏旱时常发生。夏季多东南风,风力较小。
秋季(9-11月),受变性极地大陆气团控制,风力微弱,流云多姿,秋髙气爽。太阳辐射逐渐减少,冷空气势力逐渐加强,暖气流南撤,气温随之下降,有“一场秋雨一场寒”之说。降水量大幅度下降,易成秋旱。个别年份,暖气流南撤迟缓,易造成秋雨连绵。
冬季(12-2月),太阳辐射较少,在蒙古冷高压控制下,西北风盛行,冷空气不断侵入,气温急剧下降。各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其中1月份最冷,平均为-3℃,日最低气温大都低于-10℃。空气乾燥,雨雪稀少。

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邹平境内动物种类繁多,主要禽类有鸡、鸭、鹅、鸽子,画眉、鹦鹉、鹌鹑等;野禽有鹰、雁、燕子、麻雀、啄木鸟、山鸡、野鸭、猫头鹰等。兽类有家养的有牛、马、驴、骡、猪、狗、羊、猫、鹿、貂、兔等;野兽有狼、狐狸、黄鼬、獾、野兔、鼠、刺猬、蝙蝠等。虫类有家养的有蚕、蜜蜂、土园等;野生的有萤火虫、螳螂、草蛉、瓢虫、蚜茧蜂、小茧蜂、赤眼蜂、马蜂、土蜂、盗蝇、寄蝇、蠼螋、虎甲;害虫有百足虫、步行虫、苍蝇、蚊子、牛虻、跳蚤、虱子、大摇文、小摇文、龙虱、水蛏、金线虫、飞蝗、粘虫、蝼蛄、金龟子、灯蛾、豆蛾、斜纹夜蛾、银纹夜蛾、旋花天蛾,大鼠蛾、棉铃虫、蚜虫、菜青虫、捲叶蛾、猿叶虫、天斗、尺蠖、刺蛾、线虫、蝉、叶蝉、飞虱、螟虫、盲椿象、金针虫、金钢、种蝇等。鱼类有鲤鱼、鲫鱼、青鱼、草鱼、黑鱼、鲶鱼、鳝鱼、白条鱼、鲢鱼、捧花鱼、鰔鱼、马口鱼、赤眼鳟、团头鱼、泥鳅等。蚌螺类有背角无齿蚌、园顶珠蚌、剑形矛蚌、矛形蚌、球蚬、刻纹蚬、中华园田螺、梨形环棱螺、铜锈环棱螺、锥美螺、纹沼螺、小清河螺、耳罗卜螺。另有水丝蚓、尾鳃蚓、青虾、米虾。非鱼类水生动物有螃蟹、河蟹、甲鱼(鳖)等。

矿产资源

据调查,邹平境内的岩石总储量为30亿立方米,其中火山岩22亿立方米,侵入岩7亿立方米,砂岩1亿立方米。建筑石料主要为侵入岩中的二长岩和辉长岩。二长岩分布于四尖山至雪花山长10余公里、宽达1-2公里的地带,可供开採部分储量大于1亿立方米。辉长岩分布于西窝陀村、陈家庄及临池西等地山上,可供开採部分储量在3000万立方米以上。

人口

截至2017年末,邹平市出生人口11640人,出生率15.6‰;死亡人口4259人,死亡率5.7‰;自然增长率9.9‰。年末常住人口80.82万人,户籍人口74.2万人。

经济

综述

2017年,邹平市实现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1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3.1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528.1亿元,增长3.2%;第三产业增加值339.0亿元,增长4.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4.7:59.2:36.1调整为4.7:58.1:37.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2704元,增长3.1%,按年均汇率折算为16693美元。
2017年,邹平市实现财政总收入110.3亿元,增长8.3%,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7.8亿元,增长6.7%。其中,税收收入53.8亿元,增长6.7%,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79.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7.4亿元,增长6.2%。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1.9%,住房保障支出增长20.2%,医疗卫生与计画生育增长11.6%。
2017年,邹平市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557元,比上年增长7.5%;人均消费支出21085元,增长7.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68元,增长8.7%;人均消费支出11181元,增长8.3%。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18.3万辆,增长8.2%。其中,私人轿车9.4万辆,增长11.3%。

第一产业

2017年,邹平市实现农业增加值26.8亿元,比上年增长4.7%。粮食总产量78.7万吨,增长3.8%。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誌获证企业34家,产品92个,产地面积8.2万公顷。林业增加值1.2亿元,比上年增长4.6%;年末林地面积27697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178万立方米,林木绿化率22.7%。牧业增加值14.4亿元,增长2.8%;猪牛羊禽肉产量5.0万吨,增长3.8%;禽蛋产量4.9万吨,增长1.3%;牛奶产量2.8万吨,增长11.2%。渔业增加值0.7亿元,增长8.2%;水产品总产量3970吨,增长0.1%。完成各类水利工程10项。清淤疏浚骨干沟渠130余千米,新增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面积2.4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7万亩、易涝面积1.2万亩,新增蓄水能力5856万立方米。共有农机合作社49家。年末大中型拖拉机3455台,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3%,小麦、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9%。农业机械总动力87.8万千瓦时。

第二产业

2017年,邹平市实现工业增加值511.8亿元,比上年增长3.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总产值3606.3亿元,增长0.5%,其中,纺织服装业下降14.8%,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3%,食品医药业增长5.6%,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30.5%,装备製造业下降21.6%,高新技术产业增长4.61%。工业产销率为107.9%。资质三级及以上建筑业企业61家,比上年增加13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5.2亿元,下降22.6%。

    第三产业

    2017年,邹平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4.5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餐饮收入24.9亿元,增长10.4%;商品零售169.6亿元,增长10.0%。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31.6亿元,增长9.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2.9亿元,增长11.0%。开展电商业务的企业360余家,实现年交易额585.0亿元,同比增长35.5%,农村电商网零额54.3亿元,同比增长74.6%。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中,汽车类增长5.1%,粮油食品类增长23.0%,服装鞋帽纺织品类增长4.8%,石油及製品类增长10.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6.3%,日用品类增长9.1%,中西药品类下降28.9%,金银珠宝类增长77.2%。
    邹平市邹平市
    2017年,邹平市货物进出口总额214.0亿元,比上年增长18.0%。其中,进口161.2亿元,增长18.7%;出口52.8亿元,增长16.0%。开展进出口业务企业达到149家。出口商品中,纺织服装出口26.7亿元,增长37.8%;机电、金属製品出口10.9亿元,增长4.7%;化工类出口4.1亿元,增长21.8%。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7年,邹平市实施推进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採取校内直聘、校内竞聘、学区竞聘和县域竞聘等方式,全县中国小重新聘任教师6603名,教师交流轮岗191人,校长、副校长交流轮岗23人。实施大班额项目91个,开工面积61.3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12.86亿元。新建、改扩建幼稚园10处。国小教育、国中教育、高中教育专任教师分别达到2961人、2083人、1274人。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546人,特殊教育学校专任教师31人。
      指标
      机构数(所)
      毕业生数(人)
      招生数(人)
      在校学生数(人)
      中等职业学校
      1
      1784
      2197
      7170
      特殊教育学校
      1
      23
      9
      92
      高中
      5
      5100
      4929
      15752
      国中
      19
      7989
      9660
      25564
      国小
      33
      9777
      8731
      47665
      幼稚园
      76
      7975
      7872
      22254

        文化事业

        截至2017年末,邹平市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38处,其中国家级1处,省级7处,市级7处,县级23处。开展“一村一戏”文化惠民演出500场,观看人数30余万人次。图书馆共接待读者18.5万人次,全县持证读者3.5万人。共有新闻出版类单位145家,其中印刷企业42家。全年放映农村公益电影10319场次,公益福利电影170场次。年末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均为100%。共有剧场、影剧院10个、艺术表演团体1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16个。

        医疗事业

        2017年,邹平市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县签约21.9万人,覆盖率达38%。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32个,其中医院14个,乡镇卫生院12个,村卫生室420个。卫生机构床位3754张。完成诊疗服务422.3万人次。有2家卫生院、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49处卫生室达到省级标準。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準从45元提高到50元。
        丁公遗址出土文字丁公遗址出土文字

        体育事业

        截至2017年末,邹平市共有城市社区基层健身站点916个,达到每万人5个以上,注册登记的健身气功站点60余个,体育社会组织100余家。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2平方米;社区、行政村公共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经常参加体育锻鍊的人数占全县人口的45%。成功举办“中国体育彩票·明湖杯”首届全国半程马拉松邀请赛、全县第五届县直机关运动会暨第六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和第六届全县职工运动会。

        交通运输

        2017年,邹平市共完成公路客运量372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2%。年末公路通车里程2852.5千米,新增108.8千米;其中县乡公路通车里程505.2千米。
        邹平一中邹平一中
        邹平站位于邹平市西董街道沟西村以北醴泉五路西侧,隶属于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于2018年12月26日正式投用。

        历史文化

        文化项目
        简介
        图片
        长山“芯子”
        长山“芯子”的起源可追溯到明清时期,自光绪年间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主要集中在甘埠村一带。每年从正月初三,长山人就开始张罗着迎泰安奶奶回娘家,自此日开始至正月十五返回,长山便开始一年一度精彩的社火祭祀表演。据传是聪明的长山人看到点燃后的蜡烛,由蜡芯上火苗的摇摆受到启发,并结合龙灯、狮子、竹马、旱船等表演,逐步研製而成,故称之为“芯子”。
        长山“芯子”长山“芯子”
        黛溪中兴龙灯
        黛溪中兴龙灯共有2条,一条蓝色,一条绿色,舞龙的道具包括龙身、神珠、龙门等,龙灯讲究自己扎,自己画,龙衣色彩自己染,不用市场货。中兴龙灯龙头较大,龙身较粗,龙身共七节,舞龙时龙头需5人轮换,龙尾需34人轮换,中间五节每节需2人轮换。
        黛溪中兴龙灯黛溪中兴龙灯
        高跷
        高跷是一种双足踩着木跷做舞的杂耍形式。木跷高矮不一,矮者一、二尺,高者五、六尺。踩高跷又分文武两种,文者重于踩和扭,武者主要是特技表演,要求演员具有较高的武功,如肩上驮人、单腿跳步、后折腰、劈叉坐地跃起、翻筋斗、跳凳子等。一般二三十人为一队,踏着锣鼓节奏,边踩边舞,变换队形。舞者多扮演“唐僧取经”“八仙过海”“梁山伯与祝英台”“哪咤闹海”“白蛇传”等传说故事中的人物。
        高跷高跷
        跑旱船
        用竹木扎成船形,外罩彩绸或布,船上插莲花蓬。表演者居其中,用布带将船繫于腰部,装假腿盘放船上。船顶用彩绸围饰。一般由两人表演,一人扮渔妇,渔夫划浆,渔妇坐船。一般表演节目有蕩舟歌唱、与风浪搏斗等。
        跑旱船跑旱船

        风景名胜

        名称
        简介
        图片
        醴泉寺
        醴泉寺位于山东省邹平市西南长白山区,曾是范仲淹的求学故地。寺内主体建筑包括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范公祠等。其中,大雄宝殿与范公祠如尻相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佛、儒结合的建筑风格。景区存有珍贵的释伽牟尼千年石像及大唐开元年间的志公碑。主要景点有醴泉、范仲淹读书院、桃花峪等。
        醴泉寺醴泉寺
        雕窝峪
        雕窝峪位于山东省邹平市区西南5千米处。景区北有济青高速公路,距淄博市区30千米,距济南市区不足50千米,是山岳型自然风景区,系隋末(611年)王薄起义遗址。峪长3华里,奇险秀丽。景区三面环山、地形複杂,植被茂密。主要景点有石门、石城墙、点将台、王薄军粮处、潜龙涧、莲花峰、迎春岭、笔尖石等。景区还建有碧霞祠、玉皇阁,每年农曆九月初九举办为期一周的大型庙会。

        雕窝峪雕窝峪
        范公祠
        范公祠位于邹平市长山镇孝妇河南岸。景区南有济青高速公路,距淄博市区15千米。范公祠建于范仲淹去世后13年,即宋治平二年(1065年)。是为了纪念北宋着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而建。按宋时风格建有二进院落,以寻根、凭弔、祭祀、怀古为主导功能。主要景点有“怀中抱子”千年古槐、历代碑刻、图片展厅、清代永安古桥、古村落等。
        范公祠范公祠
        唐李庵
        唐李庵风景区占地1338亩,集风景观光、佛教拜祀、文化探寻等功能于一体,历史悠久、小巧玲珑、曲径通幽、文脉昌盛。寺庙主体建筑有大殿及东西配殿,庙南建有兴林塔,其中东西配殿樑柱上有明代四爪飞龙彩绘,国内罕见。寺院东植有文冠果树一株,树龄已逾千年;寺院两侧建有梁漱溟纪念馆及乡贤名人书画展厅,保存有珍贵的文字及图片等历史资料。

        唐李庵唐李庵
        丁公城址
        丁公城址位于邹平市长山镇丁公村。城址中发现大量龙山文化及岳石文化遗物,所採集的文物标本主要有蚌器、石器、陶器等,有龙山文化典型特徵的蛋壳陶片、黑陶鬼脸式鼎腿、猪嘴鼎腿等。丁公城址是重要的史前遗址,被列为199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首,出土的“陶文”将中国的文字历史提前了八百年。
        丁公城址丁公城址
        鹤伴山国家森林公园
        鹤伴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山东省邹平市南部山区。市区有公交直达。景区北有济青高速公路,距淄博市区30千米,距济南市区不足50千米。是山岳型自然风景区。鹤伴山所属白云山系,向有“泰山副岳”之称。地形複杂多变,沟谷曲折狭长,山、石、瀑、泉、云雾等景观众多,被誉为“鲁中生态明珠”。景区以休闲度假、养生健身为主题,主要景观有英雄石、碧血潭、九瀑涧、九潭溪、水帘洞、鹤鸣谷、鹤翔岭、百鸟园、野葡萄沟、槐花谷、长生院等。
        鹤伴山鹤伴山
        梁漱溟墓
        梁漱溟墓位于邹平市区黄山南坡。墓地建于1989年,座北面南,墓园北窄南宽,呈扇形。主要由墓碑、墓冢、墓志铭、书法家的题刻及石质台阶构成,面积600平方米。墓置于墓园中间,为大理石质墓棺,赵朴初题写碑文,有启功、陶天白、吴祖光等名人书写的碑刻11块。20世纪30年代,梁漱溟先生曾在邹平进行乡村建设试验达7年之久。
        邹平(山东省下辖县级市)
        樱花山
        樱花山风景区始建于2004年,占地3600亩,由荒山荒滩改造而成。景区东为湖,西为岭,植被茂密,葱茏滴翠。六峰相连,层峦叠嶂,俏石嶙峋;五湖相依,白鹭竟翔。精心打造的“万株樱树十里花谷”、“五湖两溪水系”、“十八弯珍稀植物”、“西汉烽火古道”、“漫山秋日红叶”等五大核心景区,点缀着琴岛、天池、神仙洞、虎伏涧等三十余个亮丽景点;樱花、玉兰、枫香、水杉等八十余种珍稀植物遍布山间;观湖大桥、湖岛会馆、嘉园酒店等二十余处人文建筑鳞次栉比。
        樱花山樱花山
        禾和湿地公园
        禾和湿地公园绿化面积800余亩。其中,种植法桐、垂柳、国槐等乔灌木5万余株,种植草坪、草花等地被植物1万平方,种植芦苇、荷花等水生植物10余个品种6万平方。
        禾和湿地公园禾和湿地公园
        黄山
        黄山位于邹平市区中心,其山势状如伏虎,又名虎头崖。每年4月8日为黄山盂兰会,形成了闻名的黄山药会。1983年被闢为黄山公园,占地4平方千米,建有烈士陵园、烈士英雄纪念碑、梁漱溟墓、连心亭等。黄山公园南侧为黄山广场。
        邹平黄山邹平黄山
        梯子坝
        梯子坝,位于邹平市码头镇大、小牛王以北,为单一的挑水坝,因形似架于黄河之上的梯子而得名,坝基总长1640米,裹护长度372米,被誉为“黄河第一坝”。秋冬雪松翠柏墨绿,春夏花草树木斑斓郁葱,加上几尊不鏽钢雕塑和三幢欧式楼房点缀衬映。
        邹平(山东省下辖县级市)

        名优特产

        名称
        简介
        图片
        红芽香椿
        红芽香椿是邹平香椿的主要品种,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铁、钙、磷、粗纤维、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以其色泽艳、香味浓、味道鲜、营养丰富而着称,年产量达3000万公斤。
        红芽香椿红芽香椿
        邹平山药
        邹平山药栽培始于唐代,距今有1300多年的历史,历来以高产、质优、营养价值高,深受国内外客商欢迎。曾销往美国、加拿大、荷兰、东南亚、港澳等地。该山药营养丰富,滋补作用强。主要成份是糖、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可广泛用于高档食品工业的加工原料和滋补中药。山药入药,味甘性平,滋补性强,健脾胃、补肝肾。常年种植面积5000亩,主要分布于长山镇,年产1.4万吨。
        邹平山药邹平山药
        张高水杏
        张高水杏以其早熟、优质、丰产而着名。该杏个特大,单果重70—80克,最大可达120克,果实为桔红色,肉厚质细,甜酸可口,品质上乘,是老少皆宜之佳品。它富含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C和维生素B17含量最高,具有明显的润肺平喘、补脾宜胃之功效,具有很高的食用、药用、营养价值。主要分布在邹平南部山区的张高、贺家、姜洞及西董镇一带,面积15000亩,年产150万公斤。
        张高水杏张高水杏
        青阳小米
        青阳镇盛产小米(穀子),特别以南部山区产地的最为有名。青阳小米粒粒圆润,金黄明亮,营养丰富,食用清香可口,含有人体所需的12种胺基酸和多种维生素。
        青阳小米青阳小米
        邹平柿子
        邹平柿子主要分布在西董、青阳等山区和丘陵地带,年产量可达400万公斤。每百克含糖5—20%,含蛋白质0.7%,含脂肪0.1%,含碘高达49.7毫克,所含的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超过苹果、梨、桃等水果。柿子去涩后可鲜食。邹平柿子主要有方柿、平柿、圆柿三大品系,17个品种。
        邹平柿子邹平柿子

        着名人物

        梁漱溟,中国着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着名学者。
        陈仲子,战国时邹平人,着名思想家,与私有制和私有观念彻底决裂的斗士,撰有《于陵子》12篇,其学派被称为“于陵学派”
        伏生,秦汉之际邹平人,《尚书》的收藏口传继承者,着有《今文尚书》,历代学者誉之为“尚书再造”。
        刘徽,魏晋时邹平人,撰有《九章算术注》。被誉为“世界古代数学泰斗”、“世界圆周率的举旗人”。奠定了中国古代数学领先世界的地位。
        田敏五代时邹平人,后唐时校勘、雕版印刷九经,统一全国经典文学,晚年开启齐鲁讲学之风,被誉为一代儒学宗师。
        段成式,晚唐邹平人,诗文与温庭韵、李商隐齐名,时称“三十六体”,撰有被推为小说之翘楚的小百科全书《酉阳杂俎》。
        周越,北宋时邹平人,着名书法家、书道理论家,是北宋黄庭坚、米芾、蔡襄三大书法家之师,撰有《书苑》一书。
        范仲淹,北宋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江苏苏州人,四岁随母改嫁至邹平,刻苦攻读长白山醴泉寺,后终成大业。范仲淹在邹平生活18年,其“先忧后乐”的民本思想发端于此,被推为东方人人格形象的典範。
        张临,元朝邹平人,世称长白先生,终生以传授成朱理学为己任,在城东七里舖设馆授徒,被誉为一代儒师。
        张万钟,明末邹平人,着有世界最早的关于鸽子的着作《鸽经》,被誉为世界鸽子研究的真正开创者。
        马骕,邹平人,清代历史学家,字宛斯。

        地区荣誉

        2017年,邹平市入选工业百强县(市)。
        2018年12月,邹平市入选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100强。
        2019年3月,被水利部公布为第一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