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MC作用
eMMC目前是最当红的便携移动产品解决方案,目的在于简化终端产品存储器的设计。
基本介绍
- 中文名:eMMC作用
- 速度:每秒52MB
- 内部:一个嵌入式存储解决方案组成
- 接口:MMC
- 接口电压:1.8v 或者是3.3v
内部
eMMC 结构由一个嵌入式存储解决方案组成,带有MMC (多媒体卡)接口、快闪记忆体设备及主控制器—— 所有都在一个小型的BGA 封装。接口速度高达每秒52MB,eMMC具有快速、可升级的性能。同时其接口电压可以是1.8v 或者是3.3v。

引脚

特点
由于NAND Flash晶片的不同厂牌包括三星、东芝(Toshiba)或海力士(Hynix)、镁光(Micron)等,当设计厂商在导入时,都需要根据每家公司的产品和技术特性来重新设计,过去并没有1个技术能够通用所有厂牌的NAND Flash晶片。
eMMC的设计概念,就是为了简化记忆体储器的使用,将NAND Flash晶片和控制晶片设计成1颗MCP晶片,手机客户只需要採购eMMC晶片,放进新手机中,不需处理其它繁複的NAND Flash兼容性和管理问题,最大优点是缩短新产品的上市周期和研发成本,加速产品的推陈出新速度。
套用
eMMC现在的目标套用是对存储容量有较高要求的工业级及消费类电子产品。
eMMC是针对智慧型手机(Smartphone)所设计的内嵌式记忆体规格,是外接式记忆卡MMC的延伸,eMMC之后也扩散至平板电脑(Tablet PC)套用领域。
比较
eMMC规格的标準这几年也快速演进,从eMMC4.3、eMMC4.4、eMMC4.5陆续问世,而预计接棒eMMC规格的会是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主导的UFS(Universal Flash Storage),会把Mobile RAM等晶片功能都涵盖。
在智慧型手机领域中,eMMC规格是主流,但在平板电脑或是轻薄型笔记型电脑(NB)上,仍要和SATA介面的固态硬碟(SSD)做竞争,毕竟SATA SSD有读写速度上的优势,不论是随机效能(Random Performance)或是连续效能(Sequential Performance)等,内嵌式iSSD也都明显优于eMMC,较适合PC类的产品套用,例如Smartcom 睿通的SSD产品就是SATA介面SSD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