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亮腹蛛
黑亮腹蛛,体长8.OO—8.50。体长8.00者,头胸部长3.00,宽2.00;腹部长5.00,宽3.50。背甲褐色至黑褐色。头区隆起,黑褐色,后端有一“Y”字形黑斑。中窝横向。颈沟、放射沟黑褐色。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黑亮腹蛛
- 界:动物界
- 种:黑亮腹蛛
- 分布区域:欧洲、土耳其、西伯利亚
基本介绍
分类系统: | Animalia:动物界 - Arthropoda:节肢动物门 - Arachnida:蛛形纲 - Araneae:蜘蛛目 - Araneidae:园蜘科 - Araneinae:园蛛亚科 -Singa:亮腹蛛属 |
学名: | Singa hamata(Clerck,1757) |
中文名: | 黑亮腹蛛 |
中文拼音: | HēiLiàngFùZhū |
分类等级: | 种 |
概述: | |
原始属名 | |
模式标本产地 | |
模式标本保存地 | |
国家保护级别 | 不祥 |
CITES公约级别 | 未定 |
IUCN红色名录等级 | 未予评估(NE) |
红皮书等级 | 未定 |
中国特有 | 是 |
异名信息 | Singa hamata,Clerek, Araneus hamatus,Clerck,1757 |
形态描述
雌蛛
胸甲深褐色,螯肢黑褐色。颚叶、下唇、步足褐色,步足的深色环纹不明显,多刺。腹部椭圆形,背面中央有两条宽的黑色纵带,贯穿前后端,间隔以3条白色纵带。肌痕4对,黑褐色。
腹部腹面正中为一灰褐色纵斑,两侧为一对大的白色纵斑,整个腹面布有白色块斑,粉状。纺器灰褐色,基部两侧有2对小白斑。外雌器与山地亮腹蛛S.alpigena相似,但本种每侧有2个指状侧叶,而后者每侧有一个三角形侧叶。
雄蛛
体长5.30。头胸部长2.50,宽1.80;腹部长2.80,宽1.50。斑纹与雌蛛相同。触肢器与山地亮腹蛛S.alpigena相似,但中突的喙状突较后者短,且端部不翘起。第Ⅱ胫节刺也不相同。
地理分布
国外分布:欧洲、土耳其、西伯利亚。
国内分布: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新疆、河北、北京、山西、陕西、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