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蜘蛛化石
科学家于2011年在中国令人惊讶地发现了一枚巨型史前蜘蛛化石,如今这个科学家小组又发现了一枚。于2011年在内蒙古道虎沟化石层发现的雌性蜘蛛化石保存非常完好,专家称其属于络新妇蛛。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蜘蛛化石
- 外文名:Spider fossils
- 发现地点:中国内蒙古道虎沟化石层
- 时间:2011
发现地点
这一蜘蛛化石挖掘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内一个叫道虎沟的地区,那里有许多史前动物的化石,如火蜥蜴、小型原始哺乳动物、昆虫和水生甲壳类动物等。在侏罗纪时期,这个化石层位于一个火山区的湖泊中。这一时期的蜘蛛化石非常罕见,因为蜘蛛类节肢动物脆弱的身体在地质变迁过程中极易被破坏。这只史前蜘蛛化石的形成过程极有可能是这样的:在一次火山喷发过程中,蜘蛛的身体瞬间被火山灰掩埋。因此,它才不会腐烂,从而保存完好至今。
据德国《自然科学》月刊报导说,该蜘蛛与现代的鬼面蛛科非常像。这枚蜘蛛化石出土的区域有丰富的火蜥蜴、小型原始哺乳动物、昆虫和水生甲壳类动物的化石。在侏罗纪时期,这个化石层位于一个火山区的湖泊中。

化石特徵
蜘蛛化石很罕见,因为它们的身体是软的,但这两枚化石是在火山沉积物中发现的这些火山沉积物可能把这两只蜘蛛埋在了湖底,从而完美地保存了它们。
研究人员已经将这种大金蛛命名为“侏罗纪蜘蛛”,蜘蛛的化石也是迄今发现的最大型史前蜘蛛化石。这只蜘蛛与现代的蜘蛛后裔体形大小相当,身体长约1英寸(约合2.5厘米),宽约半英寸(约合1.25厘米)多。它生活于中国北方的森林中,当时当地的气候比现在要温暖得多。
生物描写
英国《每日邮报》网站2014年1月21日报导指出,最新发现的这枚大小类似的雄性蜘蛛化石令人严重质疑这一理论,因为其相对尺寸不符合络新妇蛛。实际上,这些差异令研究人员非常困惑,他们提出一个名为Mongolarachne的新属来描述这一生物。堪萨斯大学教授保罗·塞尔登是发现这两枚蜘蛛化石的研究小组成员。
2011年发现的雌性蜘蛛生活在1.65亿年前,被称作侏罗络新妇蛛,也称大金蛛或金圆蛛。这只蜘蛛与现代的蜘蛛后裔体形大小相当,体长约2.5厘米,宽约1.3厘米,腿长约6.3厘米。雌性大金蛛是如今存在于地球上的最大型织网蜘蛛,身长可达5厘米,腿部跨度可达15厘米。雄性大金蛛的体形则相对较小。
虽然这只雄性蜘蛛的化石看起来与侏罗络新妇蛛类似,但其大小和形状显示它是其他种类。首先,它体长约1.7厘米,腿长约5.8厘米,并不比雌性蜘蛛小很多。而它在颌和腿之间的性附器也不同于现代的雄性络新妇蛛。
据说这只雄性蜘蛛还有“螺旋形的小毛毛”,要比在大金蛛身体上观察到的柔软。这促使塞尔登及其研究小组提出一个新属——Mongolarachnidae科、Mongolarachne属来描述这一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