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鳄鱼(毒品代号)

鳄鱼(毒品代号)

一种名为“鳄鱼”(Krokodil)的廉价毒品,主要活性成分为二氢脱氧吗啡。吸毒者可在家中用二甲基吗啡(可待因)利用碘来脱去甲氧基,用金属和酸来进行还原加成反应来製备。因其会导致吸食者的皮肤变成绿色的鳞片状而得名;而且吸食者的肉体会很快腐烂,就像被鳄鱼咬过一样,最后只剩下骨头和一些肌肉组织。它极易上瘾,吸食者寿命最多有两至三年,但大多数人都是在一年内死亡。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鳄鱼
  • 外文名:Crocodile

毒品鳄鱼介绍

基本资料

如今国外有一种名为“鳄鱼”(Krokodil)的廉价毒品,因其会导致吸食者的皮肤变成绿色的鳞片状而得名;而且吸食者的肉体会很快腐烂,就像被鳄鱼咬过一样,最后只剩下骨头和一些肌肉组织。它极易上瘾,吸食者寿命最多有两至三年,但大多数人都是在一年内死亡。这听起来像是在电影里的情节,但在俄罗斯确实有这种可怕的东西存在。
可怕的廉价毒品:鳄鱼可怕的廉价毒品:鳄鱼

名称来由


就跟吸毒者用古柯硷药丸代替古柯硷一样,“鳄鱼”则是另一种比较昂贵的毒品海洛因的替代品。“鳄鱼”中主要活性成分为二氢脱氧吗啡(与吗啡相比,它的6位上羟基脱去氧原子,7,8位上碳碳双键发生加成反应),1932年在实验室合成后迅速被用作吗啡的替代品。它的活性是吗啡的8-10倍,现在主要是欧洲的一些国家尤其是瑞士,将其用作临床镇痛药。可待因,一种常见且易得的镇痛药,只需要经过三步简单的化学反应就可以合成二氢脱氧吗啡。与注射海洛因每次需要150美元相比,“鳄鱼”则便宜得多,每次注射只需要6-8美元的成本。
海洛因和廉价毒品鳄鱼的化学结构对比海洛因和廉价毒品鳄鱼的化学结构对比

鳄鱼製成

实验室中可以用吗啡经由几步反应製得二氢脱氧吗啡。主要步骤如图所示:
製备二羟基吗啡的步骤製备二羟基吗啡的步骤
主要反应步骤包括双键加成和去掉甲氧基和羟基。
吸毒者在家中常用二甲基吗啡(可待因)製备二氢脱氧吗啡。利用碘来脱去甲氧基,用金属和酸来进行还原加成反应。
二甲基吗啡的化学结构二甲基吗啡的化学结构
问题关键不是二氢脱氧吗啡的使人上瘾,而是注射者根本没办法得到足够纯净的成品。或许在实验室,用可待因合成二氢脱氧吗啡是轻而易举的事,只需要经过三步反应。可是如果在自家的厨房,情况就不一样了,由于缺少一些原料,他们经常採用汽油作为溶剂,混合着一些红磷,碘酒以及盐酸作为反应物与可待因片剂一起合成二氢脱氧吗啡。最终的成品往往是不纯净的橘黄色的液体混合物,正是这些杂质引起一系列的皮肤刺激反应,使皮肤看起来像鳞片一样,最终皮肤组织被破坏。一旦注射处附近的皮肤遭到破坏,这一块便开始坏疽。这样就导致这一块的皮肤开始腐烂,然后慢慢地剥落,最后只剩下骨头。
这张图太可怕,改成黑白了这张图太可怕,改成黑白了

成瘾后症状


儘管“鳄鱼”与海洛因性状活性高度相似,但是持续时间却比海洛因短不少。一般来讲,海洛因注射一次可以持续4到8个小时,而“鳄鱼”只有一个半小时左右。通常来讲,如果利用这些易得的日常原料在厨房熬制一份“鳄鱼”大概需要30分钟到一个小时。如此短的持续时间使得“鳄鱼”的上瘾者陷入到一种恶性循环中,一天24小时基本上不断地在熬制与注射,这样才能维持药效,不犯毒瘾。任何人一旦上瘾后,由于大剂量的使用,身体组织就会慢慢由内而外开始腐烂,在两到三年内死亡,大部分人更会在首次注射后一年内毙命。

鳄鱼泛滥国家

“鳄鱼”在俄罗斯泛滥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国家的可待因是非处方药,任何人随便走进一家药店都可以买到,而可待因是合成“鳄鱼”的主要原料之一。一旦可待因被列为处方药就会从源头上大大减少“鳄鱼”的合成。但这项却似乎不那幺容易实行,因为大多数人认为,即使可待因被列为处方药,那些瘾君子们依然可以通过其他的一些手段获得,但是我们却很难方便的得到这种常用的止痛药。
当然缺乏完善的康复系统也是诱因之一。戒断症状一般会持续一个月,没有超强意志力的人是很难忍受这一月来种种痛不欲生的。而俄罗斯现有康复系统还不完善,并缺少政府的支持。
本月在德国也出现了几例注射“鳄鱼”的报导,儘管在那里可待因被列为了处方药。数十年来,美国,英国和瑞典一直将可待因列为处方药,但在加拿大,澳大利亚,以色列,法国和日本等等国家可待因药片却可以随随便便的买到。也许,我们很快也会在这些国家看到“鳄鱼”。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