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溮河区2010—2011年度茶叶生产基地建设工作方案

溮河区2010—2011年度茶叶生产基地建设工作方案

茶产业是我区的传统支柱产业、特色名优产业和富民强区产业。为将我区茶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充分发挥茶产业在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支撑作用,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现就2010—2011年度茶叶生产基地建设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溮河区2010—2011年度茶叶生产基地建设工作方案
  • 地区:溮河区
  • 类别:工作方案
  • 时间:2010—2011年度

基本信息

信阳市溮河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溮河区2010—2011年度茶叶生产基地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溮政〔2010〕53号
各乡、镇,区政府有关部门:
现将《溮河区2010—2011年度茶叶生产基地建设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早规划,早安排,採取切实有力措施,把新茶园建设任务落到实处。

详细内容

溮河区2010—2011年度茶叶生产基地建设工作方案
茶产业是我区的传统支柱产业、特色名优产业和富民强区产业。为将我区茶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充分发挥茶产业在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支撑作用,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现就2010—2011年度茶叶生产基地建设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我区茶产业“6316”振兴工程,以规模化、标準化、良种化、生态化和绿色无公害生产为目标,努力使全区茶叶生产实现多元化、均衡化、品牌化发展;茶叶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产业结构日趋合理;茶叶产品及花色品种日益丰富,产业效益大幅提升;加大茶叶生产基地建设力度,力争把我区建设成为全国第一绿茶强区、红茶名区,为打造中国茶都和建设魅力溮河、美丽茶乡做出新的贡献。
二、建设目标
2010-2011年度,根据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工作目标,围绕实施《茶产业“6316”振兴工程的意见》,全区茶叶种植面积新增4.2万亩。其中,新建高标準生态有机无性系茶园基地2.2万亩(示範点2800亩),对品种退化、瘦弱的老龄茶园改造建成无性系茶园2万亩(具体任务见附表)。
三、时间安排
新发展茶园要在12月15日以前全面完成抽槽整地工作,生态有机无性系茶园的茶苗移栽可在明年立春后开始,明年3月底前要全面完成;衰老茶园改造要在明年春茶採摘结束后立即进行,以5月上旬为最佳,最迟5月下旬要全面完成更新改造任务。
四、主要措施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增加资金投入
1、增加茶产业专项资金,继续兑现关于集中连片新发展5亩以上无性系良种茶园的良种补贴政策。各乡镇的良种茶叶示範园、连片示範园经验收合格后,由区政府统一供应无性系良种茶苗。
2、增加金融信贷支持力度。区农行、区农村信用社等金融部门要安排一定数量的小额度贷款支持茶叶生产基地建设。
3、争取农开、扶贫资金投入。区农开(扶贫)办在审核上报扶贫资金项目时,要向茶产业项目倾斜,重点支持茶叶基地建设项目,要把茶产业发展纳入农业综合开发範畴,重点给予支持。
4、增加农业结构调整资金投入。农业结构调整资金要重点向茶叶生产基地建设倾斜,培育和壮大产业集群,把信阳毛尖培育成具有竞争优势和区域特色的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
5、争取土地、林业、水利资金投入。适宜种茶的土地整理项目要规划种茶,土地整理配套资金支持茶叶基地建设。林业生态建设及小流域治理专项资金要优先用于发展茶叶生产基地建设。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激活民间资本
1、要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国际国内投资商、大财团以资金、技术入股或控股等形式,参与我区茶叶生产基地建设和茶产业的生产、加工、销售和综合开发,不断引进新的开发模式和新的管理理念,提升我区茶产业的发展水平。
2、要进一步激活民间资本,解决大规模发展壮大茶叶生产基地资金“瓶颈”问题,不断创新体制机制,鼓励种茶大户和农民自筹资金髮展新茶园,引导外出务工成功人士回归投资建设茶基地,通过土地流转、土地置换、合作社经营、股份合作等形式,促进民间资本积极参与茶叶生产基地建设。
(三)扶持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发展
走龙头带基地、基地促龙头的发展道路,扶优、扶强龙头企业,鼓励採取“公司+基地+农户”重组、兼併等方式,形成茶叶联合体或茶叶集团,加快茶产业发展步伐。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资金、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优势,支持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基地建设,推动我区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四)加大科技投入,实施科技兴茶
整合科技资源,稳定基层科技队伍,组建科技服务队,发挥茶叶专业技术人员作用。通过整合区内涉农培训资源、联合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对全区种茶大户和乡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轮训,进村办班对茶农进行实用技术、生态茶园建设培训,达到每户茶农至少1人掌握1-2门实用技术,每百亩茶园有1名经过专业培训的农民技术员,每千亩茶园有1名茶叶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建立示範点、示範村,传播茶叶专业技术知识,带动我区茶产业发展。
(五)建立示範园区,推行标準化种茶
坚持典型引导,示範带动。各乡镇要建设面积300亩以上的示範茶园,打造成茶乡旅游的景点、提升知名度的亮点、观光休闲品茶的最佳去处。要充分运用林权制度改革成果,加快推进规模化、标準化茶叶生产基地建设,高质量、高标準完成董家河镇、溮河港镇茶叶专业示範镇建设,引导带动全区茶叶基地建设。不断提高茶树栽培管理的科技水平,为茶树管理建立样板园。
(六)加强组织领导,实行目标管理
茶叶生产基地建设任务纳入区政府对各乡镇的目标考核体系。各乡镇要继续建立、健全相应的茶产业管理机构,做好统筹协调工作,及时解决茶叶生产基地建设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督促落实基地建设任务。要结合实际,把茶叶生产基地建设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村、组和农户,落实到山头地块,实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区林业局负责搞好山地茶园建设的规划设计、小班组绘製及GPS测定验收,区茶办负责制定考核办法,编髮技术资料,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并认真搞好茶树种苗的调运与质量检验工作,各区直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协调配合,确保任务目标落实。区委、区政府督查室要分阶段对各乡镇和涉茶部门进行督查考核,其考核结果纳入年度综合考核指标体系和“五个常态化”考核体系。对完成任务的部门给予奖励,对表现突出的干部优先提拔重用,对没有完成任务的部门进行通报批评。
附属档案:2010-2011年度各乡镇茶叶生产基地建设任务一览表
附属档案:
2010—2011年度各乡镇茶叶生产基地建设
目标一览表
单位:亩
类别
乡镇
新建无性系良种茶园
总面积(其中示範点面积)
改造建成无性系茶园
合计
董家河镇
4000 (500)
4000
8000
溮河港镇
3000 (500)
4000
7000
东双河镇
3000 (300)
2500
5500
谭家河乡
2500 (300)
2500
5000
柳林乡
2500 (300)
2000
4500
吴家店镇
2500 (300)
2000
4500
十三里桥乡
2500 (300)
1500
4000
游河乡
2000 (300)
1500
3500
总计
22000 (2800)
20000
42000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