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达计数
博尔达计数亦称“博尔达程式”。群体决策方法之一。法国数学家博尔达1770年提出。其基本做法是:按照投票者的偏好程度的排序给M个提案中的每一个打分,分值从1到M,即被投票者列为第一的提案得M分,列第二的提案得M-1分,被投票者排在最后一位的提案得1分,把所有的投票者的每个提案的分数分别加起来,最高分的提案为获胜者。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博尔达计数
- 外文名:Bolda Points
- 形式:偏好程度等
- 学科:统计学
博尔达计数(Bolda Points)
博尔达计数是指按投票者的偏好顺序,给数个方案中的每一个打分,分值从1到M,分数最高为M,最少为1,然后把每一个方案的所有得分加总,最高得分的方案通过。
即首先给每个各选方案按照偏好次序依次排列打分,得最高分数者胜出。
这种多数决定的方法也被称之为“偏好次序表决法”,即先由各成员对备选方案标明其偏好,然后由群体运用加权计算法排出各方案的优劣顺序,并做出最后的选择
表示群体成员偏好的形式有如下两种:
(1)偏好程度
(2)偏好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