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誌(艺术设计)
标誌多用于表示特定对象的个性形象,可以是具有一定设计感的文字、图形等。标誌的作用在于帮助人们更容易记住特定对象并将所见与之关联。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标誌
- 外文名:sign
基本介绍
1、标誌既有二维的(平面),也有三维的(立体)的。
2、关于标誌与商标的关係:根据商标法。
2.1、能够将自己的商品(含服务)与他人的商品区别开的可视性标誌(包括: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誌和颜色组合,这些要素的组合)均可以作为商标申请注册。申请注册商标的标誌,应当有显着特徵,便于识别,并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
2.2、但是,下列标誌不得作为商标使用:
(一)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军旗、勋章相同或者近似的,以及同中央国家机关所在地特定地点的名称或者标誌性建筑物的名称、图形相同的;
(二)同外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军旗相同或者近似的,但该国政府同意的除外;
(三)同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名称、旗帜、徽记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经该组织同意或者不易误导公众的除外;
(四)与表明实施控制、予以保证的官方标誌、检验印记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经授权的除外;
(五)同“红十字”、“红新月”的名称、标誌相同或者近似的;
(六)带有民族歧视性的;
(七)夸大宣传并带有欺骗性的;
(八)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响的。
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或者公众知晓的外国地名,不得作为商标。但是,地名具有其他含义或者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组成部分的除外;已经注册的使用地名的商标继续有效。
2.3、 除非经过使用已经取得显着特徵并便于识别,下列标誌不得作为商标注册:
(一)仅有本商品的通用名称、图形、型号的;
(二)仅仅直接表示商品的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数量及其他特点的;
(三)缺乏显着特徵的;
(四)以三维标誌申请注册商标的,仅由商品自身的性质产生的形状、为获得技术效果而需有的商品形状或者使商品具有实质性价值的形状,不得注册。
中国第一枚拥有专利的商标
色彩
色彩信息传播的速度,比点、线、面对人的视觉冲击力更强更快,它以每秒30万公里的光速传入人的眼睛,是一种先声夺人的广告语。它这一快速”功能,被用在一些指示“紧急”和“危险”的汽车上,如红色救火车、白色救护车,具有高度提示人们的警觉与注意力的功能。
在名字设计过程中,运用色彩的感觉与联想信息,对激发消费者的心理联想与欲望,树建自己的品牌个性,尤为重要。为此品牌设计者必须认真学习与研究色彩的感情、色彩的冷暖以至于色彩的轻重感、色彩的软硬感、色彩的面积感、色彩的空间感、色彩的味觉感。
色彩的感觉指不同色彩的色相、色度、明度给人带来不同的心理暗示。品牌设计者需要掌握的色彩感觉色彩的感情
红色——热烈、刺激、温暖
黄色——中性、高贵、较安静
绿色——中性、活力、青春、和平、较安静
蓝色——给人清冷、恬静、深远感
白色——给人纯洁、乾净、凄凉感
黑色——给人庄重、朴实、悲哀感
色彩的冷暖感
红色、橙色、黄色为暖色;紫色、蓝色与暖色之间的中间色,给人凉的感觉。青色为冷色;绿色属冷色。
色彩的轻重感
明度强的颜色感觉轻,明度弱的颜色感觉重,也就是说浅色给人的感觉轻,深色给人的感觉重。
色彩的软硬感
暖色、亮色感觉软而柔和,冷色、暗色感觉硬而坚固。
色彩的面积感
深暗的色彩给人面积小的感觉的感觉。
色彩的空间感
明度较强的色彩感觉远,明度饺弱的色彩感觉近。
色彩的味觉感
黄色、蓝色、绿色,给人酸味感,白色、乳黄色、粉红色给人甜味感,茶色、暗绿色、黑色给人苦味感,红色给人辣味感。暖色系列给人温暖、快活的感觉:冷色系列给人以清凉、寒冷和安静的感觉。如将冷暖两色并用,给人的感觉则是暖色向外扩张、前移,冷色向内收缩、后移。了解色彩规律,对选择色彩突出品牌名称很有实用价值。
色彩联想是指消费者接触到某一色彩时所想到的东西,包括思想感情和物的形态等几方面的内容。
设计流程
调研分析
logo标誌不仅仅是一个图形或文字的组合,它是依据企业的构成结构、行业类别、经营理念,并充分考虑标誌接触的对象和套用环境,为企业制定的标準视觉符号。在设计之前,首先要对企业做全面深入的了解,包括经营战略、市场分析、以及企业最高领导人员的基本意愿,这些都是标誌设计开发的重要依据。对竞争对手的了解也是重要的步骤,标誌的重要做用即识别性,就是建立在对竞争环境的充分掌握上。
要素挖掘
要素挖掘是为设计开发工作做进一步的準备。依据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提炼出标誌的结构类型、色彩取向,列出标誌所要体现的精神和特点,挖掘相关的图形元素,找出标誌设计的方向,使设计工作有的放矢,而不是对文字图形的无目的组合。
设计开发
有了对企业的全面了解和对设计要素的充分掌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进行设计开发工作。通过设计师对标誌的理解,充分发挥想像,用不同的表现方式,将设计要素融入设计中,标誌必须达到含义深刻、特徵明显、造型大气、结构稳重、色彩搭配能适合企业,避免流于俗套或大众化。不同的标誌所反映的侧重或表象会有区别,经过讨论分析或修改,找出适合企业的标誌。
标誌修正
提案阶段确定的标誌,可能在细节上还不太完善,经过对标誌的标準製图、大小修正、黑白套用、线条套用等不同表现形式的修正,使标誌使用使更加规範,同时标誌的特点、结构在不同环境下使用时,也不会丧失,达到统一、有序、规範的传播。
作用
识别性
识别性是企业标誌重要功能之一。市场经济体制下,竞争不断加剧,公众面对的信息纷繁複杂,各种logo商标符号更是数不胜数,只有特点鲜明、容易辨认和记忆、含义深刻、造型优美的标誌,才能在同业中突显出来。它能够区别于其它企业、产品或服务,使客群对企业留下深刻印象,从而提升了logo设计的重要性。
领导性
标誌是企业视觉传达要素的核心,也是企业开展信息传播的主导力量,在视觉识别系统中,标誌的造型、色彩、套用方式,直接决定了其他识别要素的形式,其他要素的建立,都是围绕着标誌为中心而展开的。标誌的领导地位是企业经营理念和活动的集中体现,贯穿于企业所有的经营活动中,具有权威性的领导作用。
同一性
标誌代表着企业的经营理念、文化特色、价值取向,反映企业的产业特点,经营思路,是企业精神的具体象徵。大众对企业标誌的认同等同于对企业的认同,标誌不能脱离企业的实际情况,违背企业宗旨,只做表面形式工作的标誌,失去了标誌本身的意义,甚至对企业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涵概性
随着企业的经营和企业信息的不断传播,标誌所代表的内涵日渐丰富,企业的经营活动、广告宣传、文化建设、公益活动都会被大众接受,并通过对标誌符号的记忆刻画在脑海中,经过日积月累,当大众再次见到标誌时,就会联想到曾经购买的产品、曾经受到的服务,从而将企业与大众联繫起来,成为连线企业与客群的桥樑。
官方网站认证标誌

特点
功用性
标誌的本质在于它的功用性。经过艺术设计的标誌虽然具有观赏价值,但标誌主要不是为了供人观赏,而是为了实用。标誌是人们进行生产活动、社会活动必不可少的直观工具。标誌有为人类共用的,如公共场所标誌、交通标誌、安全标誌、操作标誌等;有为国家、地区、城市、民族、家族专用的旗徽等标誌;有为社会团体、企业、仁义、活动专用的,如会徽、会标、厂标、社标等;有为某种商品产品专用的商标;还有为集体或个人所属物品专用的,如图章、签名、花押、落款、烙印等, 都各自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具有法律效力的标誌尤其兼有维护权益的特殊使命。
识别性
标誌最突出的特点是各具独特面貌,易于识别.显示事物自身特徵,标示事物间不同的意义、区别与归属是标誌的主要功能。各种标誌直接关係到国家、集团乃至个人的根本利益,决不能相互雷同、混淆,以免造成错觉。因此标誌必须特徵鲜明,令人一眼即可识别,并过目不忘。
显着性
显着是标誌又一重要特点,除隐形标誌外,绝大多数标誌的设定就是要引起人们注意。因此色彩强烈醒目、图形简练清晰,是标誌通常具有的特徵。
多样性
标誌种类繁多、用途广泛,无论从其套用型式、构成形式、表现手段来看,都有着极其丰富的多样性。其套用形式,不仅有平面的(几乎可利用任何物质的平面),还有立体的(如浮雕、园雕、任意形立体物或利用包装、容器等的特殊式样做标誌等)。其构成形式,有直接利用物象的,有以文字元号构成的,有以具象、意象或抽象图形构成的,有以色彩构成的。多数标誌是由几种基本形式组合构成的。就表现手段来看,其丰富性和多样性几乎难以概述,而且随着科技、文化、艺术的发展,总在不断创新。
艺术性
凡经过设计的非自然标誌都具有某种程度的艺术性。既符合实用要求,又符合美学原则,给予人以美感,是对其艺术性的基本要求。一般来说,艺术性强的标誌更能吸引和感染人,给人以强烈和深刻的印象。标誌的高度艺术化是时代和文明进步的需要,是人们越来越高的文化素养的体现和审美心理的需要。
準确性
标誌无论要说明什幺、指示什幺,无论是寓意还是象徵,其含义必须準确。首先要易懂,符合人们认识心理和认识能力。其次要準确,避免意料之外的多解或误解,尤应注意禁忌。让人在极短时间内一目了然、準确领会无误,这正是标誌优于语言、快于语言的长处。
持久性
标誌与广告或其它宣传品不同,一般都具有长其使用价值,不轻易改动。
标誌的设计原则
标誌设计不仅是实用物的设计,也是一种图形艺术设计。它与其它图形艺术表现手段既有相同之处,又有自己的艺术规律。它必须体现前述的特点,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功能。
由于对其简练、概括、完美的要求十分苛刻,即要成功到几乎找不至更好的替代方案的程度,其难度比之其它任何图形艺术设计都要大得多。
1、设计应在详尽明了设计对象的使用目的、适用範畴及有关法规等有关情况和深刻领会其功能性要求的前提下进行。
2、设计须充分考虑其实现的可行性,针对其套用型式、材料和製作条件採取相应的设计手段。同时还要顾及套用于其它视觉传播方式(如印刷、广告、映像等)或放大、缩小时的视觉效果。
3、设计要符合作用对象的直观接受能力、审美意识、社会心理和禁忌。
4、构思须慎重推调皮,力求深刻、巧妙、新颖、独特,表意準确,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5、构图要凝练、美观、适形(适应其套用物的形态)。
6、图形、符号既要简练、概括,又要讲究艺术性。
7、色彩要单纯、强烈、醒目。
8、 遵循标誌艺术规律,创造性的探求恰切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手法,锤鍊出精当的艺术语言使设计的标誌具有高度整体美感、获得最佳视觉效果,是标誌设计艺术追求的準则。
审美性
标誌设计不仅是一个符号而已,标誌的真正意义在于以对应的方式把一个複杂的小物用简洁的形式表达出来。标誌是设计中的“小品’,但也是设计中最难的。它其有以小见大、以少胜多、以一当十的选择性特点。标誌设计通过文字、图形巧妙组合创造一形多义的形态,比其他设计要求更集中、更强烈、更具有代表性。突出的表现在于设计概括的形象化,以单纯、简洁、鲜明为特徵,令人一目了然;简练、準确而又生动有趣,其有即时达意的传达功效
1、图形的造型美
标誌设计要在细小範围中反映具休的艺术待征,给人以美好、动人的形象,必须具有和谐、悦目的形象。图形是构成标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设计中不可忽视的,足标誌最后成败的关键。正如音乐先讲究节奏、旋律和音响,而后才有音色关。诗讲究格律、音韵和诗意,而后才有诗味。标誌也是一样,必须讲究组织格式和运动变化,而后才有图形美。所谓图形美,并不单是外在的美,还应有意象的内在美。从设计构思到组织形式,善于运用构成法则的运动变化,发挥单纯的和谐美。图形美并不像一般图案那样用添枝加叶的填充式手法,而是巧于利用结构的简化、形象的净化,强调强化和精简的艺术处理。产生一种特有的标誌造型美
2、意和形的综合美
标誌是通过完整的形象表现出来的,而形象则是构成图形美的重要条件。标誌的艺术形象可以概括为两个组成部分。
(1)意象美。由想像、意境、比喻、色彩等组合成意味深长的意象美。
(2)形式美。由变化、运动、对照、均衡等组合成组织结构的形式美。
前者以意象的核心为基础,后者以形象的构成为规律,两者不可缺一,否则就不能成为一个好标誌。也谈不图形美。如果缺乏前者,就没有诗愈般的境界。不能令人悠然神往。缺乏后者,就没有条理化的组织秩序.不能引人悦目舒畅。毫无疑问,惫象美是内在的,提供了普遍的现实意义.形式美则是外在的,提供了形式感的具体特徵。两者都是融情于景和组织形式的揉合
表现手段
表象手法
採用与标誌对象直接关联而具典型特徵的形象,直述标誌目瞪口呆的。这种手法直接、明确、一目了然,易于迅速理解和记忆。如表现出版业以书的形象、表现铁路运输业以火车头的形象、表现银行业以钱币的形象为标誌图形等等。
象徵手法
採用与标誌内容有某种意义上的联繫的事物图形、文字、符号、色彩等,以比喻、形容等方式象徵标誌对象的抽象内涵。如用交叉的镰刀斧头象徵工农联盟,用挺拔的幼苗象徵少年儿童的茁壮成长等。象徵性标誌往往採用已为社会约定俗成认同的关联物象作为有效代表物。如用鸽子象徵和平,用雄狮、雄鹰象徵英勇,用日、月象徵永恆,用松鹤象徵长寿,用白色象徵纯洁,用绿色象徵生命等等。这种手段蕴涵深邃,适应社会心理,为人们喜闻乐见。
寓意手法
採用与标誌含义相近似或具有寓意性的形象,以影射、暗示、示意的方式表现标誌的内容和特点。如用伞的形象暗示防潮湿,用玻璃杯的形象暗示易破碎,用箭头形象示意方向等。
模拟和法
用特性相近事物形象模仿或比拟所标誌对象特徵或含义的手法。如日本全日空航空公司採用仙鹤展翅的形象比拟飞行和祥瑞,日本佐川急便车採用奔跑的人物形象比拟特快专递等。
视感手法
採用并无特殊含义的简洁而形态独特的抽象图形、文字或符号,给人一种强烈的现代感、视觉冲击感或舒适感,引起人们注意并难以忘怀。这种手法不靠图形含义而主要靠图形、文字或符号的视感力 量来表现标誌。如日本五十铃公司以两个棱形为标誌,李宁牌运动服将拼音字母"L"横向夸大为标誌等。为使人辨明所标誌的事物,这种标誌往往配有少量小字,一旦人们认同这个标誌,去掉小字也能辨别它。
意义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印刷、摄影、设计和图像传送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种非语言传送的发展具有了和语言传送相抗衡的竞争力量。标誌,则是其中一种独特的传送方式。人们看到烟的上升,就会想到下面有火。烟就是有火的一种自然标记。在通讯不发达的时代,人们利用烟(狼烟)作为传送与火的意义有关联的(如火急、紧急、报警求救等)信息的特殊手段。这种人为的"烟",既是信号,也是一种标誌。它升得高、散得慢,形象鲜明,特徵显着人们从很远的地方都能迅速看到。
这种非语言传送的速度和效应,是当时的语言和文字传送所不及的。今天,虽然语言和文字传送的手段已十分发达,但像标誌这种令公众一目了然,效应快捷,并且不受不同民族、国家语言文字束缚的直观传送方式,更回适应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需要其特殊作用,仍然是任何传送方式都无法替代的。标誌,是表明事物特徵的记号。它以单纯、显着、易识别的物象、图形或文字元号为直观语言,除标示什幺、代替什幺之外,还具有表达意义、情感和指令行动等作用。
标誌,作为人类直观联繫的特殊方式,不但在社会活动与生产活动中无处不在,而且对于国家、社会集团乃至个人的根本利益。越来越显示其极重要的独特功用。例如:国旗、国徽作为一个国家形象的标誌,具有任何语言和文字者难以确切表达的特殊意义。公共场所标誌、交通标誌、安全标誌、操作标誌等,对于指导人们进行有秩序的正常活动、确保生命财产安全,具有直观、快捷的功效。商标、店标、厂标等专用。
标誌对于发展经济、创造经济效益、维护企业和消费者权益等具有重大 实用价值和法律保障作用。各种国内外重大活动、会议、运动会以及邮政运输、金融财贸、机关、团体及至个人(图章、签名)等几乎都有表明自己特徵的标誌,这些标誌从各种角度发挥着沟通、交流宣传作用,推动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的进步,保障各自的权益。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标誌的直观、形象、不受语言文字障碍等特性极其有利于国际间的交流与套用,因此国际化标誌得以迅速推广和发展,成为视觉传送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成为人类共通的一种直观联繫工具。
设计导入
标誌设计计画的途径
标誌设计的导入计画是一种程式,按照理论和预定时间,循序进行作业,以便达到所期待的成果.所以,如欲获得良好的标誌设计效果,就必须制定理想的程式.那幺,如何制定适合公司标誌设计导入程式呢?关于这个问题,标誌设计委员会必须充分检查,制定合乎企业目的和方针的程式 .一般而言,标誌设计程式通常以标誌设计导入计画的形式表现.
各公司的标誌设计导入计画,会依企业特性和问题特性而有所不同,但其原则性的程式则大致相同,均可划分为“调查”,“企划”,“实施”3大步骤.调查工作必须把握现状,观测事实,并加以分析.许多公司在导入标誌设计时,事前调查作业不够充分,因此无法掌握现状,常製作出缺乏依据的企划;这种企划内容不合理,根本无法获得良好成效.
企划必须以调查结果为基础,配合基本思想,根据政策方向和表现重点而提出构想,同时为了利于实施作业,最理想的企划是明确指出具体可行之道。标誌设计的实施阶段是根据企划内容,以新思想为基础而开发出新的识别系统,并且将此新系统向公司内外发表.
标誌设计流程
标誌设计导入计画有其预定的实施期限,且括许多複杂的项目,必须循序渐进,才能得到合理的结论和优秀的视觉系统.此外,为了配合企业目的,在计画阶段应注意如下各项:
1、 进入实施成果阶段前的期间不可太仓促
所谓"先下手为强",企业活动亦然.但是在公司确认标誌设计的导入方针后,如果匆忙而机械地勉强排定计画,反而会产生反面效果.有些公司的总经理或高级主管不了解这点,一定要按照排定的期限,订立勉强的流程计画,以便配合公司周年纪念日的庆典等情况.其实,配合周年庆典来发表标誌设计的作法,必须在期限内办理的事项很多,包括“方针的确定”,“公司名称的确定”,“企业标誌的确定”,“基本设计系统的确定”,“对外界发表”,“适用设计的相关事宜告一段落”------等,为了节省时间,而计画把这幺多的工作勉强在仓促的时间内完成,容易变成一份难以实行的标誌设计计画表.
2、设计开发作业的时间不可太仓促
标誌设计的设计开发作业中,最重要的是在基本设计开发期间由参加设计者充分地加以检查.在设计开发作业的最初阶段中,为了让大家能提出优秀的构想,做设计造型的探索等,就要安排充分的检查时间;之后,进入实际作业时,也须有足够的时间,不可订立机械性的不合理计画,强迫工作人员仓促赶工,使得实施作业困难重重.
3、重视逻辑性而循序推进标誌设计作业
标誌设计的计画过程,背景,导入的必然性和成果等结论,以及标誌设计开发的经过,都必须利用对内,外发表的机会加以反覆说明,绝不可马马虎虎地推行标誌设计,丧失公司本身对员工和外界人士的说服力.尤其在推进标誌设计计画时,有关企业问题的探索,调查工作,根据调查结果而作判断的过程,如果进行得不理想,日后便很难对内部员工或外界人士说明清楚,同时也会使得标誌设计的成效不彰.因此,不论高级主管们如何地要求赶工,赶时间,标誌设计作业都必须确实执行,重视逻辑整合性而循序渐进.
4、变更公司名称,品牌时,必须办理法律手续
制定充足的作业时间公司名称的变更须通过股东大会的决议,而品牌的更新也须办理有关商标权的法律手续.尤其是商标权的确定,如果办理得不顺利,往往会历经二三年的时间;这种花时间的作业,事先必须考虑周详,才能制定出实用性强的标誌设计计画.
5、 发现标誌设计计画不合理时,应儘快重新制定
标誌设计计画的流程安排,必须考虑前后作业间的关联性,因为前面的作业结果必然会影响到下一步作业. 根据调查结果,有时也须安排追加调查;综合性的检查结果,有时会产生需要变更公司名称的情况;识别系统的企划,也会影响设计开发的条件;有些设计须先做各种测试,或重新进行设计开发作业.因此,如有必要,应重新编列流程图,如果一开始就想制定出完美的流程图,可以说绝无可能.所以,负责的相关人员应时常考虑实际状况,出现必须追加或删改的重要作业时,应毫不犹豫地重新计画,务必製作出最适当的计画,这就是正确的管理概念。
发展趋势
与商业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繫.先秦典籍记载商祖王亥就曾驾着牛车到黄河北岸进行部落间的商品交易.在那个时期通常都要由“王‘率领才能进行这种物品的交换.在这最初的商品交易活动中已存在着雏形状态的商品标誌.很多出图文物中标明了生产者的姓氏‘姓名及产地的印章印记一就是我国商标的滥觞.例如:·战国中期“物勒工名‘式的铭文开始大量出现在青铜器上.这类铭文字数一般不多.所记的主要是器物的年份、主管作器的官吏和作器工人的名字等.由于这种名称多出现于商品交流中因此与现代标誌有更多的共同之处.
始于殷商时期的印章也具有标誌的性质.印章在战国时代已普遍使用最初只是作为交换货物时的凭证后来多用于盖印封泥.封泥主要是为了封存简犊、公文和函件。起保密作用,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印章和封泥就有很多:1号墓有“妾辛追‘木印1枚。字迹清楚的封泥30枚,其中“軑侯家丞”27枚。“右尉”2枚,.“口买之”1枚;2号墓有“长垂相”.“軑侯之印”龟钮婆金铜印各1枚。“利苍”玉印1枚:3号墓有带文字的封泥七、八枚.大多为“軑侯家垂”.这些印章和封泥表明了墓主人的身份、地位.现存的战国时期的陶器上也有标明製造者姓氏、产地、所有者等内容的印章印记。虽然印章、印记大多採用文字的方式,但其标誌的性质是不容置疑的。
此外,在中国古代漆器、瓷器上也常见有印记。在枝江姚家港出土的西汉早期的漆器底部。有的烙有“成市草”、“市府造”等文字,有的是用针刻“田”、“黄”字样,说明其来自当时着名的漆器产地成都。“田”、“黄”则是漆工的姓氏。这类印记在中国瓷器中更是十分常见。三国时期的青瓷虎子上题有“赤乌十四年会稽上虞师袁谊作”。西晋时期的魂瓶上有“出始宁用此廪宜子孙正厉高陈泉四作”.作为商业用瓷的长沙窑瓷器还出现了宣传用的广告用语。如“郑家小口天下第一”等。此外还有如“油盒”、“陈家美春酒”、“瓦货老行”等实用款名。唐代邢窑白瓷上也可以看到如“王”、“翰林”等款识。宋元时期的款识更加丰富,像北宋时期的名窑龙泉青瓷上的“永清窑记”底款景德镇青白瓷上的“段家合子记”“吴家合子记”等款识。这些印记都可以称之为中国古代商标的範例。
北宋时期已开始使用铜版印刷商标广告。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藏有一块当时“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用来印刷广告的铜。这块铜版长18.4厘米,宽13.2厘米,四周以双线为框,中部是持柞捣臼的一只白兔两边各有四个楷书阳文“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部有七行楷书阳文,每行四字:“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客转与贩。别有加饶。请记白。”因其图文并茂,且已具备了现代商标所应具备的各种因素,所以被认为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善的古代商标。此后,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商标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除了强调质量等内容的文字图画类商标之夕卜还出现了为迎合消费者的心理而带有吉祥寓意的商标。(图1-27)例如药铺门前悬挂的“膏药”牌,上绘黑色圆形“膏药”下有“双鱼”纹样,寓意药到病除。有的还用“鹤鹿同春”来象徵身体健康。此后,元明以至清代中叶由于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标的发展并未出现较大的变化。
(一) 由複杂向简约的演变
标誌的发展更加注重的标誌的表达手法及技巧。以简单的图形元素,使得标誌具备更加突出的视觉效果。
(二) 由具象向抽象的演变
在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人们快速的生活方式,简单、抽象的标誌更容易被观者记忆于心,因此标誌的设计更具有创意性以及形式美感。
(三) 色彩的多样性的演变
色彩更为丰富,渐变的套用效果广泛,标誌更具备光泽感。
(四) 平面化趋向立体化
标誌作为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核心,同时也是平面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标誌的发展逐日走向立体化,三维立体的表达手法,使得标誌丰富,视觉效果更为突出。
标誌的发展是一个设计相互交融,设计风格的多样化的过程。标誌作为商业产物,设计手段是次要的,目的才是第一位的。更注重的应使其商业性。
现代标誌的概念更加完善、成熟,标誌的推广与套用已建立了完善的系统。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与网路文化的迅速发展,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阅读方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效率、时间的概念标準也被重新界定,在这种情况下,标誌的风格也呈现向个性化、多元化发展。对于标誌创作和设计者来说,要通过一个简洁的标誌符号表达比以前多几十倍的信息量。经典型标誌与具有前卫、探索倾向的设计并存,设计的宽容度扩大了。
社会经济的衡量标準不再只是商品数量的多少,性能的好坏,种类的有无,概念传达的準确与快慢成了新的衡量标準和制胜的关键。可以说,时代给标誌创作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实践空间。基于这一点,标誌的独特性与可识别性、理性与感性、个性与共性等方面的综合考虑成为设计师追求成功的有效路径。总结社会和市场形势,标誌可大致归纳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1、个性化
各种标誌都在广阔的市场空问中抢占自己的视觉市场,吸引顾客。因此,如何在众多标誌中跳出来,易辨,易记,个性成为新的要求。个性化包括消费市场需求的个性化和来自设计者的个性化。不同的消费者审美取向不同,不同的商品感觉不同,不同的设计师创意不同、表现不同。因此,在多元的平台上,无论对消费市场,还是对设计者来讲,个性化成为不可逆转的一大趋势。
2、人性化
19世纪末以来,由于工业革命以及包浩斯设计风格的影响,设计倾向于机械化,有大工业时代的冰冷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审美的多元化以及对人的关注,人性化成为设计中的重要因素。正如美国着名的工业设计家、设计史学家、设计教育家普罗斯所言:“人们总以为设计有三维:美学、技术、经济,然而,更重要的是第四维:人性!”标誌也是如此,应根据心理需求和视觉喜好在造型和
色彩等方面趋向人性化,其有针对性。
3、信息化
信息化时代的特徵,使现在的标誌与以往不同,除表明品牌或企业属性外,标誌还要求有更丰富的视觉效果、更生动的造型、更适合消费心理的形象和色彩元素等。同时,通过整合企业多方面的综合信息进行自我独特设计语言的翻译和创造,使标誌不仅能够形象贴切地表达企业理念和企业精神,还能够配合市场对消费者进行视觉刺激和吸引,协助宣传和销售。标誌成为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收者之间的视觉联繫纽带和桥樑,因此,信息含量的分析準确与否,成为标誌取胜的途径。
色彩等方面趋向人性化,其有针对性。
4、多元化
意识形态的多元化,使标誌的艺术表现方式日趋多元化:有二维平面形式,公有半立体的浮雕凹凸形式;有立体标誌,也有动态的霓虹标誌;有写实标誌,也有写意标誌;有严谨的标誌,也有概念性标誌。随着网路科技的进步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网路标誌成为日益盛行的新的标誌形态。
动态化的标誌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随着计算机及网际网路的套用与普及,很多设计师在进行标誌设计时开始尝试突破以往惯用的设计形式和手法,以求标誌在人们视觉感受中的各种造型元素之间的动态表现。二维空间的动态化标誌是通过图形设计将静止的图形转化成动态图形元素的一种标誌形式。多媒体中的动态化标誌是在传统的图形元素中融入“时间”和“空间”的概念,集合了各种手段、多种形态、不同媒体的综合体。动态化标誌设计具体表现为标誌在不同的场合与媒介中不再以单一的形态与色彩固定存在,而是通过运用联觉让其图形产生“力”“场”,使之成为动态图形,从而对人的视觉和心理产生某种直觉的冲击。 动态图形存在于平面、立体与数字图形中。平面动态图形主要运用了“图”与“地”、“正”与“负”、“实”与“虚”的对比关係,让图形传递出一种动的张力;而立体动态图形则突破了一般二维元素的表现形式,将丰富的空间视觉语言运用在二维的平面图形中,让其形成一种视错觉与矛盾空间,显得独具匠心,生动有趣;数字动态图形主要存在于以多媒体技术为传播媒介的形象中,将其数字动态图形作为一个个基本像素单位融入其中,进行各种信息的处理、显示、和传达。标誌设计中的动态图形有“静态的动态”与“动态的动态”之分,在“静态的动态”与“动态的动态”表现形式下又有抽象与具象之别。“静态”的动态图形是指处于二维平面中的动态图形,主要通过平面视觉点发射出不对称的张力而产生动态感;“动态”的动态图形是指存在于以多媒体技术为传播媒介的形象中的动态图形,主要通过数字信息媒体而随机生成动态图形。 当一个标誌的某些设计元素之间,通过其变化的形体、幻化的色彩被展现出来时,这个标誌便有了新的意义,使其原来的表现力更加丰富和深化。运用多媒体数位技术的动态化标誌,以其色彩变化、图形变化、材质变化为设计元素。动态化标誌设计将成为数字时代下标誌设计的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