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沧州市统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的实施意见

沧州市统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的实施意见

《沧州市统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的实施意见》是沧州市统计局2012年发布的一则意见。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沧州市统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的实施意见
  • 文号:沧政办字〔2012〕74号
  • 发布机构:沧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发布时间:二〇一二年六月二十七日
详细内容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统计局关于加强和完善服务业统计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1〕42号)、河北省第八次党代会关于“三产抓拓展”的要求,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市服务业统计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认清形势,充分认识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誌。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扩大内需、促进就业的重要渠道,是实现率先发展、跨越发展和提高中心城市带动能力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服务业统计,对于客观準确反映我市服务业发展规模、效益、地区分布和行业分布情况,提高服务业管理水平,实现服务业更好更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市服务业统计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逐步建立起比较规範的常规统计制度。但是,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统计基础比较薄弱,统计範围覆盖不全,统计调查制度有待完善,在资料报送、信息共享和数据发布等方面缺乏有效的协调合作机制,与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与加强和改善巨观调控的要求不相适应。必须儘快採取措施,着力解决服务业统计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服务业统计工作。
二、明确服务业统计範围和统计对象
(一)统计範围。按照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和《统计用产品分类目录》(国家统计局令第13号)所确定的标準,服务业统计的範围包括: 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体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等。以上共14个国民经济行业门类,具体包括45个大类、193箇中类和431个小类。
(二)统计调查对象。服务业统计是全行业统计,其调查对象为全市範围内所有从事服务业活动的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及个体经营户,既要包括各行业主管部门系统内企业(单位),又包括系统外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单位)。
三、服务业部门统计职责分工及报送内容
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大扶持培育服务业工作力度,促使其上规模、上水平,做大做强服务业,规範内部经营管理制度,对达到限上统计标準的,应及时纳入限上服务业统计。切实做好本系统和行业各单位统计报表的布置、蒐集、审核、汇总和上报工作,在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服务业统计报表的同时,抄送同级政府统计部门。
各部门负责所属行业、所辖单位统计和督导检查工作职责分工如下:
市交通局:负责道路运输业、城市公共运输业、水上运输业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市住建局:负责房地产业、物业管理业和工程技术业。
市规划局:负责规划管理业、测绘服务业。
市城管局:负责城市市容管理业、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业、市政公共设施管理业、城市绿化管理业、公园管理业。
市邮政局:负责邮政业、其他寄递服务业。
市文广新局:负责广播电视传输服务业、其他计算机服务业(网咖管理)、图书及音像製品出租业、新闻出版业、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业、文化艺术业、娱乐业、动漫游戏设计等其他专业技术服务业。
市工信局:负责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体业(移动公司、联通公司、电信公司负责本单位业务发展和财务情况相关资料的收集、上报)。
市商务局:负责对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的运行情况监测。做好会议展览服务、典当业的统计工作。每年10月份对现有限额以下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单位进行全面清理核查,并将核查结果报送同级统计部门,达到限额以上单位标準的,及时纳入限上单位管理。
市司法局:负责法律服务业。
市工商局:负责广告业、智慧财产权服务(商标服务)、市场管理业的统计工作;提供全市登记注册的企业、个体工商行政记录、分乡镇新增企业及个体户情况,协调引导达到规模的个体工商户作企业变更登记。
市科技局:负责智慧财产权服务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
市旅游局:负责旅行社、风景名胜区管理业、其他游览景区管理业。
市公安局:负责保全服务业。
市气象局:负责气象服务业。
市地震局:负责地震服务业。
市国土局:负责矿产地质勘查、基础地质勘查、地质勘查技术服务业。
市质监局:负责技术检测业。
市环保局:负责环境监测业、水污染治理业、危害废物治理业、其他环境管理业。
市水务局:负责防洪管理、水资源管理、其他水利管理业。
市林业局:负责林业自然、野生动植物保护业。
市民政局:负责婚姻服务业、殡葬服务业、社会福利业、烈士陵园、纪念馆、社会团体和基层民众自治组织。
市教育局:负责教育业。
市人社局:负责技工学校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社会保障业。
市卫生局:负责卫生业。
市计生委:负责计画生育技术服务业。
市体育局:负责体育业。
市财政局:负责中国共产党机关、国家机构、人民政协和民主党派、民众团体等单位。
市民宗局:负责宗教组织单位。
市国税局、地税局:负责全市国、地税部门税收资料的收集、审核、汇总。按时参加全市统计系统部门联席和数据评估会议,做好税收与全市经济成长、民营经济发展数据的评估;审核评估批发业、零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等重点行业实缴税金、销售额及营业收入的完成情况;审核评估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税增长情况;会计、审计及税务服务业的统计工作。
市统计局:负责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仓储业、其他无主管部门服务业。
市金融办:负责证券业、保险业、金融租赁业、融资性担保机构、小额贷款公司和其他金融活动业。
人民银行沧州分行:负责银行业及相关金融行业(不含典当)。
以上各部门向统计部门报送的相关内容:
(一)企业(单位)基本情况
主要包括开业(成立)时间、组织机构代码、企业(单位)详细名称、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联繫方式、行业类别、登记注册类型、机构类型、控股情况、执行会计制度类型、从业人员等。
(二)财务指标
企业财务指标主要包括资产总额、固定资产原价、折旧、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利润、应付工资总额、应付福利费总额、保险费等。金融类企业的财务指标依据相关财务会计制度确定。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指标主要包括资产总额、固定资产原价、折旧、本年收入、财政拨款、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上年结余、本年支出、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经营支出、经营税金等。
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指标主要包括年末资产、固定资产原价、折旧、收入合计、捐赠收入、会费收入、提供服务收入、政府补助收入、费用合计、业务活动成本、人员费用、日常费用、税费、管理费用等。
(三)业务指标
业务指标是指各服务业行业对外提供主要服务的数量或交易额,具体内容根据各有关部门建立的统计调查制度确定。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类单位不设业务指标。
(四)服务业增加值
服务业增加值及其构成,主要包括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等指标。各服务业行业增加值的具体构成根据相关统计调查数据及行政记录核算。
工商、税务、质检、编制、民政等部门除了做好以上工作外,还要确定分管领导,明确专门人员,积极配合政府统计部门建立健全服务业基本单位名录库。
四、建立统一规範的服务业统计工作制度
(一)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和数据评估制度。每季定期召开由相关单位统计工作负责人和统计业务人员参加的部门联席会议,按照职责分工,对本部门、本行业的发展动态情况进行总结。会同国税、地税、人行、财政、工商、金融办等相关部门成立数据评估小组,採用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方式全面评估本辖区、本部门有关服务业的统计数据,将本期数据与相关时期、地区、部门、行业以及国民经济总体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确保统计资料真实、準确、客观、公正,能够充分反映本部门、本行业的工作实绩,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切实把握好源头数据和上报数据的审核关。
(二)建立季度通报制度。加强服务业发展监测和预警,每季度对服务业分行业发展水平进行通报。通报主要指标:限额以上服务业单位入统个数、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服务业分行业增加值增速等。通报抄送市委、市政府。
(三)建立业务培训长效机制。通过培训,使基层统计人员全面掌握服务业统计的标準分类和统计调查方法,熟悉服务业统计调查指标的口径範围和计算方法,掌握现场调查技巧和数据处理程式等业务技能。
五、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服务业统计工作
(一)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督导和检查。要对本部门、本行业所属服务业单位的数量和基本情况进行清查核实,按照产业活动性质科学準确地进行统计;要逐步建立、健全和完善原始记录统计和统计台帐,确保统计数据来源有据;要规範统计调查的业务流程,依法开展统计数据採集、质量控制工作。
(二)明确数据质量责任。各有关单位要明确专(兼)职人员负责统计工作,保持统计人员稳定。各有关单位领导要重视统计工作,关心和支持统计人员。各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作为统计工作和数据质量的第一责任人,要对本部门统计数据质量负责,报送统计报表时要亲自把关。
(三)加强对部门统计工作的调研。结合统计执法,组织开展联合调研活动。深入基层单位进行走访座谈,及时发现、研究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各相关部门进行交流沟通,共同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