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机锋
《识机锋》是北宋汾阳善昭禅师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以“疾焰过风”、“扬眉瞬目”、“奔流度刃”三个比喻生动形象的说明禅机的迅疾、快捷,体现出了诗人对禅机的悟彻及其深厚的禅学修持。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识机锋
- 创作年代:北宋
- 作品出处:《全宋诗》
- 文学体裁:七言古诗
- 作者:汾阳善昭禅师
作品原文
识机锋①
疾焰过风用更难②,
扬眉瞬目隔千山③。
奔流度刃犹成滞,
拟拟如何更得全④。
词语注释
①机锋:佛者禅宗指问答迅速,不落迹象,含有深意的语句。
②疾焰过风:形容禅机迅疾快捷。
③扬眉瞬目:用药山惟俨参马祖之机缘的典故。祖(马祖)曰:“我有时教伊扬眉瞬目,有时不教伊扬眉瞬目,有时扬眉瞬目者是,有时扬眉瞬目者不是。子作幺生?师(惟俨)于言下契悟。
④拟拟:犹豫、迟疑。
作品译文
像迅疾的火焰从风中滑过运用禅机更加困难,
扬眉瞬目间已与禅家本旨相隔千座高山。
如同奔涌的洪水流过锋利的刀刃还有所停滞,
迟疑不决如何能够领悟禅宗的奥妙之言。
作品鉴赏
作者在诗中用几个比喻来说明禅机的迅疾、快捷。第一句指出机锋到来时速度之快,可谓来无影,去无蹤,如同迅疾的火焰从风中一划而过,如果不全神贯注,不用心体察,想要领悟它、运用它就十分困难。第二句是说机锋出现后时间之短。扬眉瞬目,这是禅家示机、应机时的面部表情,比喻时间极为短暂。在扬眉瞬目之间,机锋已过,与“你”相隔千山万壑。三、四句通过“奔流度刃”的比喻说明禅机来得不可捉摸、不可理喻,来得很微妙,若有半点的犹疑,就会与它失之交臂,领略不到禅宗的本旨。诗中三个比喻“疾焰过风”、“扬眉瞬目”、“奔流度刃”,运用得形象生动、恰到好处,把禅机玄妙、迅疾、不可捉摸的特点表现得很準确、很充分。
作者简介
汾阳善昭禅师(945—1022),北宋临济宗禅师,俗姓俞,太原(今山西太原市)人。少有大智,博学能文。十四岁出家,遍访71位高僧德宿,参首山念禅师而大悟,遂嗣其法。后住持汾州太平寺太子禅寺,广说宗要,开示学众,名震一时。三十年说法不倦,以其风範高雅,持戒精严深得天下道俗敬畏,尊之为“汾州禅师”。传世之作有《汾阳无德禅师录》,部分作品收录于《五灯会元》、《增广宋高僧诗选》等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