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戏团(美国1928年卓别林主演电影)
《马戏团》是查理·卓别林导演并主演的一部喜剧电影,1928年1月6日在美国上映。
影片讲述了一个流浪汉的故事。流浪汉查理误打误撞跑进了马戏团的表演场地,被马戏团拉拢后获得了金钱的收穫,然而他的爱情却溜走了。
卓别林凭藉该片获得了1927年的奥斯卡特殊荣誉奖。
基本介绍
- 导演:查理·卓别林
- 编剧:查理·卓别林
- 主演:查理·卓别林
- 製片人:查理·卓别林
- 对白语言:英语
- 中文名:马戏团
- 外文名:The Circus
- 製片地区:美国
- 製片成本:$900,000 (estimated)
- 拍摄日期:1925年11月2日 - 1927年11月19日
- 类型:喜剧,爱情
- 片长:71分钟
- 上映时间:1928年1月6日
- 票房:3.8亿美元(1928年)
- 色彩:黑白
- imdb编码:tt0018773
- 线上播放平台:PPTV
剧情简介
流浪汉查理在游园会里被一个小偷陷害,结果让警察追到了马戏团里。马戏团的演出被这突如其来的情况打乱了,但不明真相的观众们却喜欢上了这个“节目”。马戏团的老闆把查理留了下来,很快查理就成了马戏团的台柱并且他爱上了老闆的女儿。但老闆的女儿却爱上了走钢丝的男演员,查理为了爱人独自离开了……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备注 |
---|---|---|
A Tramp | 查理·卓别林 | ---- |
The Circus Propietor and Ring Master | Al Ernest Garcia | ---- |
His Step-daughter, A Circus Rider | Merna Kennedy | ---- |
Rex, A Tight Rope Walker | Harry Crocker | ---- |
A Magician | George Davis | ---- |
An Old Clown | Henry Bergman | ---- |
The Head Property Man | Tiny Sandford | ---- |
An Assistant Property Man/Clown | John Rand | ---- |
A Pickpocket | Steve Murphy | ---- |
Twin Prizefighters | Doc Stone | ---- |
Clown | Albert Austin | ---- |
Cop | Charles A. Bachman | ---- |
Cop | Eugene Barry | ---- |
Man in circus audience | Jack Bernard | ---- |
Cop | Stanley Blystone | ---- |
Clown | Heinie Conklin | ---- |
Cop | Bill Knight | ---- |
Man in circus audience | Toraichi Kono | ---- |
Man in circus audience | H.L. Kyle | ---- |
The Vanishing Lady | Betty Morrissey | ---- |
Cop | L.J. O'Connor | ---- |
Man Operating Ropes | Jack P. Pierce | ---- |
Man in circus audience | Hugh Saxon | ---- |
Clown | Armand Triller | ---- |
Pickpocket victim | Max Tyron | ---- |
职员表
製作人 | 导演 | 副导演(助理) | 编剧 | 摄影 | 配乐 | 剪辑 | 美术设计 |
---|---|---|---|---|---|---|---|
查理·卓别林 | 查理·卓别林 | Harry Crocker | 查理·卓别林 | Roland Totheroh | 查理·卓别林 | 查理·卓别林 | Charles D. Hall |
(演职员表信息来源)
角色演员介绍
- 查理演员:查理·卓别林查理是一个流浪汉,他身无分文。在一次偶然下,他得到了一个钱包,因此被警察追赶。跑到马戏团的场地后他成功脱身,并被马戏团的老闆看中,让他上台表演。他成为台柱,爱上了一个女演员,然而她却爱上别的男人。查理只能默默祝福,一个人去了别处。
- 女演员演员:Al Ernest Garcia她是马戏团中重要的一位女演员,她的父亲是马戏团的老闆。她因为没有完成任务遭父亲打骂,遇到查理后遭到查理的庇护,处境有所好转。查理爱着她,而她却爱上一名走钢丝的男演员,并与之结婚,一同演艺。
- 马戏团老闆演员:Merna Kennedy马戏团的老闆,一个为钱打女儿的人,对手下严厉。看中流浪汉查理后剥削他的劳动成果,后来被迫妥协支付更多的报酬。
- 走钢丝的演员演员:Harry Crocker他是后来才到马戏团表演的演员,一个女演员以为占卜中的另一把柄就是他而爱上他。后来他与女演员成婚,一同演艺。
(角色演员介绍部分信息来源)
幕后花絮
《马戏团》是卓别林试图转型的一部作品,然而,突破并不显着。
《马戏团》还是卓别林有史以来拍得最辛苦的一部电影,期间发生了众多的问题和阻碍,包括工作室火灾, 卓别林母亲的死亡,卓别林与他第二个妻子丽泰·格雷的离婚,以及国税局对卓别林欠补缴税款的索赔。
获奖记录
时间 | 奖项 | 获奖方 | 参考资料 |
---|---|---|---|
1929年5月 | 奥斯卡金像奖-特殊荣誉奖 | 查理·卓别林 |
製作发行
上映日期
国家 | 日期 |
---|---|
美国 | 1928年1月6日 ...... (New York City, New York)(premiere) |
芬兰 | 1928年4月9日 |
瑞典 | 1969年8月7日 ...... (re-release) |
德国 | 1997年6月12日 ...... (re-release) |
希腊 | 2003年12月19日 ...... (re-release) |
影片评价
《马戏团》是卓别林试图转型的一部作品,从街头流浪汉发展到了特定职业的小人物。儘管片中的马戏节目的展现和卓别林的招牌表演,依旧是吸引观众的首要法宝,但从总体上看,《马戏团》的突破并不显着,尤其是小男人+美女的爱情套路,令当时的观众产生了一点审美疲劳。此外,《马戏团》还是卓别林有史以来拍得最辛苦的一部电影——拍摄过程中,摄影棚失火造成了严重损失,致使卓别林精神崩溃,剧组停工。等到再次在纽约开工时,已是几个月以后的事——若在以往,这段空出的时间足够卓别林拍出三部电影了。
影片上映后反响一般,而更令卓别林心怀郁闷的,是该片在学院奖上的“遭遇”——那一年,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颁发了第一届学院奖,卓别林本可以凭此片入围最佳男主角,却因为学院奖创办者——卓别林的好友玛丽·璧克馥和小道格拉斯·范朋克,觉得表演奖不足以表达对卓别林的敬意,而为他颁发了不痛不痒的“特别荣誉奖”,使得卓别林一直熬到13年后的《大独裁者》,才获奥斯卡影帝提名的肯定。(淘金汉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