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棉花肉鬆

棉花肉鬆

棉花肉鬆,2017年5月22日下午,网友发布了从费县路一蛋糕店所售肉鬆蛋糕中洗出棉花的视频,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转发。视频中一位青岛大姨非常激动加气愤地说,她的朋友在费县路一家蛋糕店买来的蛋糕,她吃了一口后发现不对劲。然后就用水洗蛋糕,洗到最后发现一些像棉絮一样的东西……

当时,这段视频被大量传播后,青岛的这家蛋糕店当天就被市民们包围了,市南区食药局得知讯息后,立即安排执法人员赶到现场检查。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棉花肉鬆

事件背景

2017年5月18日下午,京华时报记者在微信群看到一则拆开蛋糕包装做实验的视频。
视频里,在昏暗的灯光下放着一张小桌子,桌子上摆着一碗清水和三个小包装肉鬆蛋糕,一名女子用不标準的国语讲述着她正在做的实验。
该女子首先将蛋糕的真空包装塑胶袋撕开,然后用手指将蛋糕上的“肉鬆”撕来放到水中浸泡,并不断用手指揉搓“肉鬆”使其充分浸泡,不一会儿水就变成了淡黄色,女子边揉搓边说,“经过染色来的”。
随后,该女子又将“肉鬆”从水中捞出将水分挤压乾净,再用两只手撕开说,“看到没有,这全是棉花...这就是经过染色的肉鬆蛋糕”。
接下来,该女子又用打火机将手中的“肉鬆”点燃,说“一烧这个哧哧响的,这全部都是棉花”。从该女子的展示中,记者看到部分“肉鬆”被烧焦。
视频最后,该女子亮出该肉鬆蛋糕的品牌—吉利人家,并劝诫广大听众不要再购买。

事件结果

5月26日上午,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出具检验报告。据该中心基因检测室主任高宏伟介绍,经过检验人员检验,肉鬆样品质地均一,由单一纤维组成。检验人员还提取肉鬆里面的核酸物质DNA。经检验,提取出的DNA为鸡成分DNA,由此说明肉鬆样品是鸡肉来源,未检出棉花内源基因。

事件影响

日前,市南警方通过深入调查取证,将编造并发布费县路某糕点店所售蛋糕使用“棉花肉鬆”视频的违法行为人王某(女,61岁,本市人)、黄某(女,65岁,本市人)查获,依法对两人行政拘留五日。
5月22日上午,黄某在费县路某糕点店购买肉鬆蛋糕等糕点,到王某家串门,二人联想到网上看到的“棉花肉鬆“视频,便清洗蛋糕,用手机录製视频,随后发布到微信朋友圈,宣称该店销售的蛋糕上的肉鬆是棉花,引发多名民众与该糕点店发生消费纠纷,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经山东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检验,肉鬆蛋糕未检验出棉花基因。
市南警方迅速展开调查取证工作,于5月27日、28日,将王某、黄某查获,两人对违法事实供认不讳,其行为已构成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警方依法对两人行政拘留5日。
警方提醒,广大市民应注意识别和自觉抵制网路谣言,做到不信谣、不传谣。特别是对未经核实的信息、缺乏科学依据的信息、断章取义的信息,不要轻易相信,不要随意转发,更不要推波助澜,故意扩散谣言,一旦触犯法律,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