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棉花(中药)
中药名。为锦葵科棉属植物草棉Gossypium herbaceum Linn.、陆地锦Gossypium hirsutum Linn.、海岛棉Gossypium barbadense Linn.及树棉Gossypium arboreum Linn.种子上的棉毛。植物草棉,我国甘肃、新疆、广东、四川和云南等地均系栽培。原产阿拉伯和小亚细亚;陆地棉,广泛栽培于我国各棉区。原产美洲墨西哥;海岛棉,广东、海南、广西和云南等地有栽培。原产于南美热带和西印群岛;树棉,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产棉区广泛种植。自陆地棉输入我国后,树棉品种已淘汰。原产印度。具有止血之功效。主治吐血,便血,血崩,金疮出血。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棉花
- 别称:绵花《纲目》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目:锦葵目
- 科:锦葵科
- 属:棉属
- 种:草棉、陆地棉、海岛棉、树棉
- 採收时间:秋季
- 毒性:无毒《纲目》
入药部位
棉毛。
性味
味甘,性温。
功效
止血。
主治
吐血,便血,血崩,金疮出血。
相关配伍
1、治血崩,绵花(烧灰存性),百草霜各9g。温开水调匀服。(《福建药物志》)
2、治肠风泻血,破絮(烧灰)、枳壳(去瓤,麸炒)各五钱。为末,每服二钱,入麝香少许,同陈米饭调下,食前服。(《普济方》絮灰散)
用法用量
内服:烧存性研末,5-9g。
外用:适量,烧研撒。
炮製
採集加工:秋季採收,晒乾。
形态特徵
1、草棉,别名古终《纲目》,古终藤《南越志》,小棉、阿拉伯棉《中国植物志》。一年生草本至亚灌木,高达1.5。疏被柔毛,叶互生;叶柄长2.5-8cm,被长柔毛;托叶线形,长5-10mm,早落;叶掌状5裂,直径5-10cm,通常宽超过于长,裂片宽卵形,深裂不到叶片的中部,先端短尖,基部心形,上面被星状长硬毛,下面被细绒毛,沿脉被长柔毛。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1-2cm,被长柔毛;小苞片基部合生,阔三角形,长2-3cm,宽超过于长,先端具6-8齿,沿脉被疏长毛;花萼杯状,5浅裂;花黄色,内面基部紫色,直径5-7cm。蒴果卵圆形,长约3cm,具喙,通常3-4室。种子大,大约1cm,分离,斜圆锥形,被白色长棉毛和短棉毛。花期7-9月。
2、陆地棉,大陆棉《中国树木分类学》,高地棉《广州常见经济植物》,美洲棉《经济植物手册》,墨西哥棉《华北经济植物志要》,美棉《中国植物志》。本种与草棉的区别在于:叶掌状至浅裂,裂片宽三角形至卵圆形;小苞片3,基部离生,心形,先端具7-9齿,齿裂的长约为宽的3-4倍;雄蕊柱长1-2cm,花丝排列疏鬆;蒴果卵圆形,种子除被长棉毛外,还有不易剥离的短棉毛。花期夏、秋季。
3、海岛棉,别名光籽棉《华北经济植物志要》,木棉、离核木棉《中国植物志》。本种与上两种之区别为多年生亚灌木或灌木,高2-3m。被毛或除叶柄和叶背脉外近无毛;小枝暗紫色,具稜角。叶掌状3-5深裂,裂片卵形或长圆形。小苞片5或更多,分离,基部心形,边缘具长粗齿10-15;雄蕊柱长3.5-4cm,无毛,花丝排列紧密。蒴果长圆状卵形,长3-5cm,基部大,先端急尖。种子彼此分离,除被长毛外,还有极易剥离的短棉毛。花期夏、秋季。
4、树棉,别名木本鸡脚棉《中国树木分类学》,印度棉《广州植物志》,中棉、鸡脚棉《秦岭植物志》,假绵花《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亚洲棉、木本棉《新华本草纲要》。多年生亚灌木至灌木,高达3m。叶掌状5深裂,裂片长圆状披针形。小苞片3,基部合生,三角形,长超过于宽,近截形。蒴果圆锥形,向先端渐狭,长达3cm。花期6-9月。
生长环境
1、草棉,我国甘肃、新疆、广东、四川和云南等地均系栽培。原产阿拉伯和小亚细亚。
2、陆地棉,广泛栽培于我国各棉区。原产美洲墨西哥。
3、海岛棉,广东、海南、广西和云南等地有栽培。原产于南美热带和西印群岛。
4、树棉,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产棉区广泛种植。自陆地棉输入我国后,树棉品种已淘汰。原产印度。
相关论述
《纲目》:“李延寿《南史》所谓高昌国有草,实如茧,名曰白叠,取以为帛,甚软白。沈怀远《南越志》所谓贵州出古终藤,结实如鹅毳,核如珠珣,治出其核,纺如丝绵,染为斑布者,皆指似草之木棉也。此种出南番,宋末始入江南,今则遍及江北与中州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