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滏阳河西八闸
滏阳河西八闸位于。从明嘉靖九年(1530年)开建闸之首,至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期间,西八闸排列次序按地理位置自西向东分别为广仁闸、普惠闸、便民闸、济民闸、润民闸、惠民闸、阜民闸、殖民闸八座灌溉闸。按地理位置自西向东编为一至八闸,至今使用的有五座:二、四、六、七、八闸;废弃的三座:一、三、五闸。
滏阳河西八闸的修建,引滏阳河水灌溉城西下坡地,,滏阳河水量最大时,其之多。从此城西一带的盐硷荒滩不毛之地,变为水稻丰产区。滏阳河北岸数十里受益很大。每至秋末,稻浪涌动,香飘四野;立在田边,蛙鼓譟鸣,身沐清风徐来,让人心旷神怡,物我两忘,故有永年小江南之美称。清光绪《永年县誌》载:“闸旁稻畦沟洫四注,每当谷纹绉风,蛙鼓喧夕,景候类江南水乡,旧志列为八景之一。”
名片照片来源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滏阳河西八闸
- 地点:永年县滏阳河北岸
- 灌溉面积:4.7万亩
- 控制面积:9万亩
- 管理单位:漳滏河灌溉供水管理处
滏阳河西八闸位于河北省永年城西大慈村至田堡村之间的滏阳河北岸,是明代修建的8初水利设施,因在永年城关以西,故俗称“西八闸”。
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八闸均为砖石结构,长方形闸体,现存5闸及民国年间修建的1闸。其中广仁闸长6.2米,宽9.95米,地面以上高2.15米,为明万曆四十二年创建,能浇地3000亩;济民闸长18.8、宽14、高6.8米,为明嘉靖八年七月修建;阜民闸长20.6、宽7.74、高6.69米,为明万曆七年修建;殖民闸,长12.6、宽8.9、高6.1米,为1934年修建。西八闸中的普惠、便民、广济3闸已不复存在。
据载,西八闸原能浇地19000余亩,滏阳河北岸数十里农田受益很大,现在八闸中的4座及民国年建的殖民闸仍在发挥作用。西八闸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水利建设上的杰出创作河贡献,对研究河北省农业、水利发展史有很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