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滑州道之役
滑州道之役,成刚小说《再扶汉室》第十五章龙坠野王中最后部分,描述了乌鹊泽大将崔刚与管州刺史郑新之间的对峙,虽然没有互相厮杀,但是就在静静的对峙中也可以看出双方对战役的角度判断。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滑州道之役
- 地址:滑州道
- 小说:《再扶汉室》
- 对战双方:崔刚和郑新
介绍
滑州道之役介绍
滑州道之役,是对管州刺史郑新一个较为深入剖析的段落。因为小说《再扶汉室》里面管州刺史郑新的出身和博取功名是有些问题的,如果是出于封建道德来看就算是比较卑鄙。“郑新,子子承,瀛州人,原名何新,尝师耆儒,复投权贵习仕宦之术,尽弃儒德。贿赂权阉赵必,博得功名竟尚帝女,决杀髮妻以依新欢,时人不齿。新性贪,暴政重赋,虎狼苛法,鱼肉中原。更建狱垒,号“来周堂”,颇效唐代酷吏来周二人。郑新使沧州人雷印为罗织使,践行其志。又使印弟雷章、雷玺为将,掌内外军事,号其军曰:朱雀营。雷印为人残戾、少恩刻薄,人皆怨之,号为“三雷”。”这段描写给人的印象就是这个郑新完全的一个不学无术的家伙。
滑州道之役人物剖析
但是事实上并不是完全这样,小说第十五章龙坠野王最起码有两个地方凸显了这种人的性格多样性的特点:第一个地方就是飞黄大将军田成方令崔刚出滑州道抵御郑新的管州大军,崔刚很看不起郑新,说“郑新谈客耳,籍帝婿之名,不谙兵法,与他对阵难展大才”,连乌鹊泽中比较鲁莽的文化程度不高的崔刚都对这个的观点是比较看低,说明在一般人印象当中郑新的能力是受到怀疑的。为什幺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那就是一个德才兼备的古老话题。郑新的“德”确实是不行的。这就是给了别人一个对他能力质疑的一个渠道。但是很多人其中当然就包括郑新在内,就是一种才大于德的特殊的人群。所以小朱虚田成方就做了具体的解释:“郑新奸猾不下基太龙,我不攻管州,盖畏气才,公勿轻视,拒之一日不使其进便是大功。”这就是对郑新能力最大的一个肯定。人物深度剖析滑州道,这一幕是小说《再扶汉室》中最为特殊的战斗,说它特殊,其实就根本没有战斗。就是崔刚和郑新的静静的对峙。崔刚掷枪,郑新绰枪。使得气氛陡然紧张。但是崔刚的一席话“公不速退,欲作李广李陵乎?”使得郑新“大笑而退”。两个人特别是郑新在外人看起来简直是精神方面有些问题的。但是细细的分析就会发现郑新的高超的对当时全局的统筹意识。郑新所在的“管州”是个四战之地。而烈王所在乌鹊泽就是对他的最大的威胁。大磐帝国左丞相基太龙的亲征鹊泽是对他来说是个除掉乌鹊泽的极佳的机会。但是郑新又不能完全依靠朝廷来保卫管州。还得暗暗的保持自己的实力。这就使得郑新的策略有着多重性。也使得郑新的这个人物个性也显得有多重性。滑州道,这一幕就是考量了人物的複杂的内心世界的一个标準。
滑州道之役注脚
从《再扶汉室滑州道形式图》来看当时“滑州道”之前的三场战役:乌鹊泽、夜袭小市、龙坠野王。大磐军队都战败了,只有管州刺史郑新这一路大军停留在滑州道上。郑新既想要效忠朝廷,又想要保存自己的实力。既要维持自己镇守管州的威严,又要使得自己在具体的战场上不受什幺损失。滑州道,开始郑新为什幺不战斗又不撤退?那就是要维持镇守管州的威严。但是崔刚给了郑新一个台阶下,劝他撤退,郑新就马上撤退,这就是一个对自身在战略、战术上完全精明的一个措施。这就是《再扶汉室》中作者成刚所极力描写的一个反面的人物的可取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