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幻象文库·撒旦之锤:天地大冲撞

幻象文库·撒旦之锤:天地大冲撞

幻象文库·撒旦之锤:天地大冲撞

基本介绍

  • 书名:幻象文库·撒旦之锤:天地大冲撞
  • 作者:拉里·尼文 (Larry Niven) 杰里·波奈尔 (Jerry Pournelle)
  • 出版日期:2013年11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513312356
  • 外文名:Lucifer's Hammer
  •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 页数:770页
  • 开本:32
  • 品牌:新星出版社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1、史上最畅销的天文灾难小说,比《后天》、《2012》、《海啸奇蹟》等灾难大片更扣人心弦的末日启示录!
2、雨果奖最佳长篇提名作品,问世三十余年从未淡出过公众视野,仍在不断再版。时至今日,仍是各个末日小说榜单必选书目。
3、大师级硬科幻作家拉里·尼文最真实的科幻想像。直面慧地冲撞全过程,记录灾难发生的每一个细节。
4、大难临头世间百态,不同身份、不同心态的角色逐一登场,鲜活立体的人物群像,每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5、本书比研究恐龙灭绝的古生物学家更早提出小天体撞击地球导致环境、生态变化的构想,彰显出作家极富洞见的科学想像力。

作者简介

Larry Niven
(美)拉里·尼文
拉里·尼文(1938—),世界着名科幻小说作家,杰出的硬科幻大师。
拉里·尼文从1964年开始科幻创作,后以“已知空间”未来史系列小说闻名科幻界。此系列包括三十多个短篇故事和长篇小说,其中最着名的杰作《环形世界》曾斩获美国科幻界最重要的两个奖项——星云奖(最佳长篇小说,1970)和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1971)。他还曾多次获得雨果奖的最佳短篇奖和轨迹奖,并摘得普罗米修斯奖、海因莱因奖和日本星云赏等众多科幻奖项。
除了“已知空间”系列,尼文的代表作还有《魔法逝去》系列、《梦之园》系列等,并与杰里·波奈尔合着多本畅销科幻小说。尼文的作品科学基础扎实,技术细节翔实。着名科幻作家大卫·布林曾评价他说:“尼文已经把硬科幻领域中的资源开掘殆尽,弄得其他人无事可干了。”
Jerry Pournelle
(美)杰里·波奈尔
杰里·波奈尔(1933—),美国着名科幻小说家,专栏评论家、记者,曾任美国科幻及奇幻作家协会主席。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年起,波奈尔与拉里·尼文合着了《天外覆足》、《尽忠之誓》、《上帝眼中的微尘》等多部畅销科幻小说。其中《天外覆足》曾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榜榜首,《撒旦之锤》曾居该榜亚军,并获得1978年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的提名。波奈尔与尼文合着的最新作品是2009年的《逃离地狱》。

专业推荐

媒体推荐

大概是首部以现实手法描绘彗星撞击地球的小说。《撒旦之锤》不是一部个人英雄主义作品,而更像是一部灾难大片,记录了世间百态。
——美国国家航天学会
一部具继承了伟大传统的作品。
——《洛杉矶时报》
科学基础翔实,塑造了数量庞大的人物角色,但是形象丰满、布局协调。书中充盈着百万吨级的悬念,令读者不忍释卷,从封面读到封底。
——《图书馆杂誌》
大地震动、房子被水淹透、蚊虫成群飞舞、飞机失事、到处是燃烧的火焰:所有这些加起来也比不上《撒旦之锤》一页书中令人手心出汗的悬念。
——《芝加哥每日新闻》

名人推荐

尼文已经把硬科幻领域中的资源开掘殆尽,弄得其他人无事可干了。
——大卫·布林,美国着名科幻作家、空间物理学家

图书目录

001楔子
003第一部铁砧
237第二部撒旦之锤
369第三部生者与死者
503第四部末日之后

序言

在太阳尚未灼耀于宇宙,各个行星也未形成之前,在太阳系应有的位置上,只有混沌和彗星。
混沌是星际介质局部增厚的产物。其形体之庞大足以吸引住自身,凝聚自身,然后不断膨胀,从而产生旋涡。尘埃微粒与冰冻气体漂聚在一起,相互碰撞后结为一体,黏结成片,随后形成由冰冻气体构成的鬆散雪球状天体。随着时间累积,逐渐发展成一个直径为五分之一光年的旋涡体。风暴中心进一步收缩,邻近的小型旋涡疾速自转,坍缩形成行星。
它的内部就像一片积雪云,离旋涡的轴心很远。冰逐渐加入到这团云气之中,但速度非常缓慢,每次只有少量的分子。接着,它的内部逐渐生成甲烷、氨气、二氧化碳。有时高密度的物体冲击着它,而后自身也嵌入其中,因此它才包含石质以及铁质。现在它变成了一团独立、稳定的混合物。接着,一些只有在冰冷的星际空间中才能维持稳定的化学物质,逐渐凝结了起来,使得冰晶不断增多。
当它膨胀到直径四英里时,大难降临了。
爆发来得那幺突然。才不过五十年时间,大旋涡中心就开始坍缩,当然,这五十年对它的一生而言仅仅是一瞬间。一颗新的恆星就此诞生,绽放万丈光辉。
太阳耀眼的光芒如同地狱烈焰,将千万颗彗星化为蒸气,附近行星的大气层被燃烧殆尽。强大的光之风剥离了内太阳系鬆散的气体和尘埃,将它们吹向星际之间。
这一切其实难以被它察觉。因为它与太阳的距离是海王星与太阳间距的两百倍之多。而那时新生的太阳不过是一颗极亮的星星,随后才逐渐暗淡成今天的模样。
旋涡中心区域活动正剧烈时,内太阳系的冰晶正开始升华为气体。此时,在第三颗行星的海洋里,产生了複杂的化学物质。无尽的飓风四处肆虐,气体巨星的内部世界也不例外——在内太阳系永远无法体会到什幺叫风平浪静。
真正的宁静只存在于星际空间的边缘,那里稀疏地散布着数百万颗彗星,两颗最近的彗星之间的距离也相当于地球到火星那幺远。它们永远地游弋在冰冷黑暗的真空世界里,可以沉睡上亿万年……但不是永远。没有什幺是永远的。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