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7N7
H7N7是一种属正粘病毒,使人患有流行性感冒的甲型流感病毒。
基本介绍
- 中文名:N7N7
- 性质:甲型流感病毒
- 类别:正粘病毒
- 类型:可以使人患有流行性感冒
H7N7简介
能够传染人、鸟类、猪、海豹和马
历史
1976年,在澳大利亚,H7N7第一次被发现,当时只感染了鸡
1979年,在英国、德国也相继发生了H7N7感染鸡、火鸡的事件
1985年,澳大利亚又出现了H7N7感染的鸡
2003年,荷兰、比利时、德国都发生了H7N7感染鸡群事件,
不过,最令人担心的却是荷兰一名兽医也因为H7N7去世,
并且先后感染了89人。
2006年,低致病性H7N7在Voorthuizen荷兰中部一家家禽农场的常规
测试中被发现。
2008年,高致病性H7N7在英国被发现
2009年,高致病性H7N7在西班牙也被发现
案例分析
这89名感染者绝大多数患上结膜炎(主要临床症状),少数人表现出类似感冒的轻微症状。死亡兽医既有肺炎症状又表现出急性呼吸困难综合徵。 研究人员从这些感染者体内分离出H7N7病毒,并与病禽体内分离出的病毒样本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绝大多数感染者体内的病毒都没有产生有意义的突变,但死亡兽医体内分离出的病毒,却有多达14个胺基酸出现变化。研究人员推测,在死者体内发现的H7N7所出现的变异病毒可能对人更具危害性。
传染源
传染源主要为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鸭、鹅等家禽,特别是鸡;野禽在禽流感的自然传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传播途径主要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受病毒污染的物品和水,以及实验室直接接触病毒毒株被感染。
由于种属屏障的原因,人类对禽流感病毒多不易感。但对禽流感病毒普遍缺乏抗体,无特异性抵抗力。任何年龄均具有被感染的可能性,但一般来说12岁以下儿童发病率较高,病情较重。与不明原因病死家禽或感染、疑似感染禽流感家禽密切接触人员为高危人群。
多发生于冬春季,通常伴随着禽尤其是家禽中禽流感爆发,呈零星分布。
禽流感是禽类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常可发生大面积、跨区域流行。一般情况下,禽流感较难传染给人,人群的发病与人和动物接触的密切程度、流行的病毒亚型及其变异情况相关。
预防
防治人高致病性禽流感关键要做到“四早”,
指对疾病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早发现:当自己或周围人出现发热、咳嗽、呼吸急促、全身疼痛等症状时,应立即取医院就医。
早报告:医疗机构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或怀疑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应及时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早隔离: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和疑似病例要及时隔离,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以防止疫情扩散。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的期限为最后一次暴露后7d。
早治疗:确诊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患者,应积极开展救治,特别是对同时患有其他慢性疾病的人更要及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