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状态
氧化状态指在正常有氧的条件下,氧化后,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氧化
氧化(oxidation)
葡萄糖(或糖原)在正常有氧的条件下, 氧化后,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这个总过程称作糖的有氧氧化,又称细胞氧化或生物氧化。
氧化
葡萄糖(或糖原)在正常有氧的条件下, 氧化后,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这个总过程称作糖的有氧氧化,又称细胞氧化或生物氧化。

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①糖氧化成丙酮酸。葡萄糖进入细胞后经过一系列酶的催化反应,最后生成丙酮酸的过程,此过程在细胞质中进行, 并且是不耗能的过程;
②丙酮酸进入线粒体, 在基质中脱羧生成乙醯CoA;
③乙醯CoA进入三羧酸循环, 彻底氧化。
物质失电子的作用叫氧化,狭义的氧化指物质与氧化合,氧化时氧化值升高。氧化、还原都指反应物(分子、离子或原子)。氧化也称氧化作用或氧化反应。有机物反应时把有机物引入氧或脱去氢的作用叫氧化。物质与氧缓慢反应缓缓发热而不发光的氧化叫缓慢氧化,如金属鏽蚀、生物呼吸等。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叫燃烧。
一般物质与氧气发生氧化时放热,个别可能吸热如氮气与氧气的反应。电化学中阳极发生氧化,阴极发生还原。
研究
研究了163例不同期别煤工尘肺患者及90例非尘肺健康者脂质过氧化状态。结果显示各期别煤工尘肺患者的过氧化脂质水平及唾液酸含量均较对照组显着升高,而抗氧化体系中的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均显着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还原型谷胱甘肽及铜兰蛋白含量呈代偿性增加。表明煤工尘肺的发生与机体自由基、脂质过氧化代谢的失衡有关。
套用
糖障明对糖尿病大鼠晶状体氧化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糖障明对糖尿病性白内障形成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链脲佐菌素造成糖尿病模型,测定各实验组大鼠晶状体和血清中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以及血糖、糖化血清蛋白和血清胰岛素,观察不同时期晶状体的变化情况。结果在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糖化血清蛋白和丙二醛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及血清胰岛素水平,抑制糖尿病性白内障形成方面,糖障明组均明显优于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P<0.05~0.01)。结论糖障明具有抑制糖尿病性白内障形成的作用,增强糖尿病大鼠抗氧化损伤能力、从而减轻晶状体的氧化损伤,可能是糖障明抑制糖尿病性白内障形成的一个重要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