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尔磁子
波尔磁子(英语:Bohr magneton)是一个很重要的物理量,或称波耳磁元,其物理意义是单个自由电子在旋转时所产生的磁矩。μB=eh/4πm=9.2732x10-24Am2 ,其中m为电子质量,e为电子电荷,h为普朗克常数。
另外,μB=5.78883817555(79)x10-5eV·T-1 更加常用。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波尔磁子
- 外文名:Bohr magneton
- 物理意义:单个自由电子在旋转时所产生磁矩
- 势能:10^-22J
- 学科:物理
- 命名由来 :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
玻尔磁子简介
波尔磁子:原子的磁偶极矩μm=eLm/(2m),Lm为原子的轨道角动量,轨道角动量通常是普朗克常数h的倍数,其绝对值的最小值为h。轨道角动量的绝对值有一最小单位,这就是波尔磁子(Bohr magneton),μB=eh/(2m)。波尔磁子的势能的量级大约是10-22J,或者约为6×10-4eV。
玻尔磁子的由来
玻尔磁子(英语:Bohr magneton),或称波耳磁元,以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为名,是根据量子力学理论所得。它是玻尔首先从理论上计算出来的,后来被斯恩特一革拉赫实验所证实。
玻尔磁子是与电子相关的磁矩基本单位,是一项常数,其用在电子轨道角动量及自旋角动量相关磁性的表示。
玻尔磁子的两种定义
电磁学常用的单位有两种,一种是国际单位制,另一种则是厘米-克-秒制。因此,玻尔磁子的定义也有两种不同的定义。
在国际标準公制下,其定义为:

而在高斯制下,其定义为:

其中e为电子电荷,
为约化普朗克常数,me为电子质量,而c则为光速。

玻尔磁子的值
单位制 | 值 | 单位 |
国际单位制(SI) | 9.274009994(57)×10-24 | ![]() |
厘米-克-秒单位制(CGS) | 9.27400968(20)×10-21 | ![]() |
电子伏特 | 5.7883818012(26)×10-5 | ![]() |
原子单位制 | 1/2 | no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