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中继段

中继段

中继段不是一个定长的距离,中继段一般是指,RX 与 TX 也就是传送机 与接收机 之间设的两个点,一个叫S点,一个R点 其实也就是接收机与传送机之间的距离。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继段
  • 概念:接收机与传送机之间的距离
  • 衰减计算公式:αL = ∑αiLi + αS·n  (dB)
  • 总衰减计算:α = αL + 2αC  (dB)

国家通信行业标準

有关<<长途通信干线光缆传输系统线路>>规範中 规定
光纤线路衰减及光纤通道总衰减的定义
1.中继段光纤线路衰减:採用OTDR通过尾纤(连线器插头)或光纤耦合测得的光纤链衰减(dB)或衰减常数(dB/Km)。
2. 中继段光纤通道总衰减:採用光源、光功率计,通过光纤连线器测量S-R间的衰减值(dB)。
以下是公式
中继段光纤线路衰减计算

中继段光纤线路衰减计算公式

αL = ∑αiLi + αS·n (dB)
式中:αL-中继段光纤线路衰减(dB);
αi-单盘光纤衰减係数(dB/Km)
Li-光纤敷设后实际长度(Km);
αS-光纤平均接头损耗(dB);
n-中继段内光纤接头总数(个)。
衰减常数 αL’ = αL / L (dB)
式中:L-中继段光纤总长度(m);
αL或αL’计算值验收时也可从测试记录表2中找得。

中继段通道总衰减计算

α = αL + 2αC (dB)
式中:α -中继光纤通道总衰减;
αL -中继光纤线路总衰减;
αC -光纤连线器介入损耗,一般为0.5dB。
光传输中继段距离由光纤衰减和色散等因素决定。
中继段距离的设计方式主要分两种情况:1.衰减受限系统,即中继段距离根据S和R点之间的光通道衰减决定。2.色散受限系统,即中继段距离根据S和R点之间的光通道色散决定。
1.)衰减受限系统
Ps-Pr-Pp-Mc-Ac
L= —————————
Af+As

式中

L——衰减受限中继段长度(km);
Ps——S点传送光功率(dBm),已扣除设备连线器的衰减和耦合反射噪声代价;
Pr——R点接收灵敏度(dBm),已扣除设备连线器衰减;
Pp——光通道功率代价(dB);
Mc——光缆富余度(dB);
Ac——S点和R点之间其他连线器衰减之和(dB);
Af——光纤平均衰减(dB/km);
As——光缆固定接头平均衰减(dB/km)。
2.)色散受限系统
6
L=10 X ε /( B X D X δ λ)

式中

L——色散受限中继段长度(km);
ε ——当光源为多纵模雷射器时取0.15,单纵模雷射器时取0.36;
B——线路信号比特率(Mb/s);
D——光纤色散系统(PS/(nm. km));
δ λ——光源的均方根普宽(nm)。
色散受限系统中继段距离也可用正式估算:
L=Dmax / D

式中

Dmax——S和R之间允许的最大色散值(Ps/nm);
D——光纤色散系统(PS/(nm. km))。
实际设计时,应根据衰减受限式及色散受限式或分别计算后,取其两者较小者即为最大中继段距离。

光纤中继段

光纤中继段指的是光纤两局端之间的光纤光学性质及传输特性的测试,一般包括两局端间光纤线路情况、光衰减、色散等等特性。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容量和距离受光纤的损耗、光纤的色散特性和其非线性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无中继放大器的光信号传输距离可以达到120km。

光缆中继段测试内容

  1. 衰减係数;
  2. 传输长度;
  3. 通道总衰减;
  4. 后向散射曲线;
  5. 偏振模色散(PMD);
  6. 光缆对地绝缘;
  7. 接头衰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