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菟丝子寄生
日本菟丝子寄生(学名:Japanese dodder biophyte)为害各种草本。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日本菟丝子寄生
- 拉丁学名:Japanese dodder biophyte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种:日本菟丝子寄生
- 分布区域:东北、华北、西北。
分布与危害
英文名:Japanese dodder biophyte
分布与危害:东北、华北、西北。
症状
为害各种草本、木本花卉及乔木、灌木。被害植株被红褐色无叶细藤缠绕,枝叶紊乱不舒展,常产生缢痕。幼苗被害后生长衰弱,进而全株枯死。
病原
是一种藤本植物,属寄生性种子植物,无叶、能开花结果,茎粗2mm,初期无色,后黄绿至紫红色。
发生规律
菟丝子以种子在土壤中越冬,翌年夏初萌髮长出棒状幼苗,长至9~15cm时先端开始旋转,碰到寄主即行缠绕,迅速产生吸根与寄主紧密结合,后根及茎基部即枯死而与土壤脱离。靠吸根从寄主体内吸取营养维持生活。幼茎不断伸长分枝向周围缠绕,先端与寄主茎接触处不断形成吸根,不断分枝延长,形成一蓬无根藤。
防治方法
1、受害严重的地方,每年播种前应深翻土地,深埋其种子。
2、春末夏初在果园、苗圃、幼林地检查,发现菟丝子应连同受害部分一起彻底剪除烧毁或深埋,也可喷洒保鲁1号。
3、药剂防治。喷洒敌草腈3.75kg/h㎡,2%~3%五氯代酚钠盐、二硝基酚氨盐或6%草甘膦可湿性粉剂200~250倍液。喷药前打断菟丝子茎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