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口味心理学2
《重口味心理学》是2013年11月1日由九州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作者是姚尧。主要围绕自闭症、抑郁症、催眠、性变态、碎尸杀人狂、同性恋、临终关怀、潜意识等内容进行叙述和分析。
基本介绍
- 书名:重口味心理学2
- 作者:姚尧
- ISBN:9787510823718
- 页数:302
- 定价:39.8元
-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11-01
- 装帧:平装
- 开本:16
内容简介

续接畅销心理学图书《重口味心理学》,继续讲述心理学中最重口、最好玩、最幽暗的部分,矫正大众对于心理学的种种误解,揭开人类各种怪癖背后隐藏的终极秘密。
《重口味心理学2》是一个心理学照妖镜,在它的照耀下,自闭症、潜意识、抑郁症、催眠、同性恋、碎尸杀人狂、性变态、临终关怀等再也没有秘密可言。
比如:为什幺男人会对妻子性冷淡?为什幺有些自闭症患者可以瞬间说出8000年内的任何一天是星期几,还有人只看一遍,就可以凭记忆画出纽约、东京、香港、罗马的全景图?为什幺有的人随便看到一样东西,就陷入催眠状态?为什幺遭遇过地震、火灾、战争、强暴的人容易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什幺东西让同性恋者变得与众不同?噩梦真的能够指示人的命运吗?……
作品目录
第一篇 孤独星人——我来自孤独星
“特立独行的孤独星人”
“不聪明那幺多,只聪明一点点”——智力发育迟滞
“规矩不能破”——刻板行为
“你说我世上最孤独,我说我世上最神奇”
我们又何尝不是“外星人”呢?

第二篇 “被拿掉支桿的稻草人”——潜意识的神妙世界
潜意识的“马脚”
“没有你我怎幺办”
收了潜意识!
第三篇 神奇的九层催眠空间——催眠
被操控的“灵魂”——分离性障碍
催眠九层地宫
潜行者
第四篇 被抑郁精附体的那些年——抑郁症
被“抑郁精”附体
病因盒子
“斩妖利器”
“春天来了,可我却看不见”
第五篇 恐怖的欲望——碎尸杀人狂
“汉尼拔”们的来时路
困惑的浪漫——恋尸癖
心理癌症——反社会人格障碍
第六篇 睡眠那些事儿——睡眠障碍
“马牌需要宝塔”
奔跑着的睡眠小男孩
“发令枪故障”——失眠
“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突发性睡眠症
第七篇 “同志”style——同性恋
什幺让你变得“与众不同”?
“我们恋爱吧”
结婚还是不结婚?这是个问题
“同志”style
第八篇 树木人格分析——“画的解析”
“佛说了,你是狗屎,所以你看对方才是狗屎”
画纸的讲究
《重口味心理学2》内封面

树的讲究
纸树合一
第九篇 死亡是一生中最大的高潮——临终关怀
真的怕死
死神五部曲
死亡是真理的时刻
第十篇 “失乐园”——那些与性有关的秘密和禁忌
爱之三角
欢迎乘坐“性爱小火车”
“性趣”决定一切
“上帝,赐予我贞操,但别是现在”
眼睁睁地看着你,却无能为力
刀尖上的性
幕后真兇
第十一篇 生不如死——创伤后应激障碍
“我的心真的受伤了”
亲历噩梦
“谁让我心痛?”
作者简介
姚尧,套用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谘询师,畅销40万册《重口味心理学》作者。
九型人格中的第五种——观察者。生活在自己内心的城堡中,喜欢站在城堡的视窗观察周围世界,带着出世的心入世。能从自己的精神生活中找到巨大乐趣的简单主义者。
媒体访谈
编辑访谈:《人人都有隐秘的心理问题》
继《重口味心理学》热销之后,正宗续篇《重口味心理学2》于今年11月推出。该书将11种心理状态分专题讲述,如自闭症、潜意识、抑郁症等,着眼于当下人们的深层心理需求。从《重口味心理学》到《重口味心理学2》,从“怎样证明你不是神经病”到“怎样证明你不是变态”,本书继续挖掘心理学中较隐秘的话题。关于该书的内容特色以及心理学书籍畅销的现象分析,记者採访了该书的策划蒙尘。 记者 张双
心理学图书中的另类畅销黑马:
山东商报:《重口味心理学2》到底有多重口味?会不会有一些人受不了这个“重口味”?
蒙尘:相比《重口味心理学1》,《重口味心理学2》写到了性怪癖、恋尸癖等,重口味十足。至于是否有人受不了这幺重口味,那是一定的。不过这也没关係,我设定的读者群并不是全体读者,只要一部分人喜欢就够了。其实,我觉得大部分人或明或暗都有重口味的需求,既是隐秘窥私,又是发泄释放欲望,所以“重口味心理学”的读者其实是海量的。
山东商报: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心理学图书,读者为什幺对《重口味心理学2》情有独钟?
蒙尘:就像我在上面说的,市面上的心理学图书虽然多,但适合普通读者阅读的通俗心理学图书并不多。很多国外翻译过来的心理学图书,因为阅读习惯的不同,很多并不适合中国读者阅读。另外,现在市面上有太多攒出来的书,质量很低,滥竽充数。比如《重口味心理学》畅销之后,就出现了十几种跟风书,甚至很多书名也直接叫《重口味心理学》。这样的图书,自然无法给读者提供真正的价值。《重口味心理学2》是《重口味心理学》作者姚尧的正宗续篇,内容更加精炼,分析更为透彻,包装更加精美,并配有自闭症女孩儿芝芝的四幅画作,比《重口味心理学1》更为精彩,更耐读。
山东商报:据说这本书曾受到谢娜的推荐?
蒙尘:其实谢娜推荐的是我去年在北京时代华语图书公司做的《重口味心理学1》,那是在2012年下半年。另外,本月的9号,谢娜又在《快乐大本营》推荐《重口味心理学1》,可见谢娜对这本书的喜爱。新出版的《重口味心理学2》 最近已经通过朋友送给了谢娜,我想谢娜会更喜欢《重口味心理学2》的。
蒙尘:相比《重口味心理学1》,《重口味心理学2》写到了性怪癖、恋尸癖等,重口味十足。至于是否有人受不了这幺重口味,那是一定的。不过这也没关係,我设定的读者群并不是全体读者,只要一部分人喜欢就够了。其实,我觉得大部分人或明或暗都有重口味的需求,既是隐秘窥私,又是发泄释放欲望,所以“重口味心理学”的读者其实是海量的。
山东商报: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心理学图书,读者为什幺对《重口味心理学2》情有独钟?
蒙尘:就像我在上面说的,市面上的心理学图书虽然多,但适合普通读者阅读的通俗心理学图书并不多。很多国外翻译过来的心理学图书,因为阅读习惯的不同,很多并不适合中国读者阅读。另外,现在市面上有太多攒出来的书,质量很低,滥竽充数。比如《重口味心理学》畅销之后,就出现了十几种跟风书,甚至很多书名也直接叫《重口味心理学》。这样的图书,自然无法给读者提供真正的价值。《重口味心理学2》是《重口味心理学》作者姚尧的正宗续篇,内容更加精炼,分析更为透彻,包装更加精美,并配有自闭症女孩儿芝芝的四幅画作,比《重口味心理学1》更为精彩,更耐读。
山东商报:据说这本书曾受到谢娜的推荐?
蒙尘:其实谢娜推荐的是我去年在北京时代华语图书公司做的《重口味心理学1》,那是在2012年下半年。另外,本月的9号,谢娜又在《快乐大本营》推荐《重口味心理学1》,可见谢娜对这本书的喜爱。新出版的《重口味心理学2》 最近已经通过朋友送给了谢娜,我想谢娜会更喜欢《重口味心理学2》的。
人人都有隐秘的心理问题:
山东商报:现在大众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看这本书能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吗?
蒙尘:目前大众的心理问题,我认为主要是有太多的烦恼,压力太大,感到不快乐、不幸福,力不从心同时又过于放纵。因此表现出来的,就有强迫症、抑郁症、性功能障碍、恐惧症、失眠、人格障碍等,这些都是内在压力的集中表现。而《重口味心理学2》其实并没有神奇的治疗功能,读者不会看了这本书就百病全消,活蹦乱跳。心理疾病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的诊断和治疗也非常複杂,所以《重口味心理学2》的主要功能是让大家对心理学产生兴趣,了解一些真正的心理学知识,发泄释放一些内心的压力,学着用心理学的方法来开导自己。能做到这一点,就算相当成功了。要治疗心理疾病,还是得去看心理医生。
山东商报:读者读了这本《重口味心理学2》会有哪些收穫?读者对于《重口味心理学2》的隐秘需求有哪些?
蒙尘:读者的收穫就在于了解真正的心理学是什幺样子的,学到一些有趣的心理学知识,同时能够认清自己和他人,学会用一些心理学的方法来开解自己。
但是,读者对《重口味心理学2》的需求并不仅限于此。有一些读者其实很想从这本书里看到一些重口味、刺激的内容,这些都是读者的隐秘需求,不太能见得光,但也算正常。此外,还有一些读者希望学到心理学“法咒”,一眼看穿他人的秘密和心思,这显然是对心理学的误解,但确实又反映了中国读者对心理学的特殊需求。
山东商报:那些心理学专业的人,真的可以一眼看穿别人的心底隐私吗?《重口味心理学2》是“读心术”“操控术”吗?
蒙尘:真实答案是,就算是学心理学的人,也不可能一眼就看穿别人的心底隐私(当然,极少数的大神可能例外。)。令很多心理学专业的人苦恼和哭笑不得的一点,就是别人往往一脸好奇地问他们:“你现在能看出我在想什幺吗?”
真正的心理治疗,心理医生要花费很大的精力,用同理心跟病人多次沟通,这中间还会出现反覆,甚至需要更换治疗方法。所以,凡是喜欢简单下结论,断定对方是某某疾病的人,都不过是对心理学一知半解的半吊子,或者是骗子,碰到这样的人,你大可不必理会。
理解了这个,大家也就明白接下来的那个问题。其实心理学并不是简单的读心术和操控术,将心理学看成读心术和操控术,那是把心理学庸俗化了,而且市面上那些“读心术”“操控术”,看起来头头是道,但很多根本不具备实用性,看着解闷儿还行,想靠这个发财,那肯定要让人失望了。
图片出自心理学电影《雨人》。
就是Y画的怀表。
蒙尘:目前大众的心理问题,我认为主要是有太多的烦恼,压力太大,感到不快乐、不幸福,力不从心同时又过于放纵。因此表现出来的,就有强迫症、抑郁症、性功能障碍、恐惧症、失眠、人格障碍等,这些都是内在压力的集中表现。而《重口味心理学2》其实并没有神奇的治疗功能,读者不会看了这本书就百病全消,活蹦乱跳。心理疾病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的诊断和治疗也非常複杂,所以《重口味心理学2》的主要功能是让大家对心理学产生兴趣,了解一些真正的心理学知识,发泄释放一些内心的压力,学着用心理学的方法来开导自己。能做到这一点,就算相当成功了。要治疗心理疾病,还是得去看心理医生。
山东商报:读者读了这本《重口味心理学2》会有哪些收穫?读者对于《重口味心理学2》的隐秘需求有哪些?
蒙尘:读者的收穫就在于了解真正的心理学是什幺样子的,学到一些有趣的心理学知识,同时能够认清自己和他人,学会用一些心理学的方法来开解自己。
但是,读者对《重口味心理学2》的需求并不仅限于此。有一些读者其实很想从这本书里看到一些重口味、刺激的内容,这些都是读者的隐秘需求,不太能见得光,但也算正常。此外,还有一些读者希望学到心理学“法咒”,一眼看穿他人的秘密和心思,这显然是对心理学的误解,但确实又反映了中国读者对心理学的特殊需求。
山东商报:那些心理学专业的人,真的可以一眼看穿别人的心底隐私吗?《重口味心理学2》是“读心术”“操控术”吗?
蒙尘:真实答案是,就算是学心理学的人,也不可能一眼就看穿别人的心底隐私(当然,极少数的大神可能例外。)。令很多心理学专业的人苦恼和哭笑不得的一点,就是别人往往一脸好奇地问他们:“你现在能看出我在想什幺吗?”
真正的心理治疗,心理医生要花费很大的精力,用同理心跟病人多次沟通,这中间还会出现反覆,甚至需要更换治疗方法。所以,凡是喜欢简单下结论,断定对方是某某疾病的人,都不过是对心理学一知半解的半吊子,或者是骗子,碰到这样的人,你大可不必理会。
理解了这个,大家也就明白接下来的那个问题。其实心理学并不是简单的读心术和操控术,将心理学看成读心术和操控术,那是把心理学庸俗化了,而且市面上那些“读心术”“操控术”,看起来头头是道,但很多根本不具备实用性,看着解闷儿还行,想靠这个发财,那肯定要让人失望了。


其实人是一个充满气的球:
山东商报:编辑在整理文稿时是否对心理疾病有更深刻的认识?
蒙尘:首先要声明,我并不是心理学专业出身,只是对心理学很感兴趣,看了一些东西而已。通过这两年整理文稿、看资料和反覆思索,我对心理疾病有自己的看法:从某种角度来说,“病”是人的另一种“正常”状态,是身体本能的反应和对身体的保护。人就是一个充满气的球,如果里面气太多或者乱窜,就会在球表面薄弱的地方凸起,这里就是“病症”,而其根源则是球里的气。所以,我认为要治疗心理疾病,不能单纯地把那个凸起按下去完事儿,应该同时把球里的气放掉或者理顺,否则按下葫芦起了瓢,治标不治本。(注:以上纯粹是我的个人看法,仅供读者参考。)
山东商报:书中目录里有一个自闭症女孩儿芝芝的四幅画作,这四幅画作跟常见的画作有什幺不一样的地方?
蒙尘:芝芝是一个13岁的自闭症女孩儿,身体状况很差,但是她有自己的爱好和天赋,那就是画画(在此提一下,画画是治疗自闭症的一个很不错的方法)。仔细琢磨芝芝的那四幅画作,你能感觉出芝芝对于美乃至对于世界的认识,跟普通人是很不一样的,他们更多地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左侧是原图,右侧是Y的画。
蒙尘:首先要声明,我并不是心理学专业出身,只是对心理学很感兴趣,看了一些东西而已。通过这两年整理文稿、看资料和反覆思索,我对心理疾病有自己的看法:从某种角度来说,“病”是人的另一种“正常”状态,是身体本能的反应和对身体的保护。人就是一个充满气的球,如果里面气太多或者乱窜,就会在球表面薄弱的地方凸起,这里就是“病症”,而其根源则是球里的气。所以,我认为要治疗心理疾病,不能单纯地把那个凸起按下去完事儿,应该同时把球里的气放掉或者理顺,否则按下葫芦起了瓢,治标不治本。(注:以上纯粹是我的个人看法,仅供读者参考。)
山东商报:书中目录里有一个自闭症女孩儿芝芝的四幅画作,这四幅画作跟常见的画作有什幺不一样的地方?
蒙尘:芝芝是一个13岁的自闭症女孩儿,身体状况很差,但是她有自己的爱好和天赋,那就是画画(在此提一下,画画是治疗自闭症的一个很不错的方法)。仔细琢磨芝芝的那四幅画作,你能感觉出芝芝对于美乃至对于世界的认识,跟普通人是很不一样的,他们更多地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虽然少数自闭症患者具有一些艺术天赋,但更多的自闭症患者其实一直遭受着疾病的折磨,如同永远沉睡在永远的噩梦中。就像我下面要谈到的那本同样很有名的《天才在左,疯子在右》,里面写了很多有趣的有着独特世界观的精神病人,读起来非常猎奇,很过瘾,但是我们不能据此认为精神病人都活得有滋有味整天乐呵呵的,真实情况是,大部分精神病人的痛苦常人根本无法想像。
山东商报:《重口味心理学》 系列的作者是个什幺样的人?她能写出这幺畅销的心理学作品,是否就完全没有心理问题,有一个“金刚不坏之躯”?
蒙尘:《重口味心理学》系列的作者是个心理学专业的姑娘,心理学硕士,瘦弱,端庄,文静。但是心理学的专业知识也并不能让这位作者小姑娘拥有“金刚不坏之躯”,就像《重口味心理学2》的封面上写的那样:“在我的上一本《重口味心理学》出版畅销的这一年,我却碰到了人生的一大挫折,焦虑、抑郁、严重失眠,所幸最后挺了过来。这也说明,我虽然说是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谘询师,却也不是金刚不坏之躯,大家有的烦恼我也有,大家碰到的问题我也会碰到,差别在于我能用心理学更好地开解自己。”
其实从事心理治疗行业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因为心理治疗师要接触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同时又得用同理心去理解病人,深入病人的内心,所以心理治疗师是个不折不扣的高危职业,就像《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提到的,精神病医师弄不好就成了医师精神病。
自闭症女孩儿芝芝的画作。
右边是属于Y的鱼。
山东商报:《重口味心理学》 系列的作者是个什幺样的人?她能写出这幺畅销的心理学作品,是否就完全没有心理问题,有一个“金刚不坏之躯”?
蒙尘:《重口味心理学》系列的作者是个心理学专业的姑娘,心理学硕士,瘦弱,端庄,文静。但是心理学的专业知识也并不能让这位作者小姑娘拥有“金刚不坏之躯”,就像《重口味心理学2》的封面上写的那样:“在我的上一本《重口味心理学》出版畅销的这一年,我却碰到了人生的一大挫折,焦虑、抑郁、严重失眠,所幸最后挺了过来。这也说明,我虽然说是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谘询师,却也不是金刚不坏之躯,大家有的烦恼我也有,大家碰到的问题我也会碰到,差别在于我能用心理学更好地开解自己。”
其实从事心理治疗行业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因为心理治疗师要接触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同时又得用同理心去理解病人,深入病人的内心,所以心理治疗师是个不折不扣的高危职业,就像《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提到的,精神病医师弄不好就成了医师精神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