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1949年版船洋

1949年版船洋

1999年起,台北中央信託局公开标售银币,首批是六千枚,后来陆续标售数批,最近一次是2006年7月。由于大量“原光船洋”流入市场,自然对银币收藏者产生若干影响。首先当是影响了市场价格,当然也自台湾流向世界各地,其中大陆自然成为最主要的去向。于是在大陆乃谣言四起,有些说的非常不堪,彷佛市场要崩盘、末日即将来临。又有人说这是再版银元,如何如何,似乎成了伪仿之物,忘了这廿三年份船洋银元在金圆券崩溃之际再度发行的历史,当时所製成品早已大量流入市面使用,经流动的与原本的几乎无法分辨;从以前到现在,手上玩的有很多根本就是所谓的“再版船洋”。

基本介绍

  • 中文名:1949年版船洋
  • 去向:大陆
  • 渊源:上海中央造币厂
  • 特别:贵州89军军长刘伯龙私造船洋
  • 发售时间:1999年

渊源

广东收藏家默斋主人鑒于正本清源,以及见到以讹传讹后少数泉友惊慌失措般的反应,把这段故事再说一次:
1949年国内局势动荡,物价飞涨,民众对纸币毫无信心,政府被迫于七月初正式公告恢复银本位制,并重新製造及发行与二十三年版船洋形式原完全相同之银元。
广东默斋主人藏品广东默斋主人藏品
一般仅知曾向美国订购三千万枚,其余情况均不甚详,为“不容青史尽成灰”,现将所知之以前泉界先进所留资料加以整理后简述如下供参考:
一. 上海中央造币厂:
抗战胜利后中央造币厂于次年迁回上海,因辅币停产业务中断,赖经营副业维持。筹备恢复银本位时令该厂先行製作二十三年版船洋以备不时之需。至五月底上海前计造币662万5千枚,而因战况危急,所制银圆均提前发放。
二. 成都分厂:
由中央银行成都分行于七月间与该厂订约,代工费为千分之二十五。八月即开工生产,所用原料大部自香港运来,少数为原有库存。至十一月止共制394万5千枚,交央行成都分行。
三. 重庆第二十兵工厂:
央行会同中央造币厂与兵工厂署第二十厂于七月初签约,委託生产船洋200万枚,费用比照成都分厂。生银亦来自香港及重庆分行库存,次月中旬即开始交货,至十一月中旬交清,月底时原拟续约,但因兵临城下乃告作罢。
一. 台北分厂:
同年四月间已战火波及京沪地区,中央造币厂为安全计将上海总厂机器设备分别疏散至成都及台北,九月正式开工。原预定日产10万枚,但因自厦门、汕头等地供应之银料不顺,到十二月底止计出104万8千枚。
二. 美国财政部造币厂:
中央银行奉命更改币制后,六月在广州设金融顾问委员会,规划有关财政、金融、外汇等业务。为支撑新币制之信用,向美国订购银币三千万枚。由费城、丹佛、旧金山等三厂赶工製造;数量分别为2025万枚、655万枚及320万枚。首批即便在当月中旬装船,末批则于七月底完成,共分八批,自七月初起运抵香港,总计3000万枚。
上述五厂所制二十三年版船洋,约有4360万枚。据报导,云南当时虽未受委託,但也曾製作船洋,数量约176万余枚。另在贵州之八十九军军长刘伯龙亦曾私造低色减重船洋3万余枚。后制1949年版船洋制额,估计在4500万枚以上。
以上统计数量并不齐全,1949年尚有其他地方製作船洋,此谨供参考之用。
1999年春台北中央信託局公开标售银币六千枚,即系当年撤退来台时留存之物。后又陆续拍卖数批,详细数量不记得了,总计有数万枚之多。据了解,除船洋外,亦有大头、小头、鹰洋等等。刚开始拍卖时,船洋价格的变化令许多人对市场走势持悲观态度视如崩盘,银元将“万劫不复”,但事实上,决标价是逐年逐次升高,最近一次标售之成交价超过1999年价格的一倍,零售市价自然是水涨船高了。
广东默斋主人藏品广东默斋主人藏品
广东收藏家默斋主人认为:这是入门泉友收几枚便宜好品的一个机会,没钱也可玩品相。此即今年拍出之一(刻意拍成最近狠“流行”的镜面状)

刘伯龙私铸船洋

在我国近代的船洋币中,有一种贵州89军军长刘伯龙私造船洋很是特别,引起了研究者和收藏者的兴趣。那幺,怎样从遗存下来为数不多的各种版式船洋中準确辨认出刘伯龙仿製船洋“版式”呢?
民国三十八年,国内金融紊乱,人民对纸币失去信心,政府收支无可凭藉,工商买卖亦陷入瘫痪。国民政府为顺应社会需求,重新製造发行与老版式二十三年版船洋完全相同之银元。
上海、成都、重庆、海南、台北等各地区造币厂陆续开始铸币。当年,上海中央造币厂造币662.5万枚,成都分厂造币394.5万枚,台北分厂造币104.8万枚,同时向美国财政部造币厂订购3000万枚船洋。
其间,由于国民政府铸币权高度统一,各中央直属造币厂採用同一铸币条例、相同模具和相同的铸币工艺进行生产,因此,各厂铸造的船洋版式图案应完全一致。但是,刘伯龙私造低色减重船洋3万余枚的“版式”却为另类。
据史料记载,其铸造方式仍为土法浇铸,其银板的表面质量完全有别于中央直属造币厂碾片机反覆挤压完成的产品。
印花使用的帆船模具来自成都造币厂,属官模。从1935年11月,国民党政府又宣布实行法币政策,禁止银元在市面流通。到1949年8月下旬正式投产止,该钢模具历经十多个年头。身在气候潮湿闷热的四川,必将鏽蚀入骨,需修模或除锈后方可再用。这一整修,定会使模具凹槽字型或图案加宽加深,更显圆润,最终反映到银元上是字型粗壮,线条肥厚。
当我们对民国军阀有了深入的了解后,发现民国时期政局动荡,四川军阀割据一方,纷纷设厂铸币,并又大肆铸造劣质货币,投机取巧,使国币制度受到严重破坏。军阀造币是为了筹集资金支付军饷,从中获得高额的利润,因而铸造的银元成色低、重量轻。根据这一逻辑,我们不难理解,因刘伯龙久住成都,铸造的银元应符合成色低、重量轻的特点。
广东默斋主人藏品广东默斋主人藏品
由各方资料推断,刘伯龙私铸银元的每枚重量应为24.375克。但从其铸造工艺分析,每一批次铸造出的银元重量,相互间是有差异的。也就是说,各批次银元成色和重量都应小于官版船洋(银88%,铜12%,重量26.6971克),如按史料所记配比,重量应在24克至26克间。由此可见,刘伯龙造币厂採用土洋结合铸造的银元,是不可能生产出高质量船洋的。
综上所述,刘伯龙仿製船洋“版式”的特徵应是:银元表面粗糙,存有砂眼,字型粗壮,线条肥厚,成色低,重量轻。
近年来,通过对不同船洋版式实物和图片的收集,已知的不同版式船洋不超过20种。在这20种版式中,民间土法打制的船洋占绝大多数。这类银元的图案与官版船洋有明显的差异,个别孙像图案雕刻十分丑陋,一眼便知是民间土法打製作品。由于官版船洋累计生产也不过两年多时间就终止了流通,因此造成遗存到今天的民间私铸船洋实物版式和数量较为稀少,远比大小头私版少见。
在排除以上土法打制的船洋外,笔者经过逐一详细比对,推断出符合刘伯龙私铸船洋版式的特徵,其特点是:直径39.3毫米至39.5毫米,厚度2.1毫米至2.2毫米,重量24.1克,声音接近官版。该银元表面存有砂眼,图案特徵即字型粗壮,线条肥厚。其明显带有官模整修后的效果,不仔细分辨很难区别官私船洋之间的差异。该版式存世量并不多,广东收藏家默斋主人依据专业钱币网站上的统计,现已知在10枚左右。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