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竹笋
株高约6~16米,直径3~10厘米,节间长20~40厘米,叶披针形,长6~15厘米,宽1~2厘米,先端尖,基部钝圆,横走茎侧散生,3~5月发笋,直立生长于地面,外皮光滑无毛,外皮具黑褐色斑点。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桂竹笋
- 拉丁学名:Phyllostachys makinoi
- 界:植物界
- 科:禾本科
- 种:桂竹笋
- 分布区域:中国南部
形态特徵
株高约6~16米,直径3~10厘米,节间长20~40厘米,叶披针形,长6~15厘米,宽1~2厘米,先端尖,基部钝圆,横走茎侧散生,3~5月发笋,直立生长于地面,外皮光滑无毛,外皮具黑褐色斑点。
分布範围
中国南部。
主要价值
为食用蔬菜,可鲜食或製成笋乾,凉拌色拉。
繁殖方法
花期 : 中、南部3~4月,北部4~5月为盛产期
管理 : 性喜温凉多湿,生育适温20~25度
品种分类
品种 : 布袋竹、石头桂竹、黑桂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