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满汉筵
满汉筵又名满汉全席。清朝康熙帝66岁大寿时,曾为汉、满两族特设3天6宴,提供300多款佳肴;相传清圣祖玄烨在皇宫内首尝,并御书“满汉全席”,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满汉筵
- 出处:《扬州画舫录》
- 别称:满汉全席
- 数量:108道名菜
- 特点:规格高,礼仪重,上最华美的菜点
现今能见到最早的满汉席选单载入李斗的《扬州画舫录》中。后来各地在扬州满汉席基础上创造出川式、粤式、晋式、豫式、鄂式、苏式、大连、港式等满汉席,使它更为多彩多姿。

大在哪里,高在何处
一是规格高,礼仪重,上最华美的菜点,摆最名贵的餐具,“非盛事不设”,能叄加此等大筵是种殊荣。
二是席面大,菜品多,少则50~70道,多则100有余,冷荤、热炒、大菜、羹汤、茶酒、饭点、果品、蜜饯成龙配套,多而不杂,丰而不俗。
三是席套席,菜带菜,燕翅、烧烤居首位。全部菜品以几道主菜为轴心分门别类,组成若干小、精、全的席面,有节奏地依次推进,如同百鸟朝凤、众星捧月。后来人们把其中某
些小席抽出略加调整、充实就变成燕菜席、鱼翅席、烤鸭席、乳猪席了。
扬州满汉筵
头号五簋碗十二件:
燕窝鸡丝汤、海叄烩蹄筋、鲜坚萝蔔丝羹、海带猪肚丝羹、鲍鱼烩珍珠菜、淡菜虾籽汤、鱼翅螃蟹羹、蘑菇煨鸡、辘皿、鱼肚煨火腿、鲨鱼皮鸡汁羹、血粉汤。
二号簋碗十件:
鲫鱼舌烩熊掌、糟猩唇猪脑、假豹胎、蒸驼峰、梨片拌蒸果子狸、蒸鹿尾、野鸡片汤、风猪片子、风羊片子、兔脯奶房签。
细白羹碗十件:
猪肚、鸭舌羹、鸡笋粥、猪脑羹、芙蓉蛋鸭掌羹、糟蒸鲥鱼、假斑鱼肝、西施乳文思豆腐羹、甲鱼肉肉片子汤茧儿羹。
毛鱼盘二十二件:
哈尔巴子、猪子油炸猪肉、猪子油炸羊肉、挂炉走油鸡、挂炉走油鹅、挂炉走油鸭、鸽
、猪杂什、羊杂什、燎毛猪肉、燎毛羊肉、白煮猪肉、白煮羊肉、白蒸小猪子、白蒸小羊子、白蒸鸡、白蒸鸭、白蒸鹅、白面饽饽卷子、什锦火烧、梅花包子。
配碟八十件:
洋碟二十件、热吃劝酒二十味、小菜碟二十件、枯果十彻桌、鲜果十彻桌。(《扬州画舫录》)
这是见诸史料最早的满汉全席选单,菜品共134道。该书指出,这种大席系“上买卖街前后寺观”的“大厨房”所制,专门“备六司百官”食用。所以有人据此推断,满汉席可能最早出现在官场应酬中。
成都的送点主官满汉席
燕窝、鱼翅、刺叄杂烩、鱼肚、火腿白菜、鸭子、红烧蹄子、整鱼 热吃八个:鱼脆、冬笋、虾仁、鸭舌掌、玉肉、鱼皮、百合、乌鱼蛋
围碟十六个、瓜子、花生米、杏仁、桃仁、甘蔗、石榴、地梨、桔子、蜜枣、红桃粘、红果、瓜片、羊羔、冻肉、 鸭、火腿 烧小猪一头、哈尔巴、大肉包、朝子糕一盘
绍兴酒一坛
1838年(道光十八年)成都官员杨海霞去世,杨的子孙请杨的老师李西沤为杨点主,并献上这桌筵席。此席由当时成都着名的包席馆《长盛园》名师烹製。这是一种精緻的满汉筵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