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达摩为何东渡
韩国电影《达摩为何东渡》裴镛均编剧并导演,影片阐述了一个有关“善”的主题。如顽石般心如止水的老僧慧曲、无法摆脱尘世纷扰的年轻僧侣基峰,还有尚未涉足红尘的童僧海真,通过他们三个人对生活与死亡的疑问和感悟呈现给观众一个深邃的精神世界。
基本介绍
- 导演:裵镛均
- 对白语言:韩语
- imdb编码:tt0097195
- 中文名:达摩为何东渡
- 外文名:달마가 동쪽으로 간 까닭은?
- 製片地区:韩国
- 类型:剧情
- 片长:137分钟
- 上映时间:1989年09月12日
- 色彩:彩色
电影信息
中文名: 达摩为何东渡

英文名: Dharmaga tongjoguro kan kkadalgun
别名: Why Has Bodhi Dharma Left for the East
发行日期: 1989年09月12日
导演: Yong-Kyun Bae 裵镛均
演员: Hae-Jin Huang Su-Myong Ko Yi Pan-Yong Sin Won-Sop
地区: 韩国
片长: 137 分钟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配音 |
---|---|---|
Haejin | Hae-Jin Huang | ---- |
abbot | Su-Myong Ko | ---- |
Hyegok | Yi Pan-Yong | ---- |
Kibong | Sin Won-Sop | ---- |
剧情简介
老僧慧曲和童僧海真生活在深山中的寺庙内。一日,名叫基峰的青年僧侣前来拜访慧曲。儘管出家了,基峰仍然不能摆脱红尘中的情爱,因听说慧曲高僧可以点化心灵,遂找到山寺中。基峰和慧曲不断地进行精神层面的交流,并严守修行还是不能超脱,感到格外痛苦。慧曲寿终正寝,临逝之际并没有给基峰留下什幺劝导,只是嘱託基峰能够为自己裹装……基峰继续修行。
剧照

影片製作
《达摩为何东渡》获得洛迦诺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成为震惊韩国电影界的一颗彗星。导演裴镛均从忠武路脱颖而出,一手包办编剧、导演、製片、摄像、照明、美术、剪辑等全部工序,令韩国影坛为之震惊。影片阐述了一个有关“善”的主题。如顽石般心如止水的老僧慧曲、无法摆脱尘世纷扰的年轻僧侣基峰,还有尚未涉足红尘的童僧海真,通过他们三个人对生活与死亡的疑问和感悟呈现给观众一个深邃的精神世界。影片围绕这一主题娓娓展开,引发出一系列的有关形而上的问题。基峰询问老僧慧曲:当前途受堵时我们身在哪里?对方言简意赅:青山草木,包罗万象!导演裴镛均选择一种求道的姿态对自然做了一次深入探索。每个瞬间的光亮、季节,以及捕捉到的点点滴滴无不用来承载宇宙带来的真实。变化无常的自然得到了一次最锐利的刻画。利用自然光进行绘画构图,完美的影像画面令人赏心悦目。这种清新风格的尝试在韩国影史上尚属首次,获得了较高的评价。
幕后花絮
用导演的话来说,人人心中都有佛。如果用心理学解释就是所谓的心理性原型。“善”并非文字化的经典,而是通过它把我们内心深处已有的佛性唤醒,使这种最原始的意识释放出来的方法。影片并没有通过台词来展示“善”的深度和广度,更多的则是视觉的体验来传达的。
影片从策划到完成用了8年时间,拍摄製作就用了4年的时间,很多场面甚至反覆重拍60余次。由于季节变化,为了捕捉到最恰如其分的场景,摄製组甚至一天仅拍两、三个镜头,宁缺毋滥。
影片中的角色全部由非职业演员诠释。其中饰演慧曲的李板容老人是导演裴镛均在大邱市偶然邂逅的。这位七十岁的老人本市某教会长老,曾经对出演这部涉及佛教的电影面露难色。通过导演耗时四个月的悉心劝说,李板容老人终于同意出镜。饰演青年僧侣基峰的演员是导演在大邱的后辈——美术学生申元燮。而饰演童僧的小演员则是他在直指寺偶然遇到的朋友的孩子。
电影原片长达2小时50分,院线版缩至2小时15分。
获奖记录
第42届洛迦诺电影节最佳影片金豹奖、天主教人道精神奖
第8届韩国电影作家奖、89年釜山电影评论家协会最佳影片奖、最佳电影人奖、最佳导演奖
第10届评论家奖、评审委员会特别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