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渔歌子(词牌名)

渔歌子(词牌名)

渔歌子,词牌名,又名“渔父”“渔父乐”“渔父词”“秋日田父辞”等。以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为正体,单调二十七字,五句四平韵。另有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双调五十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等变体。代表作品有李煜《渔父·一棹春风一叶舟》、孙光宪《渔歌子·泛流萤》等。

基本介绍

  • 词牌名:渔歌子
  • 别名:渔父、渔父乐、渔父词等
  • 字数:单调二十五、二十七;双调五十
  • 始兴年代:唐代
  • 流行年代:唐代、宋代
  • 代表作品:《渔歌子·泛流萤》等

词牌沿革

渔歌子,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唐崔令钦《教坊记》与敦煌写卷中,“渔”作“鱼”,五代《花间集》以后均作“渔歌子”。敦煌写卷《云谣集杂曲子》中有《鱼歌子》词两首,故近代任二北在《教坊记笺订》中谓此调“应为民间歌曲”。并在《敦煌曲初探》中云:“本调实为后来类此诸调之总源,敦煌四辞之写作时期,可能在张志和之前。”
据《唐书·张志和传》载:志和居江湖,自称江波钓徒,每垂钓不设铒,志不在鱼也。宪宗图真,求其人不能致。尝撰《渔歌》,即此词也。单调体,实始于此。
张志和以此调所撰五首词,约作于大曆九年(774)。张志和的《渔歌子》词流播不久,即远传到了东瀛,日本嵯峨天皇激赏之下,也仿写了五首《渔歌子》。神田喜一郎更以充分的史料作依据,论证了嵯峨天皇最迟在弘仁十四年(823)就填写了五首《渔歌子》,距张志和于大曆九年所作《渔歌子》仅四十多年。
五代和凝以此调作词,并更名为《渔父》。五代后,此调演化为双调,见《花间集》顾夐、孙光宪词。
宋时坊间本《金奁集》对此调注“黄钟宫(正宫)”。
宋代是此词调传播的繁盛时期。徐积以此调作词六首,分别名为《渔父乐》《无一事》《堪画看》《谁学得》《君看取》《君不悟》。苏轼以此调作词,专咏渔家风,则又从双调变为单调。苏轼并率先沿用张志和《渔歌子》成句,添字扩作《浣溪沙·渔父》,并注云:“玄真子渔父词极清丽,恨其曲度不传,故加数语,令以浣溪沙歌之”。这是用别调填写“渔父”词的尝试。随后,黄庭坚也用张志和《渔歌子》成句,添字扩作《鹧鸪天·西塞山边白鹭飞》。宋高宗赵构以此调作词,名《渔父词》。高翥以此调作词,咏农夫,名《秋日田父辞》。

格律说明

正体,单调二十七字,五句四平韵。以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为代表。按张志和所撰《渔歌子》词五首,体调如一,可以参校。其一首起句“钓台渔父褐为裘”,“钓”字仄声。第二句“两两三三舴艋舟”,上“两”字仄声。又一首第三句“钓车子”,“钓”字仄声,“车”字平声。其余可平可仄,参后“松江蟹舍”一词。
变体一,单调二十七字,五句四平韵。以张志和《渔歌子·松江蟹舍主人欢》为代表。此词第一、二句及第五句,平仄与前词异。
变体二,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以李煜《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为代表。此词起句不用韵。
变体三,单调二十五字,五句三仄韵。以苏轼《渔父·渔父饮》为代表。此与顾夐、孙光宪两段词中一段略同,惟第三句六字,第四句作七字一句耳。因其单调,故列于前。
变体四,双调五十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以顾夐《渔歌子·晓风清》为代表。按李珣词四首,其一首前段第三句“春风淡荡看不足”,间作拗句。又一首前段第二句“潇湘夜”,“湘”字平声。第五句“明月下”,“明”字平声,“月”字仄声。后段结句“名利不将心挂”,“不”字仄声。又一首前段结句“渔艇棹歌相续”,“渔”字平声,“棹”字仄声。
变体五,双调五十字,前后段各六句、三仄韵。以孙光宪《渔歌子·泛流萤》为代表。此词前后段第五句俱不用韵。《花间集》孙词皆然。

格律对照

正体
格律对照例词:《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中中中中仄中,中中平中仄中。中中仄,仄平,中中中中仄中
西塞山边白鹭,桃花流水鳜鱼。青箬笠,绿蓑,春江细雨不须
变体一
格律对照例词:《渔歌子·松江蟹舍主人欢》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松江蟹舍主人,菰饭莼羹亦共。枫叶落,荻花,醉宿渔舟不觉
变体二
格律对照例词:《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一壶酒,一竿,快活如侬有几
变体三
格律对照例词:《渔父·渔父饮》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渔父饮,谁家。鱼蟹一时分。酒无多少醉为期,彼此不论钱
变体四
格律对照例词:《渔歌子·晓风清》
仄平平,平中,中平中仄平中。中中中,中中,中仄中平中
晓风清,幽沼绿,倚阑凝望珍禽。画帘垂,翠屏,满袖荷香馥
仄中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中中中,中中,中仄中平中
好摅怀,堪寓,身闲心静平生。酒杯深,光影,名利无心较
变体五
格律对照例词:《渔歌子·泛流萤》
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泛流萤,明又,夜凉水冷东湾。风浩浩,笛寥寥,万顷金波重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杜若洲,香郁,一声宿雁霜时。经霅水,过松江,尽属侬家日
(说明:词牌格律与对照例词交错排列。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例词使用斜体字排印。词牌符号含义如下:平,表示填平声字;仄,表示填仄声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句末加粗为韵脚。)

典範词作

  • 唐·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 唐·李珣《渔歌子·荻花秋》
  • 唐·李珣《渔歌子·楚山青》
  • 南唐·李煜《渔父·一棹春风一叶舟》
  • 五代·魏承班《渔歌子·柳如眉》
  • 五代·孙光宪《渔歌子·泛流萤》
  • 北宋·苏轼《渔父四首》
  • 清·纳兰性德《渔父·收却纶竿落照红》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