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蚕豆中毒

蚕豆中毒

蚕豆中毒

蚕豆中毒,指的是蚕豆中含有二种核苷—蚕豆嘧啶葡糖苷(vicine)和伴蚕豆嘧啶核苷(covicine),在体内产生的糖苷配基降低了红细胞的GSH含量,最终发生溶血的中毒反应。

吸入蚕豆花粉也能发生中毒.多数蚕豆中毒发病于餐后5~24小时.曾有死亡报导.中毒症状有乏力,头晕,肠胃不适,黄疸,呕吐,腰痛甚至血尿.无论吃煮蚕豆或鲜生蚕豆后都可能发生中毒。研究表明,红细胞中GSH和G-6-PD缺乏的人较易发生蚕豆中毒,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蚕豆中毒
  • 病因:体内糖苷配基降低了红细胞含量
  • 症状:乏力,头晕,肠胃不适
  • 病源:嘧啶葡糖苷、伴蚕豆嘧啶核苷

病理分析

蚕豆中毒(favism) 蚕豆含有二种核苷—蚕豆嘧啶葡糖苷(vicine)和伴蚕豆嘧啶核苷(covicine),它们在弱酸环境中被β-糖苷酶分别水解为蚕豆嘧啶(divicine)和异乌拉米尔(isouramil).这两个糖苷配基在体内能降低红细胞的GSH含量,使红细胞不能将氧化的谷胱甘酞(GSSH)还原,干扰G-6-PD(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造成NADPH(还原型辅酶Ⅱ)缺乏,最终发生溶血.维生素C对两个糖苷配基有协同作用。

中毒症状

有的人吸入蚕豆花粉也能发生中毒.多数蚕豆中毒发病于餐后5~24小时.曾有死亡报导.中毒症状有乏力,头晕,肠胃不适,黄疸,呕吐,腰痛甚至血尿.无论吃煮蚕豆或鲜生蚕豆后都可能发生中毒.

高发地区

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四川以及西南各省都是G6PD缺乏症的高发省,新生儿出生前父母均需作溶血性遗传病常规检查,一旦G6PD缺乏症确诊。应避免吃引起溶血的药物、蚕豆等,出生时应留脐带血做G6PD检查,如果是G6PD缺乏儿,应留院作较长时间观察。在家里,切记不可留有樟脑丸,更不可在新生儿的衣物中放有

研究进展

G6PD缺乏症 蚕豆病 酶 基因
红细胞中GSH和G-6-PD缺乏的人较易发生蚕豆中毒,G-6-PD缺乏与染色体上一个不完全显性基因有关.这类人对某些药物可能易感而发生溶血.蚕豆中毒的发生,除G-6-PD缺乏还有其他一不完全清楚的因素.
初步研究发现,蚕豆浸出液与缺乏G6PD的红细胞温育后,能使红细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显着降低,高铁血红蛋白浓度增高。这一结果提示蚕豆浸出液中含有类似氧化剂的物质。研究者对从蚕豆中提取出的多种生物质如蚕豆嘧啶核苷、蚕豆嘧啶、异脲脒和多巴进行分析,发现均有抑制G6PD活性或减少缺乏G6PD红细胞的GSH含量的作用。也有可能在体内几种毒性物质协同作用。蚕豆中引起溶血的物质究为何物,至今仍未清楚。至于为何新鲜蚕豆比干蚕豆容易致病,研究发现新鲜或阴天採集的蚕豆皮中含有更多的毒性物质。晒乾后,蚕豆皮中蚕豆嘧啶核苷和多巴被氧化,毒性因而减低。
蚕豆病发病情况颇为繁杂,如蚕豆病只发生于G6PD缺乏者,但并非所有的G6PD缺乏者吃蚕豆后都发生溶血;曾经发生蚕豆病者每年吃蚕豆,但不一定每年都发病;发病者溶血和贫血的程度与所食蚕豆量的多少并无平行关係;成年人的发病率显着低于小儿。由此可以推测,除了红细胞缺乏G6PD以外,必然还有其他因素与发病有关。可见,蚕豆病发生溶血的机理比G6PD缺乏所致的药物性溶血性贫血複杂,尚有待进一步探讨。

急救方法

蚕豆中毒又称胡豆璜,常在3~5小时发病,儿童多见,男性多于女性。
1判断有进食蚕豆史
皮肤黏膜发黄,疲惫、嗜睡,贫血,血红蛋白尿。常发生肝、脾肿大,食慾不佳,噁心、呕吐、腹痛、腹泻、腹胀。眼结膜水肿、苍白,视网膜静脉扩张等。
2急救
⒈可给肥皂水灌肠或口服泻剂。
⒉严重者速送医院救治。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