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氨基锂
氨基锂,化学式LiNH2,是一种白色有光泽结晶或粉末 ,有氨的气味,避免接触酸,氧化物,水分/潮湿,酒精.在真空中加热至450℃时可分解放出氨气,并生成亚氨基锂。放入紧密的贮藏器内,储存在阴凉,乾燥的地方。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氨基锂
- 英文名:Lithium amide
- 别称:氨基化锂 氨基锂
- 化学式:LiNH2
- 分子量:22.97
- CAS登录号:7782-89-0
- EINECS登录号:231-968-4
- 熔点:380-400ºC
- 沸点:常压430ºC
- 密度:1.178
- 外观:无色透明有光泽的结晶体
- 危险品运输编号:UN1390 4.3/PG 2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氨基化锂
中文别名:氨基锂
英文名称:Lithium amide
英文别名:Lithiumamideoffwhitepowder; Lithamide; lithium azanide; methanamine, monolithium salt
CAS:7782-89-0
EINECS:231-968-4
分子式:CH5LiN
分子量:37.9981
简介
白色有光泽结晶或粉末 ,有氨的气味,熔点390℃,沸点430℃,不溶于煤油,可溶于液氨,相对密度1.178(17.5℃),溶于冷水而遇热水则强烈水解,是一种超强硷。主要用于有机合成和药物製造,它与氢化锂(LiH)、亚氨基锂(Li2NH)都是具有良好前景的储氢材料。 氨基锂晶体结构属四方晶系,晶格常数a=501.6pm,c=1022pm,每个晶胞中含8个LiNH2。 氨基锂可以通过向液氨中加入金属锂或将金属锂在氨气中加热(不超过390℃)来製备: 2Li+2NH3 ---→ 2LiNH2+H2↑ 工业上可由氢化锂与氨气反应製得: LiH+NH3 ---→ LiNH2+H2 熔融的氨基锂呈绿色,冷却后恢复白色。在空气中氨基锂缓慢分解,对其加强热则猛烈分解,但不会爆炸。加热到450℃时,分解为亚氨基锂和氨气。 2LiNH2 ---→ Li2NH+NH3
毒理学简介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本品对黏膜、上呼吸道、眼睛及皮肤有强烈刺激性。吸入后,可因喉和支气管的痉挛、炎症和水肿,化学性肺炎和肺水肿而致死。中毒表现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噁心和呕吐。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接触酸或酸气以及氧化性物质,能发生强烈的化学反应而产生高热。遇水或水蒸气反应放出有毒的或易燃的气体(氨)。
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誌,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禁止向泄漏物直接喷水,更不要让水进入包装容器内。避免扬尘,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于乾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逐渐加入乾燥的异丙醇内,放置24小时,经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如果大量泄漏,收集于密闭容器中作好标记,等待处理。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作业工人应该佩带防尘口罩。必要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菸。工作后,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性质与稳定性
1.如果遵照规格使用和储存则不会分解
2.避免接触酸,氧化物,水分/潮湿,酒精.在真空中加热至450℃时可分解放出氨气,并生成亚氨基锂。Li2NH在750~800℃分解为Li和NH3
製备
製法1
将金属锂装在镍制的细长槽中,镍槽放在玻璃管中,将管斜放在电炉中,将炉加热至380~400℃,从管的一端通入氨气,熔融的氨基锂从另端流出,在反应管的冷却部分固化。这样金属锂可以不断地露出新鲜表面,保证反应连续进行。
製法2
将两个镍坩埚上下叠放,装入直立的玻璃管中。在上面的镍坩埚底部钻三个1.5mm的小孔,当在氨气流中加热至400℃时,熔融的氨基锂即可不断地滴入下面的坩埚中,并在氨气流中冷却固化。
製法3
可以用液氨与金属锂反应製得。在2L三颈瓶上用橡皮塞装上Hershberg搅拌器、分液漏斗和回流冷凝器,反应系统用乾燥石膏管保护。加入乾燥液氨,在搅拌下加入小份锂片,溶液立即显现蓝色。再加入几粒硝酸铁晶体,然后小份地加入锂片。反应液蓝色消失,生成灰色的氨基锂悬浮物,过滤后乾燥。此过程约需20min。
製法4(简易製法)
N2氛围中,—50℃,向瓶中加入乾燥的四氢呋喃的氨气溶液,冷却10min,向瓶中加入丁基锂,出现蓝色,再反应几分钟,直至生成灰色的氨基锂悬浮物,过滤后乾燥。
稳定性和反应性
稳定性: 稳定
禁 配 物:强氧化剂、酸类、水、醇类。
避免接触的条件: 潮湿空气。
聚合危害: 不聚合
分解产物: 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