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股四头肌近端松解术

股四头肌近端松解术

股四头肌近端松解术用于股四头肌挛缩症的治疗。股四头肌挛缩症于1961年由Hnevkovsky首次描述,当时称之为儿童股中间肌进行性纤维化。同年Fairbank和Barrett将其称之为幼儿股中间肌挛缩症。发病年龄在1~7岁之间,其症状为膝关节屈曲受限,而膝关节本身无任何病变。查体时发现膝关节屈曲时靠近膑骨处可触及股四头肌挛缩带,膑骨位置上移,有时呈半脱位状态。男性多见。部分病儿有股四头肌反覆注射药物病史。治疗上只有通过挛缩带松解才能奏效。Jackson于1985年首次报导採取股四头肌近端松解术,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使膝关节屈曲度明显增加,又避免了伸膝乏力併发症的发生。根据Sengupta的经验,对于挛缩带较轻者,採用股四头肌近端松解术,而对于挛缩带广泛而且严重者,应通过股四头肌远端成形术,才能获得比较满意的疗效。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股四头肌近端松解术
  • ICD编码:83.19
  • 麻醉:基础麻醉加硬脊膜外阻滞麻醉
  • 体位:仰卧位

分类

小儿外科/骨骼肌挛缩症的手术/股四头肌挛缩症的手术

适应症

股四头肌近端松解术适用于股四头肌挛缩带较轻,膝关节屈曲无明显受限者。

禁忌症

股四头肌挛缩广泛者,难以达到恢复膝关节屈曲活动。

麻醉和体位

基础麻醉加硬脊膜外阻滞麻醉,仰卧位。手术侧的髋部垫高20°~30°。

局部解剖

局部解剖见示意图

手术步骤

1.切口
一般採用Sengupta手术方法入路,以大粗隆为标誌,向大腿远端外侧做纵形切口,其长度根据挛缩带的範围而定,切口的上端可达髂前上棘,其下端止于髂前上棘至髌骨外缘连线的中点。也可採用Thompson手术方法入路,大腿前方纵形切口,自大腿近端1/3开始,根据需要可延长至髌骨下极。
2.松解股四头肌近端
沿切口方向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显露挛缩增厚的阔筋膜张肌及其下方的股外侧肌挛缩带。将挛缩带从正常肌肉中分离出来,在膝关节用力屈曲状态下将阔筋膜张肌和股外侧肌的挛缩带切断。然后再次检查股内侧肌、股中间肌和股直肌是否有肌肉内挛缩带。当膝关节用力屈曲时,若仍有挛缩带存在,依次将其分离松解,对股直肌的松解要求採取起点腱“Z”形延长方法,直到膝关节屈曲超110°为止。
3.关闭切口
彻底止血,生理盐水沖洗切口,逐层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

术中注意要点

术者一边被动屈曲膝关节,一边探查挛缩部位并进行挛缩带的松解,防止切断剥离过多的正常或相邻的肌肉组织。只要膝关节屈曲大于110°就可以停止松解。在分离肌肉组织过程中可使用神经电刺激器,避免损伤股神经肌支。

术后处理

1.用下肢石膏后托固定,保持膝关节屈曲90°位置固定3~4周。
2.去石膏后开始膝关节屈曲锻鍊。
3.术后4周开始下地,3个月内完成下蹲活动。
4.在生长过程中仍应坚持膝关节伸屈锻鍊,防止挛缩复发。

併发症

1.股神经损伤
术中分离显露股四头肌挛缩带时容易损伤股神经肌支,用神经电刺激器可避免损伤。
2.挛缩带松解不彻底
术中显露挛缩带时,没有在膝关节屈曲状态下进行松解、切断,很容易遗漏部分影响膝关节屈曲的挛缩带。
3.伸膝乏力
由于术后在数月内可有严重的股四头肌无力,随着骨的发育及功能锻鍊,伸膝功能会逐渐改善。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