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太极拳推手

太极拳推手

太极拳推手

太极拳推手是太极拳运动中双人徒手对练套路形式。有单推手、双推手、定步推手、活步推手、大持推手、散推手等。还需要基本技法: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法 来得到帮助。分为陈式,杨式,吴式太极拳推手。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太极拳推手
  • 分类:单推手、双推手等
  • 流派:陈式,杨式,吴式太极拳推手
  • 基本技法:掤捋挤按采挒肘靠

推手简介

推手时,双方必须保持手臂沾连不脱,在相互粘随的运转中使用方法,致使对方动摇或失去重心。以不丢不顶,以静制动,避实就虚,以巧制胜为运动。特点讲究“后发先至”、“先化后发”。主要方法有掤、捋、挤、按的四正推手和训练采、挒、肘、靠的四隅推手等,除个别情况下允许用手或腿锁拿对方关节外,一般不準用擒拿。摔跤、打击等方法。其运动形式表现为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运用太极拳的劲力、技法,遵循太极拳的原则如“以静动”“以柔克刚”进行的运动。在起过程中综合运用太极拳的各种身法、步法和招式,是太极拳体系中训练技击能力和劲力感悟性的重要手段。现代武术比赛中设立了太极推手项目,分级别进行,并对场地、服装、参赛年龄、局数等作出了相应的规定。
太极拳推手大致为三大流派,一是陈式太极拳推手,主要有管脚、拿关节;二是杨式太极拳推手,主要是掤劲大,以发劲为主;三是吴式太极拳推手,主要是柔化为主。站桩
太极拳推手
站桩是武术的一个重要训练方法,形意拳有三体式,少林拳有马步桩,太极拳有无极桩等,这些站桩练习,不仅对于技击有作用,对强身健体效果尤其明显。许多拳家强调,练拳先练站桩,拳谚说“练拳无桩步,房屋无立桩”。通过站桩锻鍊,一是训练心境,让心态平和,还可以提高对环境的敏感性,增强抵抗力。另外,可以增强肢体特别是下肢的力量,逐渐消除浮力,使沉力重生,周身气血顺畅,内外一体。经常站桩的人会有感觉,就是越站觉得身体越轻,身体实了,感觉轻了,这是站桩的一个特点。所以练太极拳应该配合练习一下站桩。

基本技法

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法
掤:如水负舟行。先实丹田气,次祭顶头悬。全体弹簧力,开合一定间。任尔千斤力,飘浮亦不难。
捋:引导使之前。顺其来势力,引之使长延。轻灵不丢顶,力儘自然空。重心自维持,莫被他人乘。
挤:用时有两方。直接单纯意,迎合一动中。间接反应力,如球撞壁还。又如钱投鼓,跃跃声铿然。
按:运用似水行。柔中以寓刚,急流势难当。遇高则澎满,逢洼向下潜。波浪有起伏,有孔必窜入。
采:如权之引衡。任尔力巨细,权后知轻重。转移只四两,千斤亦可秤。若问理何在,槓桿作用存。
挒:旋转如飞轮,投物于其上,脱然掷寻丈。急流成漩涡,卷浪若螺纹。落叶坠其上,倏尔便沉沦。
肘:方法有五行。阴阳分上下,虚实宜辨清。连环势莫当,开花捶更凶。六劲融通后,用途始无穷。
靠:其法分肩背。斜飞势用肩,肩中还有背。一旦机可乘,轰然如倒礁。仔细维重心,失中徒无功。
拈连黏随不丢顶训练基本原则
拈:如两物互交,拈之使起。在太极拳术语,谓之拈劲。然非直接拈起之谓。实 间接拈起之谓。而含有劲意。双兼之两义。譬如敌我两人推手或交手时,敌人体质强壮、气力充实、马步稳固,则势难将敌人掀动、或移其重心,则用拈劲,即能使敌人自动失其重心。其法先用意探之,使敌人气腾,精神向上注,则敌体上重而脚轻,其根自断。此即敌人之自动力所致。我则顺其势撒手以不丢顶之劲,引敌悬空,是谓拈劲。
连:贯穿之谓。手法毋中断、毋脱离。接续绵绵,无停无止,无休无息,是谓连劲。
黏:即贴上之谓,彼进我退,彼退我进,彼浮我随,彼沉我松,丢之不开,投之不脱,如粘似贴,是谓黏劲。
随:随者,从也。缓急相随,进退相从,不即不离,不先不后,捨己从人,量敌而进,,是谓随劲。
不丢顶:丢者,离开也。顶者,抵抗也。即不脱离、不攘先、不落后之谓也。

太极8字圈

太极拳在抢势时,是在捨己从人、触点成圆的原则下,作与对方相同方向加力,加速的圆弧运动,但在迴转借力合力时,要靠s线衔接,所以双脚8圈,腰胯8字圈,双手肘组成的8字圈的基本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明白s线衔接8字圈,再採取相应的训练方法如靠墙竖8字与横8字的训练,就会取得很好的效果。练好时,支撑腿之脚后跟分成一个小太极图左旋右转走8字圈,捨己从人、触点成圆同方向加力,加速走8字圈时,对手如被吸入黑洞,如临深渊般恐怖,而摔打擒拿任由我了。

具体练法

首先将劲松坐至后脚跟,利用后脚跟的反向支撑传导力,催动腰胯做水平面外8字园运动的前半部,运动中倒换重心至前脚跟,利用前脚跟的反向支撑传导力,催动腰胯做水平面外8字园运动的后半部。这样在前后脚跟的登踩中转换重心作磨动腰胯的8字园运动。视腰胯如磨盘,以两脚跟为动力,作8字园运动。即下腰胯如磨盘的功夫。,所谓起于跟,主宰于腰胯,形于手指。但以上的磨动腰胯的8字园运动只是腰胯外圈园运动,属初级功夫,进一步练松腹股沟的腰胯内圈功夫,属中级功夫。杨式太极练的就是外圈与内圈的技巧。

注意1

下腰胯即松腰胯于脚跟。松得越好,反弹力越大。高明拳师交手时是把人松出去,而不是把人打出去。为什幺要松坐至脚跟,不松至脚前掌呢,这是因为脚前掌与脚跟产生的反弹力是不一样的,脚跟能产生坚固的反向支撑力。而脚前掌经过踝关节的曲折,劲断了一半,速度慢了半拍。

注意2

为了配合两脚跟反登力,脚跟发力前稍离地面。脚跟如踩蚂蚁般含蓄住劲。

注意3

一般认为发力是讯息全凭后脚登,其实正确整体发力是后脚登,前脚踩。
把人打飞的诀窍是前脚踩入中门后,前脚踩地发力。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