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颱风万宜(2018年第28号颱风)
强颱风万宜(英语:Severe Typhoon Man-yi,国际编号:1828,联合颱风警报中心:34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Tomas)为2018年太平洋颱风季第28个被命名的风暴,“万宜”一名由中国香港提供,意为海峡名,现为水库。
该系统于2018年11月20日21时许被日本气象厅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11月23日5时许被中央气象台升格为颱风,11月24日17时许被中央气象台升格为强颱风,11月27日2时被中央气象台停止编号。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强颱风万宜
- 外文名:Severe Typhoon Man-yi
- 国际编号:1828
- 起编日期:2018年11月20日
- 停编日期:2018年11月27日
- JTWC数据:90kt
- CMA数据:42m/s
- JMA数据:80kt
命名由来
为避免颱风名称的混乱,1997年11月25日-12月1日,有关国家和地区在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简称WMO)颱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上决定规範颱风的命名,其中,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採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其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个命名表,然后按照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複使用。该命名表共140个名字,由WMO所属的亚太地区的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其中“万宜”是中国香港提供的10个名字之一,意为海峡名,现为水库。
发展过程
2018年11月17日6时许,一个热带扰动在楚克岛东偏南方向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其扰动编号92W。当日14时许,联合颱风警报中心对其在24小时内形成为热带气旋的机会给予“LOW”的评级。
11月19日14时许,联合颱风警报中心将其在24小时内形成为热带气旋的机会提升为“MEDIUM”。当日15时许,日本气象厅将其认定为低压区。当日19时30分许,联合颱风警报中心将其在24小时内形成为热带气旋的机会提升为“HIGH”,并同步发出热带气旋形成警报(TCFA)。当日21时许,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
11月20日3时许,联合颱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并给予其正式编号34W。日本气象厅对其发布烈风警报(GW)。当日21时许,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给予其国际编号1828,并将其命名为万宜。稍后中央气象台亦将其认定为热带风暴。此后,“万宜”稳定地向西偏北方向移动,横过西北太平洋并逐渐加强。
11月21日2时许,联合颱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当日20时许,中央气象台将其升格为强热带风暴。
2018年第28号颱风“万宜”路径图

11月22日2时许,联合颱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一级颱风。当日8时许,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强热带风暴。此后,“万宜”改向西北转北偏西方向移动,向琉球群岛东南洋面靠近。当日20时许,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颱风。
11月23日2时许,联合颱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二级颱风。当日5时许,中央气象台将其升格为颱风。
11月24日8时许,联合颱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一级颱风。此后,“万宜”移速明显减慢,开始在原地迴旋打转。当日17时许,中央气象台将其升格为强颱风。
11月25日2时许,联合颱风警报中心再次将其升格为二级颱风,中央气象台将其降格为颱风。当日14时许,联合颱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一级颱风。此后,“万宜”再次改向西偏北转西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减弱。
11月26日2时许,联合颱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日本气象厅将其降格为强热带风暴。当日8时许,中央气象台将其降格为强热带风暴。此后,“万宜”改向北偏西转偏北方向移动,强度继续减弱。当日11时许,日本气象厅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当日14时许,中央气象台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当日20时许,日本气象厅将其降格为热带低压。
11月27日2时许,联合颱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压,中央气象台对其停止编号。当日23时许,联合颱风警报中心对其发布最后警报(FW)。
11月28日2时许,联合颱风警报中心认定其已转化为温带气旋。当日14时许,日本气象厅亦认定其已转化为温带气旋。
在事后发布的最佳路径中,日本气象厅认定其在11月27日8时曾短暂从热带低气压加强为热带风暴,而11月27日14时又减弱为热带低气压,11月30日20时自西向东跨过国际日期变更线进入中北太平洋,巅峰风速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