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颱风三巴(2018年第2号颱风)
热带风暴三巴(英语:Tropical Storm Sanba,国际编号:1802,联合颱风警报中心:02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Basyang)为2018年太平洋颱风季第2个被命名的风暴。“三巴”一名来源于中国澳门,意为澳门的大三巴牌坊。
颱风“三巴”是2018年第2号颱风(热带风暴级),于2018年2月11日08时前后在西北太平洋上生成,于2月13日10时30分前后登入菲律宾棉兰老岛,后移入中国南海并减弱,2月15日在南海上消散。
“三巴”造成登入地菲律宾14人死亡和320万美元的经济损失。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热带风暴三巴
- 外文名:Tropical Storm Sanba
- 国际编号:1802
- 起编日期:2018年2月10日
- 停编日期:2018年2月16日
- JTWC数据:35kt
- CMA数据:18m/s
- JMA数据:35kt
- 人员伤亡:14人死亡
- 经济损失:320万美元
命名由来
为避免颱风名称的混乱,1997年11月25日-12月1日,有关国家和地区在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简称WMO)颱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上决定规範颱风的命名,其中,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採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其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个命名表,然后按照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複使用。该命名表共140个名字,由WMO所属的亚太地区的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其中“三巴”是由中国澳门提供的10个名字之一,名字意义即大三巴牌坊,是澳门的旅游名胜。
发展过程
2018年2月5日,一个扰动区在西北太平洋上生成。7时,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其编号93W。
2月6日14时,联合颱风警报中心对其在未来24小时内形成为热带气旋的机会评为“LOW”。
2月7日8时,联合颱风警报中心将其发展几率升级为“MEDIUM”。21时,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低压区。
2月8日6时30分,联合颱风警报中心将其发展几率升级为“HIGH”,并发出热带气旋生成警报。9时,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
2月9日5时,联合颱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并给予编号02W。
2月11日2时,联合颱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3时,日本气象厅对其发出烈风警报。8时,中央气象台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同时,联合颱风警报中心根据德沃夏克分析法分析出T4.0,并推定其强度达到55节(28m/s,相当于我国的强热带风暴级)。然而,风场扫描显示它只是一个7~8级的气旋,联合颱风警报中心遂于12时重新定位定强,推定其强度为35节(18m/s,相当于我国的热带风暴级)。15时,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三巴”。
2月13日20时,联合颱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压。
2月14日据中央气象台讯息,2018年2号颱风“三巴”(热带风暴级)已于台北时间10时30分左右在菲律宾棉兰老岛东部沿海登入,登录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8级,中心最低气压998hPa。9时,日本气象厅将其降格为热带低压。
2月15日8时,中央气象台将其降格为热带低压,并对其停止编号。14时,联合颱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扰动,并于17时对其发出最后警报。2月16日21时,日本气象厅认定其已消散。
热带风暴三巴 路径图
热带风暴三巴 路径图(JMA)


颱风影响
中国
受“三巴”和冷空气的共同影响,14-17日南海南部及南沙群岛海域出现了6-8级大风,部分海域阵风达9-10级,并伴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天气。
菲律宾
根据菲律宾警方讯息,2月13日,热带风暴“三巴”侵袭菲律宾南部主要岛屿民答那峨岛东岸,暴雨引发山崩,採矿小镇卡拉斯卡尔附近的村庄首当其冲,4人因此丧生。
2月14日,马尼拉讯息:在热带风暴三巴在三天的时间里向菲律宾中部和南部倾斜了300毫米的降水后引发的洪水和山体滑坡中,8人丧生,其中包括一名2个月的婴儿和一名10岁的女孩,採矿小镇卡拉斯卡尔小镇有4人被埋。
2月15日,据菲律宾国家减灾与灾害管理委员会(NDRRMC)的报告,在西、中和东维塞耶和卡拉加的15个省,多达37138个家庭或152025人受到热带风暴“三巴”的影响。大约有40000人在194处疏散中心寻求避灾保护,另有470个家庭或2282人在疏散中心以外的地方受到救助。在上述地区共有有350栋房子受损,其中66栋完全损毁,284栋部分受损。
根据菲律宾海岸警卫队讯息,在2月14日早晨,至少有2700人被滞留在维塞耶和米兰老岛的关闭的港口。
据菲律宾国家减灾与灾害管理委员会(NDRRMC)2月23日的报告,总受影响家庭上升到6万多户,人口超25万。总受损房屋上升到1,660处,其中429全毁, 1,231 栋部分被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