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颱风西马侖(2018年第20号颱风)
强颱风西马侖(英语:Severe Typhoon Cimaron;台湾地区译名:西马隆;国际编号:1820;联合颱风警报中心:23W)是2018年太平洋颱风季第20个被命名的风暴。“西马侖”一名由菲律宾提供,意为一种野牛。
该系统于2018年8月18日21时许被日本气象厅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随后亦被中央气象台认定为热带风暴,8月21日8时许被中央气象台升格为颱风,8月22日2时许被中央气象台升格为强颱风,并于8月23日20时许在日本四国岛登入,登入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4级(42m/s),最终于8月24日17时被中央气象台停止编号。
“西马侖”给日本造成了大範围的暴风雨。截至2018年9月3日,其共导致日本4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34.1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1亿元)。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强颱风西马侖
- 外文名:Severe Typhoon Cimaron
- 国际编号:1820
- 起编日期:2018年8月17日
- 停编日期:2018年8月25日
- JTWC数据:110kt
- CMA数据:48m/s
- JMA数据:85kt
- 人员伤亡:42人受伤
- 经济损失:34.1亿日元
命名由来
为避免颱风名称的混乱,1997年11月25日-12月1日,有关国家和地区在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简称WMO)颱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上决定规範颱风的命名,其中,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採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其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个命名表,然后按照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複使用。该命名表共140个名字,由WMO所属的亚太地区的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其中“西马侖”是菲律宾提供的10个名称之一,意为一种野牛。
发展过程
2018年8月15日7时许,一个热带扰动在马绍尔群岛西北方向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其扰动编号97W。当日14时许,联合颱风警报中心对其在24小时内形成为热带气旋的机会给予“LOW”的评级。
8月16日3时许,联合颱风警报中心将其在24小时内形成为热带气旋的机会提升为“MEDIUM”。当日21时许,日本气象厅率先将其认定为热带低气压。
8月17日13时30分许,联合颱风警报中心将其在24小时内形成为热带气旋的机会提升为“HIGH”,并同步发出热带气旋形成警报(TCFA)。
8月18日3时许,联合颱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并给予其正式编号23W。当日9时许,日本气象厅对其发布烈风警报(GW),同时也表示系统所处环境有利发展,但中心云系缺乏,以致不利系统中心定位。当日14时许,联合颱风警报中心率先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指出该系统当时所处环境有利于其增强,且赤向流出良好,只是垂直风切变偏强且缺乏极向流出,使得该系统之发展空间暂时受限。当日21时许,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给予其国际编号1820,并将其命名为西马侖,稍后中央气象台亦将其认定为热带风暴。
8月20日2时许,中央气象台和日本气象厅先后将其升格为强热带风暴,日本气象厅表示环境良好促使此系统在过去6小时内增强,基于德沃夏克分析法及风场扫描给予升格。当日8时许,联合颱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一级颱风。
8月21日8时许,中央气象台将其升格为颱风。当日14时许,日本气象厅亦将其升格为颱风。
8月22日2时许,联合颱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二级颱风,中央气象台将其升格为强颱风。当日8时许,联合颱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三级颱风。
2018年第20号颱风“西马侖”路径图

8月23日2时许,联合颱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二级颱风。当日14时许,联合颱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一级颱风。当日20时许,“西马侖”在日本四国岛东南部沿海登入,登入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4级(42m/s),中心最低气压为955百帕。
8月24日2时许,联合颱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中央气象台将其降格为颱风,日本气象厅将其降格为强热带风暴。当日5时许,中央气象台将其降格为强热带风暴。当日14时许,日本气象厅认定其已转化为温带气旋。当日17时许,联合颱风警报中心对其发布最后警报(FW),中央气象台对其停止编号。
8月25日2时许,联合颱风警报中心认定其已转化为温带气旋。
颱风影响
“西马侖”于2018年8月23日晚间登入并一夜之间通过日本列岛,风速接近每小时200公里,48小时内累积降雨量高达600毫米。
“西马侖”导致日本交通受阻,近10万户停电,迫使航空公司在8月23日和24日取消大约300个航班;新干线部分列车一度停运,至8月24日上午已经恢复行驶;京都的神社也遭到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