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捲(麵食)
花捲是和包子、馒头类似的麵食。是一种古老的中国麵食,经典很家常的主食,可以做成椒盐、麻酱、葱油等各种口味。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做法简单。将面製成薄片拌好作料后捲成半球状,蒸熟即可。
相传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率兵攻打南蛮,七擒七纵蛮将孟获,使孟获终于臣服。诸葛亮班师回朝,途中必须经过泸水。
军队车马準备渡江时,突然狂风大作,浪击千尺,鬼哭狼嚎,大军无法渡江。此时诸葛亮召来孟获问明原因。原来,两军交战,阵亡将士无法返回故里与家人团聚,故在此江上兴风作浪,阻挠众将士回程。大军若要渡江,必须用49颗蛮军的人头祭江,方可风平浪静。
诸葛亮心想:两军交战死伤难免,岂能再杀49条人命?他想到这儿,遂生一计,即命厨子以米麵为皮,内包黑牛牡羊之肉,捏塑出49颗人头。然后,陈设香案,洒酒祭江。
从此,在民间既有了“馒头”一说,诸葛亮也被尊奉为麵塑行的祖师爷。明代郎瑛在其笔记《七修类稿》中记载:“馒头本名蛮头,蛮地以人头祭神,诸葛之徵孟获,命以麵包肉为人头以祭,谓之‘蛮头’,今讹而为馒头也。”
诸葛亮创始的馒头,毕竟里面加上了牛羊肉馅,工序複杂且花费较多。于是,后人便将做馅的工序省去,就成了馒头。而有馅的,则成为包子,捏有很多褶皱像花开一样的,就起名为“花捲”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花捲
- 主要食材:面,油,葱,盐
- 分类:中餐
- 口味:营养丰富,味道鲜美
释义
花捲huājuǎn
[steamed twisted roll] 捲成螺旋状的发麵食品
一种蒸熟吃的麵食。多捲成螺旋状。
花捲huājuan4
做法

基本原料
麵粉500克,油15克,葱50克,盐适量。
①麵粉加水、面肥调成麵团,发酵发足后加硷水揉匀
②葱切成细末,加盐、油拌匀。麵团搓成胚子,擀成长方形片,刷上油,撒上葱花,捲起;
③上笼蒸一刻钟即可。
【製作过程】
①将麵团擀成厚0.5cm的面片,撒上盐、花椒面(用手抹匀)、油(拿起面片,对摺几次,沾匀)都不用太多,将面片捲起切成1cm到1.5cm宽的卷。最后,就看您的造型能力了。取两到三个卷,竖着摞起来,往长了拉,然后拧若干圈,最后把两头对起来,捏牢,成型,上锅蒸。②可以做甜麻酱的、鹹麻酱的、椒盐的、葱油的、奶油的、蛋黄的、豆沙的。
葱油花捲
【用料】:
葱油花捲

1:中筋麵粉3杯 (All purpose flour,3 cups),泡打粉(Baking powder)1.5茶匙,葱2根切碎,拌匀。
2:温水1.5杯,糖1大匙,快速发酵粉2茶匙,麵粉1大匙,搅拌均匀。静置10分钟。
3:玉米油,盐适量。
【做法】:
麵团:盆内放1料,加入2料,揉成软麵团。揉面时麵团沾手,可往手上涂点玉米油。放在暖和的地方保温,等到麵团发至原来的两倍大。把发好的麵团分成两块,每份赶成长方形厚0.5厘米的薄皮(儘量少加麵粉),涂上薄薄的一层玉米油,再均匀撒上3/4茶匙的盐。赶好的薄麵皮捲成筒(这样花捲才有层次),每隔5厘米切一刀。将切成的小条略撑长些,捏着两头拧成花捲。做好的花捲坯放在铺了层纸巾的盘上,放入烤箱内醒40分钟。醒好的花捲坯放入铺了湿布的蒸锅内,锅内装冷水。置炉上开大火,等到水开蒸气上升,再用大火蒸14分钟,转中火(电炉放 5)蒸2分钟,小火再蒸1分钟。离火后等2分钟再揭盖。
紫薯花捲
【主料】: 紫薯适量 麵粉适量酵母粉适量
紫薯花捲

【製作步骤】:
1.紫薯上锅蒸软,去皮后1和麵粉,适量酵母粉,糖合成麵团
2.另活一个和紫薯泥饭糰一样大小的白面团
3.醒发到膨胀到2倍大
4.两个麵团各揉一下
5.桿成片,罗在一起,再桿一下,为了粘和,然后就捲成卷
6.醒20分钟,水开后蒸20分钟,闷10分钟
菊花花捲
【原料配方】特级麵粉450克 老酵面50克 小苏打5克 蜜樱桃50粒 清水230克
菊花花捲

【製作方法】
1.发麵:将麵粉、清水、老酵面调製成麵团,发酵。
2.放硷:将发酵后的面加入小苏打反覆揉匀,用湿纱布盖好,饧约15分钟。
3.成型熟制:将已饧好的发酵面揉匀,搓成直径约2厘米的圆条,扯成剂子50个。取剂1个,用手搓成直径为0.8厘米的圆条,手执圆条两端,向相反的方向扭成两个连线的圆圈,用两根竹筷叉开,从两个圆圈的腰部拢捏成四瓣,再用刀在四瓣中缝处分别切断成八瓣,中间安放蜜樱桃1颗。如法制完全部剂子后,一起放入蒸锅,用旺火沸水蒸约15分钟即成。
【产品特点】 形似菊花,软绵回甜
黄玫瑰花捲
材料:麵粉 南瓜 盐 糖 酵母粉

1.南瓜去皮洗净后切成片,放微波炉蒸熟后用小勺压成泥
2.再放料理机里打的更细腻一些,这个过程可以加点水,但不要加太多,料理机能转动起来即可
3.麵粉里加点盐加点糖,搅拌均匀后放入适量酵母粉拌匀,然后放入晾凉的南瓜泥
4.用手揉成软硬适度的麵团,扣上盖放室温发酵
5.发酵好的麵团放案板上揉匀

6.分成大小均匀的剂子,每6个为一组,取一个搓成圆柱形,其余擀成片,如图所示放好
7.捲起来将圆柱体包在中间
8.用刮板从中间一分为二
9.切面朝下,用手整理成两个玫瑰花造型
其它做法
第一种
【材料】: 一般麵粉或低筋麵粉 200 g,乾酵母active dry yeast 1小匙,糖1大匙,盐少许,温水 110 c.c. (水温和体温相似,约40度C),沙拉油1大匙。 *整型时另需盐少许、沙拉油1大匙。
【工具】: 蒸笼。
【做法】: 1. 将糖与盐放入麵粉中轻轻拌匀。然后用温水溶解乾酵母,分两、三次倒入麵粉中,用筷子拌匀至大略成团状。改用手揉匀至看不见粉粒,这时将沙拉油1大匙分数次加入,慢慢把油揉入麵团中,直到麵团均匀光滑,且揉面盆光亮没有残余麵粉、也不黏手(即三光)。将麵团静置盆中,覆盖保鲜模或拧乾的湿布。这是刚揉好的麵团: 室温(约26度C左右)静置约40分钟至麵团变成三倍大:
2. 手上扑点麵粉,把麵团从盆中取出,放在案版上: 用桿麵杖将麵团桿开成大约20X30公分的椭圆形面片: 拿一小撮盐放在手心,并轻轻用手指捏洒在面片上: 然后在面片上浇淋1大匙沙拉油: 提起面片的一端,往中央叠起,然后再打开放回原位,另外三边也如此重複,:(目的是为了让盐与沙拉油分布均匀) **如果要做葱花捲,就在这时候铺上一层葱花。
3. 将面片从一端开始捲起: 捲成一个长条状: 因为要做6个花捲,所以把卷好的麵团切成12个等份: 基本的花捲整型如下: 取两个小麵团,将缺口朝内面对面放好: 用两手的手指按压麵团,边压边拉长: 在拉长的同时,也翻转麵团,两端向不同方向扭转: 转180度之后的正面: 捏紧两端: 将两端相叠、压紧: 翻回正面,就是整型完毕的花捲了
花捲

第二种
另一种简单的花捲整型方法如下:
同样将两个小麵团缺口相对叠起,这次是叠在案版上: 用一支筷子,放在麵团中央向下按压: 筷子压到底部为止,使两边的花样向上翻出: 最后把筷子抽出即可。
4. 整型完毕之后,放入温暖处(我通常放在不开火的烤箱里,放一碗热水增加湿度)做第二次发酵,约半小时至麵团变大且手指按压感觉有弹性即可。 5. 蒸笼的水滚开之后,放入花捲以中大火蒸约8分钟,熄火三分钟开盖即可食用。
菜品特色
花捲是一种古老的中国麵食,相传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率兵攻打南蛮,七擒七纵蛮将孟获,使孟获终于臣服。诸葛亮班师回朝,途中必须经过泸水。
军队车马準备渡江时,突然狂风大作,浪击千尺,鬼哭狼嚎,大军无法渡江。此时诸葛亮召来孟获问明原因。原来,两军交战,阵亡将士无法返回故里与家人团聚,故在此江上兴风作浪,,阻挠众将士回程。大军若要渡江,必须用49颗蛮军的人头祭江,方可风平浪静。
诸葛亮心想:两军交战死伤难免,岂能再杀49条人命?他想到这儿,遂生一计,即命厨子以米麵为皮,内包黑牛牡羊之肉,捏塑出49颗人头。然后,陈设香案,洒酒祭江。
从此,在民间既有了“馒头”一说,诸葛亮也被尊奉为麵塑行的祖师爷。明代郎瑛在其笔记《七修类稿》中记载:“馒头本名蛮头,蛮地以人头祭神,诸葛之徵孟获,命以麵包肉为人头以祭,谓之‘蛮头’,今讹而为馒头也。”
诸葛亮创始的馒头,毕竟里面加上了牛羊肉馅,工序複杂且花费较多。于是,后人便将做馅的工序省去,就成了馒头。而有馅的,则成为包子,涅有很多褶皱像花开一样的,就起名为“花捲”
营养价值
麵粉营养物质:主要是澱粉,其次还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
麵粉营养分析:麵粉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钙、铁、磷、钾、镁等矿物质,有养心益肾、健脾厚肠、除热止渴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