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唐历史与出土文献
《汉唐历史与出土文献》是2011年12月故宫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素。
基本介绍
- 书名:汉唐历史与出土文献
- 作者:王素
- ISBN:9784542928572
- 页数:581
- 定价:96.00
- 出版社:故宫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1-12
- 装帧:精装
内容简介
《汉唐历史与出土文献》是中国封建王朝中最焉辉煌的两个王朝,汉唐历史也是中外史学工作者最为倾注心力进行研究的两个断代王朝史。但《汉唐历史与出土文献》所说的汉唐,并不仅仅限于这两个王朝,实际意义应该是漠唐之际,也就是从秦汉到隋唐这一历史时期。我们知道:汉唐之际,包括魏晋南北朝,既是中华民族由大动荡走向大融合的时期,也是我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项制度,包括社会形态甚至意识形态,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历史,虽然斑驳陆离,错综複杂,问题很多,难度亦大,但越是如此,越是能激发史学工作者的探究欲。
出土文献指通过考古或其它方式从墓葬和遗址发掘出来的文献,包括甲骨、钟鼎、简帛、文书、碑誌等等。20世纪初所谓中国古代文献四大发现——殷墟甲骨、甘(肃)新(疆)简牍、敦(煌)吐(鲁番)文书、清官(大内)档案,前三大发现都属于出土文献。近年以来,地不爱宝,各类文献纷纷出土,数量之多,质量之佳,较之20世纪初的四大发现毫不逊色。其中不仅有很多失传已久的古籍,还有很多传世文献不曾记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新材料。虽然新材料必然会带来新问题,但越是如此,越是能激发出土文献研究者的求索心。
图书图书
目 録
第一编 汉唐历史
略谈秦及汉初的治国理论——读《资治通鉴》论史之一
关于汉末泰山臧霸集团的几个问题
略论魏晋士族制的形成、发展与衰亡
关于“竹林之游”的地点
试述东晋桓彜之功业
蛮王桓诞考
《魏书》中关于李庶先世郡望的公案
文中子辨
关于隋及唐初三省制的“南朝化”问题——以三省首长的职权和地位为中心
唐代的御史台狱
唐五代的禁卫军狱
第二编 简牍文献
河北定州出土西汉简本《论语》性质新探
悬泉汉简所见康居史料考释
长沙东牌楼东汉简牍概述
长沙东牌楼东汉简牍选释
长沙走马楼三国孙吴简牍三文书新探
长沙走马楼简牍研究辨误
说“吏民”——读长沙吴简劄记之一
说“夷民”——读长沙吴简劄记之二
《嘉禾吏民田家莂》所见“己酉丘复民”性质新探
吴简所见的“�{”应是“户�{”
长沙吴简“户品出钱”简新探
走马楼孙吴“桓王庙”简与长沙“孙坚庙”
略谈走马楼孙吴“中书典校事吕壹”简的意义
第三编 敦煌文献
西晋索紞写《道德经》残卷续论——兼谈西晋张儁写《孝经》残卷
敦煌出土前凉文献所见“建元”年号的归属——兼谈敦煌莫高窟的创建时间
敦煌莫高窟创建时间补说
西陲出土写经题记所见“太安”年号的归属
关于S.2838号文书的抄写地点
故宫博物院藏麴氏王国延寿十六年写经
敦煌唐写本《论语某氏注》残卷志疑
敦煌文书中的第四件《论语郑氏注》
敦煌本《论语》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敦煌儒典与隋唐主流文化——兼谈隋唐主流文化的“南朝化”问题
第四编 吐鲁番文献
关于前凉讨伐戊己校尉赵贞的新资料——大谷文书8001号考释
吐鲁番出土沮渠氏北凉真兴年间“画可”文书初探
略谈香港新见吐鲁番契券的意义——《高昌史稿·统治编》续论之一
吐鲁番文书中有关岑参的一些资料
高昌火祆教论稿
也论高昌“俗事天神”
高昌佛祠向佛寺的演变
高昌至西州寺院三纲制度的演变
高昌至西州时期的弥勒信仰
吐鲁番所出《晋阳秋》残卷史实考证及拟补
吐鲁番新出阚氏王国《论语郑氏注》写本补说
关于隋薛道衡所撰《典言》残卷的几个问题
吐鲁番出土《唐改元年月録》跋
唐写《论语郑氏注》对策残卷与唐代经义对策
第五编 石刻与书画
西晋鲁铨墓表跋
前秦建元二年护国定远侯墓誌考释
陈黄法 墓誌校证
《大唐三藏大遍觉法师塔铭》述跋
西安碑林藏唐郭敬善墓誌考释
十六国时期高昌郡书法简论
吐鲁番出土《地主生活图》新探
吐鲁番晋十六国墓葬所出纸画和壁画
吐鲁番出土伏羲女娲绢画新探
梁元帝《职贡图》新探——兼说滑及高昌国史的几个问题
第六编 序跋与书评
情缘物动 物感情迁——《郑欣淼诗词百首》代序
邓红《王充新八论》序
赵振华《洛阳古代铭刻文献研究》序
张荣强《汉唐籍帐制度研究》序
《顾亭林诗�{释》后记
写在《汉唐职官制度研究》出版之后
《吐鲁番出土文书》图文对照本编后记
莫尼克·玛雅尔着、耿昇译《古代高昌王国物质文明史》
玉木重辉《高昌国物语》
张娜丽《西域出土文书の基础的研究》
气贺泽保规新编《洛阳出土石刻时地记》
日本《长沙吴简研究报告》第1集第2集简介
才人之诗·学人之诗·诗人之诗——《选堂诗词集》窥管
锺国发《神圣的突破》
姜伯勤《敦煌吐鲁番文书与丝绸之路》
陈国灿《唐代的经济社会》
朱雷《敦煌吐鲁番文书论丛》
荣新江《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
陈国灿、刘安志《吐鲁番文书总目(日本收藏卷)》
读《河洛墓刻拾零》断想
吉光片羽 功德无量——《吐鲁番柏孜克里克石窟出土汉文佛教典籍》述评
第一编 汉唐历史
略谈秦及汉初的治国理论——读《资治通鉴》论史之一
关于汉末泰山臧霸集团的几个问题
略论魏晋士族制的形成、发展与衰亡
关于“竹林之游”的地点
试述东晋桓彜之功业
蛮王桓诞考
《魏书》中关于李庶先世郡望的公案
文中子辨
关于隋及唐初三省制的“南朝化”问题——以三省首长的职权和地位为中心
唐代的御史台狱
唐五代的禁卫军狱
第二编 简牍文献
河北定州出土西汉简本《论语》性质新探
悬泉汉简所见康居史料考释
长沙东牌楼东汉简牍概述
长沙东牌楼东汉简牍选释
长沙走马楼三国孙吴简牍三文书新探
长沙走马楼简牍研究辨误
说“吏民”——读长沙吴简劄记之一
说“夷民”——读长沙吴简劄记之二
《嘉禾吏民田家莂》所见“己酉丘复民”性质新探
吴简所见的“�{”应是“户�{”
长沙吴简“户品出钱”简新探
走马楼孙吴“桓王庙”简与长沙“孙坚庙”
略谈走马楼孙吴“中书典校事吕壹”简的意义
第三编 敦煌文献
西晋索紞写《道德经》残卷续论——兼谈西晋张儁写《孝经》残卷
敦煌出土前凉文献所见“建元”年号的归属——兼谈敦煌莫高窟的创建时间
敦煌莫高窟创建时间补说
西陲出土写经题记所见“太安”年号的归属
关于S.2838号文书的抄写地点
故宫博物院藏麴氏王国延寿十六年写经
敦煌唐写本《论语某氏注》残卷志疑
敦煌文书中的第四件《论语郑氏注》
敦煌本《论语》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敦煌儒典与隋唐主流文化——兼谈隋唐主流文化的“南朝化”问题
第四编 吐鲁番文献
关于前凉讨伐戊己校尉赵贞的新资料——大谷文书8001号考释
吐鲁番出土沮渠氏北凉真兴年间“画可”文书初探
略谈香港新见吐鲁番契券的意义——《高昌史稿·统治编》续论之一
吐鲁番文书中有关岑参的一些资料
高昌火祆教论稿
也论高昌“俗事天神”
高昌佛祠向佛寺的演变
高昌至西州寺院三纲制度的演变
高昌至西州时期的弥勒信仰
吐鲁番所出《晋阳秋》残卷史实考证及拟补
吐鲁番新出阚氏王国《论语郑氏注》写本补说
关于隋薛道衡所撰《典言》残卷的几个问题
吐鲁番出土《唐改元年月録》跋
唐写《论语郑氏注》对策残卷与唐代经义对策
第五编 石刻与书画
西晋鲁铨墓表跋
前秦建元二年护国定远侯墓誌考释
陈黄法 墓誌校证
《大唐三藏大遍觉法师塔铭》述跋
西安碑林藏唐郭敬善墓誌考释
十六国时期高昌郡书法简论
吐鲁番出土《地主生活图》新探
吐鲁番晋十六国墓葬所出纸画和壁画
吐鲁番出土伏羲女娲绢画新探
梁元帝《职贡图》新探——兼说滑及高昌国史的几个问题
第六编 序跋与书评
情缘物动 物感情迁——《郑欣淼诗词百首》代序
邓红《王充新八论》序
赵振华《洛阳古代铭刻文献研究》序
张荣强《汉唐籍帐制度研究》序
《顾亭林诗�{释》后记
写在《汉唐职官制度研究》出版之后
《吐鲁番出土文书》图文对照本编后记
莫尼克·玛雅尔着、耿昇译《古代高昌王国物质文明史》
玉木重辉《高昌国物语》
张娜丽《西域出土文书の基础的研究》
气贺泽保规新编《洛阳出土石刻时地记》
日本《长沙吴简研究报告》第1集第2集简介
才人之诗·学人之诗·诗人之诗——《选堂诗词集》窥管
锺国发《神圣的突破》
姜伯勤《敦煌吐鲁番文书与丝绸之路》
陈国灿《唐代的经济社会》
朱雷《敦煌吐鲁番文书论丛》
荣新江《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
陈国灿、刘安志《吐鲁番文书总目(日本收藏卷)》
读《河洛墓刻拾零》断想
吉光片羽 功德无量——《吐鲁番柏孜克里克石窟出土汉文佛教典籍》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