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汉寿玉臂藕

汉寿玉臂藕

汉寿玉臂藕

汉寿玉臂藕,湖南省汉寿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誌产品。

汉寿水生蔬菜资源极其丰富,尤以莲藕栽培历史十分悠久。据《汉寿县誌》记载:“明末清初,为莲藕栽培盛期。清末,湘莲生产逐渐衰落,莲种大部沦为野生,民国时期有所发展,为全省主要产区之一。”

“玉臂藕”名称的具体来历已无从考证,民间传说是明朝有位皇帝在食用产自汉寿大西湖的莲藕后,见其外形状若玉臂,清脆香甜,十分喜爱,便御赐为“玉臂藕”。

2012年12月18日,汉寿玉臂藕被国家质检总局列为国家地理标誌保护产品。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汉寿玉臂藕
  • 产地名称:湖南省汉寿县
  • 品质特点:体大、节长、壮硕
  • 地理标誌: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誌产品
  • 批准文号:国家质检总局公告2012年第208号
  • 批准时间:2012年12月18日

产品特点

汉寿玉臂藕体大、节长、壮硕,每根长达1米,重3—4公斤。玉臂藕澱粉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较高,在中国主要莲藕品种中居上等水平。汉寿玉臂藕创造出炖、炒、煎、炸、凉拌等多种烹饪方式,开发了金蜂归巢、孔雀开屏、玉琢银塔等玉臂藕工艺菜品,形成独特的藕饮食文化,与浏阳冬笋、平江冬苋菜、红菜薹、香韭菜,称为“湖湘五蔬”。
汉寿玉臂藕汉寿玉臂藕

产地环境

地理

汉寿县位于湘北洞庭湖平原,地处水陆要冲,东临益阳市,西靠常德城,南接桃江,北抵安乡,具有3000多年的农耕文明史,是地肥水美的鱼米之乡。
汉寿县境南部、西部为丘陵山区,森林郁郁葱葱,东部、北部是西洞庭湖自然湿地保护区,水生物种繁多,物产丰富,生态环境优美。大气污染程度轻,空气清新;水体循环通畅,自净能力强,水质洁净;适合发展绿色食品生产,是莲藕种植的理想区域。境内莲藕种植面积数万亩,有很多知名莲藕品种,其中以汉寿玉臂藕最为知名。

气候

汉寿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无霜期长;光照充足,尤其是6-9月,平均每天光照达8小时。这些与汉寿玉臂藕的生长期十分吻合,对其生长极为有利。充足的雨水和丰沛的光照,增强了水面莲叶的光合作用,促进了玉臂藕可溶性糖和水分的积累,致使藕质脆嫩、口感香甜、无丝少渣。

水文

汉寿境内地势平坦,水网纵横,水域面积宽广。沅水、澧水、沧水、浪水、酉水等30条河流纵横交织,70多个湖泊星罗棋布,低湖田和内陆湖面积广大,集中分布在县域东、北部沅水两岸的十几个乡镇。该区域成土母质为河湖沖积物,土层深厚,泥质肥沃,质地多为中壤和重壤粘土,土壤属微酸性到中性。有机质极为丰富,氮、磷、钾含量高,为提高玉臂藕多种营养成分含量、保有洁白粗状的外形,提供了良好的水土条件。
汉寿玉臂藕汉寿玉臂藕

历史渊源

汉寿玉臂藕栽培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前唐时期。唐诗里对藕农有“褰衣来水上,捧玉出泥中”的描写,“玉”,也涵盖了后来被御赐为“玉臂藕”名称的汉寿西湖藕。
史料记载,明朝万曆皇帝朱翊钧在品食龙阳(现汉寿)县贡奉来的西湖藕后,见其白如玉、状如臂,外形酷似年轻宫女白嫩圆润的玉臂,加上食之脆嫩清甜,入口即溶,喜爱之极,便赐名“玉臂藕”。因这名字好听、易记,又是皇帝御赐的,很快就流传开了。汉寿玉臂藕早在明朝时期,就与汉寿城区西竺山的净照寺结缘。有藕必有莲,不与浮世争繁华的莲、藕,与佛教却有密不可分的联繫。明嘉靖《常德府志》卷十九记有“泮池瑞莲”,系龙阳八景之一。泮池位于净照寺东70米处的孔庙,庙内有2亩面积的水池,属冷浸泥性,糊糊状泥质深过成年人腰部,一池清水从没被污染过,加上小气候正常,种植的玉臂藕无论品相还是口味,都与众不同。仲夏,满池盛开的白莲花,成为县城一道绝美的景观,吸引僧侣们常去赏莲观景,而玉臂藕也是净照寺厨房常见的素食。
明末清初,汉寿玉臂藕进入栽种盛期,玉臂藕种植面积达到1100亩,年产量1300吨左右。清康熙年间汉寿名士陈一揆,特撰散文《泮池荷香赋》,文内有“春种而夏开,观赏无尽,予约同人赋焉”的赞语。
清末种植面积逐渐下降,藕种大部沦为野生。
民国时期,汉寿玉臂藕开始恢复发展,汉寿县成为湖南省主要产区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逐年将野生莲藕改为人工培植,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且以平湖区为主要产区,丘岗区次之。至1955年,汉寿玉臂藕种植达到3200亩,年产4200多吨,当年的西竺山乡就是典型代表。
汉寿玉臂藕汉寿玉臂藕

生产情况

2011年,玉臂藕在汉寿常年种植面积在2.6万亩左右,主要分布在县境内沅水流域两岸的18个乡镇,成立各类蔬菜专业合作社14个,从事玉臂藕种植农户3500余户共约1.3万人,年产鲜藕约4万吨,年产值达1.6亿元。产品销售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等国内市场,出口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韩国、泰国、美国等国。

产品荣誉

2012年12月18日,汉寿玉臂藕被国家质检总局列为国家地理标誌保护产品。

地理标誌

地域保护範围

汉寿玉臂藕产地範围为湖南省汉寿县龙阳镇、周文庙乡、岩汪湖镇、沧港镇、新兴乡、坡头镇、鸭子港乡、酉港镇、洲口镇、文蔚乡、罐头嘴镇、聂家桥乡、大南湖乡、蒋家嘴镇、月明潭乡、毓德铺镇、龙潭桥乡、株木山乡18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玉臂藕。
采藕采藕
二、立地条件
选择河湖沖沉积物发育的低洼平湖区,土壤质地为中壤或重壤,pH值5.5至6.5,土壤有机质含量≥25.0克/千克,耕作层25厘米以上。
三、栽培管理
1.种藕标準:藕种应具有本品种典型特徵,藕种纯度应达到95%以上,藕身完整,芽头饱满、无病斑、无损伤,单个种藕藕支应至少具有1个顶芽、2至3节;藕种适当带泥,宜随挖随栽,如果不能及时栽植,用湿泥包裹并覆草浇水保存,从採挖到定植时间应控制在10天以内。
2.施足基肥:每公顷施发酵腐熟人畜粪、堆廄肥45000千克或饼肥1500千克,过磷酸钙1050千克,生石灰1200千克。
3.定植:4月上中旬定植,株行距(2.0×2.5)米,每公顷用种量2250千克至3000千克。定植时主芽头斜插泥中10厘米,尾梢翘出水面。
4.水深调节:定植期至萌发期水深保持5厘米至10厘米,立叶出现后,水深不超过100厘米。
5.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採收与贮存
过秤过秤
9月下旬开始採收,一直延续到翌年4月份。採挖出土后,用泥土除杂后调成泥糊,充分均匀涂布于藕体,然后用湿草包捆贮存,室温保鲜可达15天。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每根主藕长达1.5米至1.8米,横径7厘米至8厘米,有4至5节,最大节间长30厘米,藕孔九个,单支全藕重2.8千克至4千克;藕外皮和肉色均为玉白色,藕身均匀;口味清脆香甜。
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水分(%)
≤90
可溶性糖(%)
≥2.5
澱粉(%)
8—14
粗蛋白(%)
≥1.8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专用标誌使用

汉寿玉臂藕产地範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湖南省汉寿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誌产品专用标誌”的申请,经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汉寿玉臂藕的法定检测机构由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历史文化

汉寿百姓爱藕、种藕、食藕,便有不少玉臂藕的趣闻流传,赋予它厚重的文化底蕴。
汉寿玉臂藕汉寿玉臂藕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7月,现代着名作家郁达夫为避战难,从汉口辗转来到汉寿县城。7月底的一天,他应汉寿籍文化名人易君左之邀,同游县城西郊的花姑堤。正在赏景的郁达夫,突然凝视几十步外的数十亩水面。原来那是出产玉臂藕的西湖洼,有几个藕农赤膊在水中採收;两少女收拢出泥的藕,放入旁边水塘清洗。水波蕩漾中,藕也洁白,臂也洁白,分不清哪是藕,哪是臂。易君左见状,介绍道:“那就是形同少女手臂的‘玉臂藕’,我家乡汉寿的特产,过去是朝廷贡品!”郁达夫用浙江方言夸讚:“啊啊,真真不错的!”
几天后,郁达夫和易君左再次路经花姑堤,见到堤内藕田遍布,荷香四溢;堤北湖水渔舟,白鹭贴波腾飞。两人诗思涌动,即兴联句唱和——
郁达夫:“西竺山前白鹭飞,花姑堤下藕田肥。”
易君左:“柳荫闲系瓜皮艇,茅舍新开杉木扉。”
联句中的“藕田”,即盛产玉臂藕的西湖洼近百亩浅湖。郁达夫在汉寿县与易君左口赋的散曲与联句,留下了他对玉臂藕永远的挚爱,让汉寿玉臂藕、花姑堤得以传世,更让后人读到这特殊的诗句,对玉臂藕产生嚮往。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