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做人与做事:我的四十年从政感受

做人与做事:我的四十年从政感受

做人与做事:我的四十年从政感受

《做人与做事:我的四十年从政感受》内容简介:1999年,我在省农科院工作时,还曾应邀到福元同志任书记的南通市,在全市干部会议上作专题讲座,并对南通“三农”问题做过深入调研。2003年前后,他与我相继调来苏州,分别在市人大常委会和市委担任主要领导工作,在此期间,自然有了更多的接触。十多年来,我对他的为人处世、兴趣爱好等都很熟悉,他的工作之勤奋、学习之刻苦、为人之朴实、胸襟之宽广,无不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从他的做人做事中我也一直得到教益。

基本介绍

  • 书名:做人与做事:我的四十年从政感受
  • 出版社:苏州大学出版社
  • 页数:298页
  • 开本:32
  • 定价:26.00
  • 作者:周福元
  • 出版日期:2007年6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810907620
  • 品牌:苏州大学出版社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做人与做事:我的四十年从政感受》是由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作者简介

周福元,1946年生。现任江苏省苏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中央党校本科学历。长期从事地方党政领导工作。先后在村、乡镇、县、市和省级机关担任主要领导工作,足迹遍及苏南、苏中、苏北。在工作中,注重理论联繫实际,不断把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先后在中央及省级报刊上发表理论文章数十篇。本书从七个方面集中反映了作者对从政四十多年中七个不同时期、不同岗位丰富经历的理性思考以及由此生髮的对做人与做事真切的人生感悟。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从耕读国小老师走上从政的
人生道路
感谢母亲
我第一次流下了委屈的眼泪
一句话深深地刺痛了我
当耕读国小老师
难忘马祖书记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要做一个好人

第二章 成绩是靠实实在在乾出来的
听到了民众最真实的话
苦干实干夺高产
既要“穀子”,也要“票子”
农业生产更要讲科学

第三章 推进农村改革试验区的实践
农村改革要有大思路
可喜的“元和效应”
构筑农业现代化的支撑体系
让乡镇工业反哺农业“母亲”
“草根”托起大流通
农村各项建设跃上新台阶

第四章 探索有盐城特色的乡镇工业发展之路
走自己的路
让以工业为主体的意识在思想深处扎根
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政策
乡镇企业要真正有人抓
用典型经验推动面上工作
不能再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老路
开创“群龙齐舞”的局面
把国际客商请进来
创造乡镇企业体制新优势

第五章 着力落实中央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
有作为才有地位
“头税轻,二税重,三税是个无底洞”
农民负担过重是怎幺造成的
思想认识到位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各项减负措施要落到实处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
把党的好政策完完整整地交给农民
……
第六章 冲破思想观念上的“长江天堑”
第七章 履职为民是人大工作的主旋律
后记

后记

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回苏州工作已经快五年了。在
家乡工作,熟稔的领导和同志很多。有人劝我说,现在,真正从农村青年能走上市委书记岗位的为数不多,你的经历是非常特别的,为什幺不写点东西让大家共享呢?我先是内心一震,继而犹豫不决:回首往事,并无惊天动地的事迹可书,即便有一点成绩,也主要是在上级的正确领导和周围同志的大力支持下取得的。有没有必要写本书呢?我有些举棋不定。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养成了一些习惯:喜欢记笔记,凡参加会议、调查研究,都认真做好笔记,这几十年来足足记了260多本,而且保存完好;比较注重积累资料,这几十年各个时期的报告、讲话等材料基本齐全,而且都分门别类整整齐齐地装订成册;乐于思考和分析问题,不论在什幺岗位,不论做什幺工作,总是先要开展调查研究,弄清基本情况,找準因果关係,理出工作思路,并注意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总结出一些做人与做事的感悟。
到人大工作后,具体的事务性工作少了,这使我能够利用一些时间来把过去的资料翻翻,回顾往事,总结得失。
“文革”初期,我由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当上大队党支部书记,走上了从政的道路。此后,在许多个党政领导岗位上工作,从苏南到苏北、苏中再回到苏南。四十余年来,我经历了“十年动乱”的风雨,参与了改革开放的实践,经受了市场经济的考验,品尝了人生旅程的甘苦。这幺多年能够比较顺利地走过来,仔细想想,的确是感慨万千,有很多酸、甜、苦、辣值得跟大家分享。
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启发下,我的思路逐渐清晰起来,动笔的想法也油然而生。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走的路都不会相同。但我确信,“做人与做事”是所有人一生中都必须面对和处理好的一个共同课题。我认为,要做好事,就必须先做好人;只有做好人,才能做好事。这是回顾和反思自己走过的路所得出的最深切的感悟。我感到,作为一个社会人,必须要做“好人”,要有爱心、责任心和正义感,要尊重他人,克己奉公,守法明理,等等。而作为一个党员干部,这个“好人”的标準应该更高,最主要的要把握三条:首先要从心底里尊重别人,作为“班长”,要发挥班子每个成员的作用,放手支持他们开展工作;同志间要真诚相待,平等处事,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使班子团结和谐。第二是事业心、责任心要强。为官一任,致富一方,平安一方。要把党和国家的事业放在第一位,把民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了事业,为了人民利益,应无私无畏,不怕风险,不怕吃苦,不怕困难,始终保持开拓创新、勇往直前的锐气。第三,要时刻注意自身形象。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站得正、立得稳,为人处事要公平正义,不谋私利,不徇私情。我始终认为,只要你虚心学习,诚实肯乾,关心民众,团结同志,在任何工作岗位上都能做出让人满意、让组织放心的业绩。
在构思这本书时,我着重把握好两点:一是在选材上,不面面俱到,力求有特色。我选取在以往各个工作岗位上着力多、有特色和有较深感悟的方面形成了七个专题。例如,在“文革”期间,如何当好一名基层干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在苏南农村经济比较发达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的实验;在盐城这样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借鉴苏南经验,推进乡镇工业的发展;在南通市委书记任上,如何带领乾群解放思想,推动南通在苏中率先崛起;在省委农工部部长岗位上,如何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职,努力减轻农民负担;等等。二是在落笔时,不虚假拔高,充分尊重史实。我在选择材料的时候,儘量採用最原始的第一手材料,把事物的本来面目还原给大家,力求文章内容的真实可信,希望通过一名地方领导干部如何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的这个侧面,反映几十年来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中发生的一些有影响的事情。同时,我也试图回过头来对以往走过的路进行一些反思,并得出一些个人的感悟,供大家参考。
虽然个人主观上是努力的,但由于时间久远,加上水平有限,书中有些引用的资料可能不尽準确,语言的表达也难免不够到位。所有的不足,恳请大家能够批评指正!
此书的撰写,得到了苏州、南通、盐城、南京、常熟等地很多同志的关心与帮助。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光召同志欣然为本书题写书名。中共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王荣同志特别关心此书的出版,还专门写了序。在此,对所有关心过我、帮助过我的人一併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作 者
2007年2月

序言

我和福元同志缘分不浅。十多年前,他曾在我家乡盐城市任职,我虽未在那里正式工作过,但对地方父母官自然有一份特别的情感。后来,他调任江苏省委农工部部长,其时我在南京农业大学任职,因工作关係,开始有了交往。1999年,我在省农科院工作时,还曾应邀到福元同志任书记的南通市,在全市干部会议上作专题讲座,并对南通“三农”问题做过深入调研。2003年前后,他与我相继调来苏州,分别在市人大常委会和市委担任主要领导工作,在此期间,自然有了更多的接触。十多年来,我对他的为人处世、兴趣爱好等都很熟悉,他的工作之勤奋、学习之刻苦、为人之朴实、胸襟之宽广,无不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从他的做人做事中我也一直得到教益。
前不久,他把几十年工作的心得感悟,整理成一个名为“做人与做事”的集子,嘱我看看并写上几句。我深感高兴之余却也不免忐忑。作为挚友,我们思想上时有沟通,工作上也相互多有帮助,我自然是欣然从命;但在资历上,他更是一位工作经验丰富、人生感悟深厚的同志,自己唯恐身份不符,也怕写不好。
这两天,我读了他的集子,对他的从政经历有了更多的了解,也从本书的内容中,受到深深的感动和启发。我看到了一个农村青年逐步成长而走上领导岗位的足迹,感受到近四十年社会历史变迁的脉搏。对他的经历和思考,曾有过农村生活经历且一度研究农村问题的我,不由产生心灵的共鸣。
这本集子反映了福元同志参加工作四十年来的丰富经历和内心的真切感悟。福元同志经历比较独特,他是江苏乃至全国为数不多的从村支书逐步走上地市级党政主要领导岗位的干部。福元同志出身于常熟董浜乡的木工世家,幼年父亲病故,由母亲抚养长大。自幼读书十分用功,国中毕业后因家境坎坷,较早走向社会,回乡务农,做过木匠。后被村支书看中,推荐做耕读教师,引导加入党组织,并举荐担任村支书,从此走上了从政的道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党的事业,并且乾一行钻一行,忠于职守,踏踏实实干出了成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福元同志在白茆公社任党委书记时,怀着对乡亲父老的感激之情,带领广大干群艰苦奋斗,科学种田,创造了稻麦高产纪录,使这个地方成为苏州地区的先进典型。升任常熟市委书记后,他抓住改革开放机遇,大力发展乡镇工业,坚持以工补农,建设现代农业,创建文明村镇。在盐城任市委副书记时,结合苏北城乡实际,借鉴苏南乡镇工业经验,培育了一批骨干企业,有力地促进了苏北农村经济的发展。调任省委农工部部长后,他本着多年农村工作的亲身感受,如实向省委反映农民负担,协助省委省政府制定政策措施,配合兄弟部门把减负的政策落到实处。在南通任市委书记时,大力推进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发挥与上海一江之隔的地理优势,以政通人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以跨江大桥为标誌的现代化城市建设。到苏州任人大常委会主任后,强化人大是民主法制第一线的理念,强调服务全局,为民履职,探索创新,人大工作有了新进展。
不论在什幺岗位,福元同志都善于学习,注重调研,勤于思考,富有见地,能够取得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他对从政四十年的工作经历的介绍,选取在不同地方工作中的一个侧面,进行回顾,得出许多富有哲理的感悟和对工作的真知灼见。全书内容丰富而朴实无华,有些叙述甚至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让人读起来倍感亲切,获益良多。
我读了福元同志的《做人与做事》,不仅透过字里行间直接受益,也一直联想到与他相处的耐时刻刻。我为他的工作成果欣喜,更为他的精神品质所感染。他政治上有很强的党性观念;工作中富有开拓创新意识;生活上不求奢华,俭朴随意;相处中严于律己,为人宽厚。这些做人做事的良好品质,体现了一位领导干部的人格魅力、带好班子和团队的精神力量,这是领导干部比手中权力更有价值的宝贵精神财富。我想,福元同志在四十多年的从政生涯中之所以能克服种种困难,不断取得成功,从一名农村青年成长为被人称道的“朴实书记”,其根本原因也许就在于此。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