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飞(中国内地作家、编剧)
海飞,1971年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县,中国内地作家、编剧。
2004年,创作的短篇小说《闪光的胡琴》获得《上海文学》首届全国短篇小说大赛一等奖。200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07年,担任电视电影《雨伞斑斓》的编剧。2009年,担任电视剧《大西南剿匪记》的编剧。2011年,出版小说集《像老子一样生活》,该书获得第1届鲁彦周文学奖;同年,出版长篇小说《向延安》,该小说获得人民文学奖·长篇小说奖、“茅台杯”最佳长篇小说奖。2013年,创作的小说《捕风者》获得 《小说选刊》双年奖。2016年,担任谍战剧《麻雀》的编剧。2017年,担任编剧的民国传奇剧《女管家》播出。2018年,出版散文《惊蛰如此美好》。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海飞
- 国籍:中国
- 出生地: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县
- 出生日期:1971年
- 职业:作家、编剧
- 主要成就:第1届鲁彦周文学奖
人民文学奖·长篇小说奖
“茅台杯”最佳长篇小说奖 - 代表作品:闪光的胡琴、大西南剿匪记、像老子一样生活、向延安、麻雀
人物经历
1989年,海飞在江苏南通服兵役。退役后先后在企业、学校、报社、杂誌社等单位工作。1994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96年,从县城国营化肥厂的保全下放到车间当拉煤工。
2002年,出版小说集《后巷的蝉》。2003年,出版散文集《丹桂房的日子》。2004年,创作长篇小说《花雕》,该小说讲述了一个20世纪40年代江南小镇上的女人与酒的故事;同年,创作的短篇小说《闪光的胡琴》获得《上海文学》首届全国短篇小说大赛一等奖;随后,担任电视电影《甘溪纪事》的编剧。
2005年,出版长篇小说《你的身体充满鸦片》;同年,创作长篇小说《壹千寻》。200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同年,担任亲情剧《母爱》的编剧。2007年,出版散文集《崇仁古镇的繁华旧梦》;同年,创作散文集《华堂古村翻版的桃花源》;随后,担任电视电影《雨伞斑斓》的编剧,该片由涂松岩、刘奕君、刘雯联袂主演。
2008年,出版小说集《看你往哪儿跑》;同年,担任当代都市剧《金子是这样淘出来的》的编剧。2009年,担任电视剧《大西南剿匪记》的编剧,该剧根据毛泽东特赦的贵州布依族美貌女匪首程莲珍的真实事件改编;同年,出版小说集《一场叫纪念的雪》。
2010年,担任电视剧《铁面歌女》的编剧,该剧讲述的是民国年间上海滩一座种满玫瑰的神秘庄园里,接连不断发生扑朔迷离的怪事;同年,担任谍战剧《旗袍》的编剧,该剧改编自中共地下党员的真实故事;8月,出版小说集《青衣花旦》。
2011年1月,出版小说集《像老子一样生活》,该书是一部解析饮食男女心灵史,解剖城市男女灵魂的小说,获得第1届鲁彦周文学奖;同年,担任古装剧《太平公主秘史》的编剧,该剧由贾静雯、郑爽、李湘联合主演;6月,出版长篇小说《向延安》,该小说获得人民文学奖·长篇小说奖、“茅台杯”最佳长篇小说奖;8月,由其创作的小说《花满朵》出版;9月27日,担任编剧的抗战剧《旗袍旗袍》首播,该剧以“九·一八”事变后为背景。
2012年2月,由其创作的小说《海皮出山》出版;4月23日 ,担任编剧的战争剧《从将军到士兵》播出,该剧由舒崇福执导;9月,出版长篇小说《花雕》;12月1日,担任编剧的谍战剧《代号十三钗》播出,该剧由韩雪、徐百卉共同主演。
2013年,出版小说集《战慄与本案无关,但与任何女人有关》;同年,创作散文集《跟着本书游天下:繁华旧梦》;随后,创作的小说《捕风者》获得《小说选刊》双年奖。2014年,担任近代传奇剧《花红花火》的编剧,该剧讲述了一个乱世中女酿酒师花红与四个男人的恩怨情仇;同年,出版小说《麻雀》;3月,出版长篇小说《回家》,该小说描写了浙江境内新四军部队金绍支队抗击日军,爱国爱家,组建英雄连最后全体阵亡的悲壮故事。
2015年,担任谍战剧《代号》的编剧,该剧由乔任梁 、祖峰合作主演;5月,出版文学作品《故园春仍在——名家故居逸事》;同年,创作文学作品《德情映青庐——名家故居逸事》,该书以吴昌硕、蔡元培、章太炎等33位现代文化人的故居为切入点;12月,由其创作的小说《战狼花》出版。
2016年,担任谍战剧《麻雀》的编剧,该剧由金琛、周远舟联合执导;同年,与斯继东、甫跃辉共同出版小说集《逃亡路上的坏天气》,该书收录了他们在各大文学刊物上发表过的案情小说。
2017年,担任编剧的民国传奇剧《女管家》播出,该剧以民国时代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刚柔并济的女人,在乱世中用苦难铸就美丽人生的故事;同年,由其创作的长篇小说《惊蛰》出版。2018年11月,由其创作的长篇谍战小说《棋手》出版;12月,出版散文《惊蛰如此美好》。
主要作品
文学作品
时间 | 名称 | 类型 | 出版社 |
---|---|---|---|
2018年 | 《惊蛰如此美好》 | 散文 | 广西师範大学出版社 |
2018年 | 《棋手》 | 小说 | 花城出版社 |
2017年 | 《惊蛰》 | 长篇小说 | 花城出版社 |
2016年 | 《逃亡路上的坏天气》 | 小说集 | 现代出版社 |
2015年 | 《故园春仍在——名家故居逸事》 | / | 当代中国出版社 |
2015年 | 《战狼花》 | 小说 | 现代出版社 |
2015年 | 《德情映青庐——名家故居逸事》 | / | 当代中国出版社 |
2014年 | 《麻雀》 | 小说集 | 新世界出版社 |
2014年 | 《没有方向的河流》 | 散文集 | 当代中国出版社 |
2014年 | 《青烟》 | 短篇小说集 | 新世界出版社 |
2014年 | 《牡丹亭》 | 戏剧图画书 | / |
2014年 | 《三岔口-国粹戏剧图画书》 | 戏剧图画书 |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
2014年 | 《空城计》 | 戏剧图画书 |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
2014年 | 《回家》 | 长篇小说 | 浙江文艺出版社 |
2014年 | 《桃花扇》 | 戏剧图画书 |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
2014年 | 《花红花火》 | 小说 | 红旗出版社 |
2014年 | 《青烟》 | 小说集 | 新世界出版社 |
2013年 | 《战慄与本案无关,但与任何女人有关》 | 小说集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2013年 | 《跟着本书游天下:繁华旧梦》 | 散文集 | / |
2012年 | 《花雕》 | 长篇小说 | 新世界出版社 |
2012年 | 《战慄与本案无关,但与任何女人有关》 | 小说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2012年 | 《代号十三钗》 | 长篇小说 | 新世界出版社 |
2012年 | 《大西南剿匪记》 | 长篇小说 | 瀋阳出版社 |
2012年 | 《铁面歌女》 | 长篇小说 | 上海文化出版社 |
2012年 | 《风中的围巾-百年百部微型小说经典》 | 微型小说 | 四川文艺出版社 |
2012年 | 《海皮出山》 | 小说 | 浙江文艺出版社 |
2012年 | 《真相背后》 | 长篇小说 | 浙江文艺出版社 |
2012年 | 《旗袍旗袍》 | 小说 | 工商联出版社 |
2011年 | 《向延安》 | 长篇小说 | 浙江文艺出版社 |
2011年 | 《像老子一样生活》 | 小说集 |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
2011年 | 《花满朵》 | 小说 | 重庆出版社 |
2010年 | 《青衣花旦》 | 小说集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2010年 | 《旗袍1》 | 小说 | 重庆出版社 |
2009年 | 《一场叫纪念的雪》 | 小说集 | 江西高校出版社 |
2008年 | 《看你往哪儿跑》 | 小说集 | 浙江文艺出版社 |
2007年 | 《崇仁古镇的繁华旧梦》 | 散文集 | 中国戏剧出版社 |
2007年 | 《华堂古村翻版的桃花源》 | 散文集 | 中国戏剧出版社 |
2005年 | 《你的身体充满鸦片》 | 长篇小说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2005年 | 《壹千寻》 | 长篇小说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2004年 | 《花雕》 | 长篇小说 | 学林出版社 |
2003年 | 《丹桂房的日子》 | 散文集 | 作家出版社 |
2002年 | 《后巷的蝉》 | 小说集 | 中国文联出版社 |
编剧作品
时间 | 名称 | 类型 |
---|---|---|
2017年 | 《女管家》 | 电视剧 |
2016年 | 《麻雀》 | 电视剧 |
2015年 | 《代号》 | 电视剧 |
2014年 | 《花红花火》 | 电视剧 |
2011年 | 《太平公主秘史》 | 电视剧 |
2011年 | 《旗袍旗袍》 | 电视剧 |
2011年 | 《从将军到士兵》 | 电视剧 |
2011年 | 《代号十三钗》 | 电视剧 |
2010年 | 《旗袍》 | 电视剧 |
2010年 | 《铁面歌女》 | 电视剧 |
2009年 | 《大西南剿匪记》 | 电视剧 |
2008年 | 《金子是这样淘出来的》 | 电视剧 |
2007年 | 《雨伞斑斓》 | 电视电影 |
2006年 | 《母爱》 | 电视剧 |
2004年 | 《甘溪纪事》 | 电视电影 |
获奖记录
获奖时间 | 届次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2013 | ---- | 《小说选刊》双年奖 | 《捕风者》 | 获奖 |
2013 | 第1届 | 鲁彦周文学奖 | 《像老子一样生活》 | 获奖 |
2011 | ---- | 人民文学奖·长篇小说奖 | 《向延安》 | 获奖 |
2011 | ---- | “茅台杯”最佳长篇小说奖 | 《向延安》 | 获奖 |
2011 | ---- | 2009—2011浙江省优秀长篇小说奖 | ---- | 获奖 |
2009 | ---- | 冰心儿童图书奖 | ---- | 获奖 |
2009 | ---- | 《中篇小说选刊》2008-2009年度“古井贡杯”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 《像老子一样生活》 | 获奖 |
2008 | ---- | 2006—2008浙江省优秀中篇小说奖 | ---- | 获奖 |
2004 | 第1届 | 《上海文学》全国短篇小说大赛一等奖 | 《闪光的胡琴》 | 获奖 |
2004 | ---- | 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 | ---- | 获奖 |
0000 | ---- | “四小名旦”青年文学奖 | ---- | 获奖 |
0000 | ---- | 人民文学奖·新浪潮奖 | ---- | 获奖 |
0000 | ---- | 贝塔斯曼全球华人大赛散文奖 | ---- | 获奖 |
0000 | ---- | 西湖·中国新锐文学奖 | ---- | 获奖 |
0000 | ---- | 人民文学奖·首届柔石小说奖金奖 | ---- | 获奖 |
0000 | ---- | 南方阅读盛典金图书奖 | ---- | 获奖 |
人物评价
海飞的作品在叙事上有一种一唱三叹的节奏,这在谍战题材作品中比较少见。但是,海飞偏偏营造了一种自己的、带有咏叹调风格的谍战叙事节奏,而且同样抓人,因为它把人带入了人物的内心处境中。用景物来代替心理描写,这是海飞的风格。海飞的文字特别乾净利落,经常像一块铁一样硬,但又不断会在其间冒出一丝温情,这样的文字非常迷人。他的小说非常有画面感,但画面的背后是情感,每一处场景的描写都是因为情感到了那里。所以,他的叙事节奏既来自于画面感的传递,也来自于情感的表达。他的作品擅长表现亲情,其情节中对亲情的描写是一以贯之的。海飞作品中的情感往往化为一种诗意,在不经意间冒出来(浙江新闻评)。
与早期的城乡叙事一样,海飞的民国上海战争传奇同样以底层人物为对象,以他们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为主线展开叙事。这些小人物并没有盖世的武功,也没有超凡的头脑,他们的理想也不是有朝一日能够雄踞天下,成就一番霸业,而是不受惊扰地过着柴米油盐的小日子。在革命历史话语被消解弱化的当下时代,海飞以底层个体日常生活需求为新的价值立足点,通过弱者在乱世中的离乱命运与对和平生活的渴求,让读者得以重新思考国族话语、集体政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小说评论》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