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膀胱鳞状细胞癌

膀胱鳞状细胞癌

起源于膀胱黏膜的上皮性恶性肿瘤,显微镜下癌细胞为单一的鳞状细胞表型,简称膀胱鳞癌。是膀胱癌的一种亚型,世界範围内膀胱鳞状细胞癌在膀胱恶性肿瘤中所占比例其差异很大,在英国为1%,美国为3%~7%,我国内报导的发病率为0.58%~5.55%,但在有血吸虫病流行高发区域,如埃及可占到75%。男性患者多于女性,男:女约为1.25~1.8:1。膀胱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发病年龄通常比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发病年龄小10岁~20岁,高发年龄在50岁~70岁。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相比,膀胱鳞状细胞癌恶性度高、浸润性多、生长迅速、转移早、预后差。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中50%有临床检测不到的转移病灶,但由血吸虫所引发的膀胱鳞状细胞癌通常分化较好,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率较低。

基本介绍

  • 英文名称: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bladder
  • 就诊科室:肿瘤科
  • 多发群体:50岁~70岁的人群
  • 常见发病部位:膀胱黏膜
  • 常见病因:慢性膀胱炎、膀胱结石、膀胱血吸虫病、长期留置导尿管等的长期刺激
  • 常见症状:间歇性肉眼血尿伴尿频、尿急、尿痛、消瘦、贫血、排尿不畅、尿流梗阻

病因

膀胱鳞状细胞癌发病机理不明,多数认为是长期慢性刺激导致尿路上皮鳞状上皮化生后发展形成的恶性肿瘤。长期慢性刺激的因素包括慢性膀胱炎、膀胱结石、膀胱血吸虫病、长期留置导尿管、长期服用环磷醯胺可能都与膀胱鳞状细胞癌发病有关。

临床表现

膀胱鳞状细胞癌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血尿伴膀胱刺激症状,表现为间歇性肉眼血尿伴尿频、尿急、尿痛,以尿痛为主,特点为症状重,消炎药物治疗不易缓解。其他临床表现还有消瘦、贫血、排尿不畅、尿流梗阻。有些患者伴有膀胱结石,部分患者有膀胱结石史。

诊断

膀胱镜检查加活检是诊断膀胱癌的最主要方法,膀胱镜下见肿瘤多呈团块状,多数肿瘤体积较大,呈菜花状、息肉状,肿瘤表面常伴坏死、溃疡。有些肿瘤呈扁平、边缘不规则或溃疡状。通过膀胱检查还可以对肿瘤或可疑病变部位进行活检以明确病理诊断。B超、CT以及MRI等检查可显示肿瘤大小、侵及深度和範围、有无盆腔淋巴结肿大等帮助进行临床分期。

治疗

对膀胱鳞状细胞癌患者应首选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尿流改道术,这是标準的治疗方式。对孤立的局限性膀胱鳞状细胞癌患者也可以考虑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对伴有转移的患者应以肿瘤内科为主的综合治疗。

预后

影响膀胱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因素是肿瘤分期、分级、淋巴结是否有转移。大多文献报导膀胱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差,l年死亡率55%~76%,5年生存率为7.4%~l5.3%。手术联合术前化疗、术后放疗或化疗可提高疗效。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