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中华民国经济发展部

中华民国经济发展部

中华民国经济发展部

中华民国经济发展部,为掌管中华民国工商业发展及国际贸易等产业事务之最高机关,由民国元年(1912年)成立的“实业部”改组而成。

基本信息

中华民国经济发展部,为掌管中华民国工商业发展及国际贸易等产业事务之最高机关,由民国元年(1912年)成立的“实业部”改组而成。下设商业司、矿业司、中小企业处、工业局、国际贸易局、智慧财产局、标準检验局等单位,并同时负责监理台电、中油等国营企业。

沿革

1912年1月3日,依《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筹组临时政府内阁,内阁内的“实业部”为经济部的前身。3月12日,依《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成立北洋政府内阁,国务院下改设“工商部”。
1914年2月12日,改组为国务院下的“农商部”。
1927年6月20日,改组为国务院下的“农工部”。隔年6月3日北洋政府结束,国务院解散。
1928年2月7日,国民政府(1925年成立于广州)下复设“工商部”。
1931年6月行政院下成立全国经济委员会,掌理国家经济建设及发展计画之设计、审定、监督指导等事项。12月,国民政府进行中央行政机关改组,工商部整并农矿部,下设农业、工业、商业、矿业、渔牧、劳工等司及林垦署。
1934年12月,全国经济委员会接收内政部主管之水利事业。
1938年1月,工商部整并建设委员会、全国经济委员会之水利部分、军事委员会第三、第四两部、工矿、农产两调整委员会及资源委员会等机关(单位)。7月,随政府迁至重庆的川盐银行(今重庆饭店)办公。
1949年5月公布实施《经济部组织法》,工商部整并农林部、水利部及资源委员会等机关,改组为“经济部”以统筹主管全国经济行政及经济建设事务,设定工业司、矿业司、商业司、总务司、会计处、统计处、人事室等内部单位,并设定农林署、水利署及资源委员会等附属机关。12月,同其他中央政府机构播迁至台湾。

组织架构

幕僚单位

秘书室
矿业司
商业司
总务司
国际合作处
投资业务处
技术处
人事处
会计处
统计处
政风处
研究发展委员会
法规委员会
诉愿审议委员会
资讯中心
中部办公室
中区联合服务中心
南区联合服务中心
经贸谈判代表办公室

附属机关

工业局
国际贸易局
智慧财产局
标準检验局
能源局
水利署
中小企业处
加工出口区管理处
中央地质调查所
国营事业委员会
投资审议委员会
专业研究人员中心
贸易调查委员会
矿务

部门机关

公司部
商业部
企业部
工业部
产业部
工作部
实业部
事业部
职业部
行业部
工商部
劳工部
劳动部
产业部
农业部
林业部
渔业部
牧业部
矿业部
食品部
服务部
製造部
生产部
畜牧业部
食品业部
服务业部
製造业部
生产业部
出版业部
印刷业部
工商企业部
工职行业部

事业机构

中国钢铁公司†
台湾糖业公司
台湾电力公司
台湾中油公司
台湾国际造船公司†
汉翔航空工业
台湾自来水公司
台湾肥料公司
台盐实业公司†
※备注:标示†者为实行民营化之营利机构。

驻外机构

驻外商务机构设定于亚太地区14处、北美地区9处、中南美地区13处、欧洲地区19处、非洲地区7处、中东地区3处。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