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凤头苍鹰
凤头苍鹰分布于中国南部,南亚的印度和斯里兰卡及东南亚的菲律宾和印尼。一般栖息于森林以及筑巢于树冠。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凤头苍鹰
- 拉丁学名:Accipiter trivirgatus Mayr
- 别称:凤头鹰、粉鸟鹰、凤头雀鹰
- 界:动物界
- 门:脊索动物门
-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 纲:鸟纲
- 亚纲:今鸟亚纲
- 目:隼形目
- 科:鹰科
- 亚科:鹰亚科
- 属:鹰属
- 种:凤头苍鹰
- 亚种:11亚种
- 分布区域:中国大陆,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海南
形态特徵
为中型猛禽,后头具有羽冠。成鸟头部至颈为鼠灰色;背部褐色;尾上覆羽末端白色;尾淡褐色,具有 4条暗褐色横斑;尾下覆羽甚白且膨鬆,飞行时会外翻至尾基两侧,亚成鸟全身大致褐色,腹面底色淡褐色,胸腹部皆为纵斑。
生态习性
常单独在中、低海拔之阔叶林中活动,亦可在空中盘旋或滑翔;其领域性极强,常见它在盘旋时展示将双翅下压成倒V字型,并抖动飞羽末端之行为。会猎食环颈雉、赤腹松鼠等体型比它大的猎物,亦会捕食其他中、大型鸟类、爬虫类和两栖类等。为台湾特有亚种,仅分布于台湾海拔2,000公尺以下各山区。
种群分布
凤头鹰共有11个亚种,中国境内可见A.t.indicus和A.t.formosae两个亚种。
- 凤头鹰普通亚种(学名:Accipiter trivirgatus indicus)。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海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尼泊尔。
- 凤头鹰台湾亚种(学名:Accipiter trivirgatus formosae)。分布于台湾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台湾,为特产亚种。
面临问题
主要的生存压力来自猎捕,以往常可于春季在鸟店中见到整窝待售的幼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