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南坊街道

南坊街道

南坊街道

南坊街道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东北部、祊河与沂河交汇处的北侧,与老城区一河之隔,是临沂市城市总体规划“一河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总面积57.03平方公里。

2014年,南坊街道正式更名柳青街道。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南坊街道
  • 行政区类别:街道
  • 所属地区: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
  • 人口:98687人(2010年) 

简介

沂河、祊河、柳青河三河环绕,环境优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通讯便利。东距临沂飞机场10公里,西距京沪高速公路入口5公里。全街道村村通公路、通电话,有线、无线通讯连线海内外,有线电视调频广播同缆共输。土壤有黏土、壤土、砂土,主产小麦、玉米、水稻、蔬菜、花卉等。南坊街道历史悠久。西周时为鄅国国都所在地。清末属兰山县俄庄乡。民国时期属临沂县第四区。1950年后,先后改为第二区、岔河区、红旗公社、岔河公社、南坊公社。1984年4月改为南坊乡。1993年9月,南坊撤乡设镇。2003年1月,改为南坊街道。街道下辖55个行政村,98687人(2010年),控制规划面积52.03平方公里,其中33个行政村纳入首期旧村改造範围,面积为23.7平方公里。2007年,南坊街道先后荣获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先进单位、山东省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山东省工商联繫统五好商会、山东省级基层建设先进单位、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先进单位、临沂市信得过基层工会、临沂市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临沂市二十佳魅力乡镇、平安临沂建设模範镇街道、临沂市发展民营经济明星乡镇、临沂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临沂市党建工作示範点等荣誉称号,继续保持省级精神文明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南坊街道

行政区划

沿革

1958年建红旗公社,1959年更名为岔河公社,1981年更名为南坊公社,1984年设乡,1993年建镇。1996年,面积57.6平方千米,人口6.9万人,辖东曲沂、乔家顶、汤家庄、洪家店、小杏花、双庄、刘家庄、小朱坞、西南曲坊、小里庄、大里庄、岳家坞、古城、新官庄、后小寺、前小寺、夏家村、戴城子、陈城子、南范村、赵家庄、小朱夏、大朱夏、东南曲坊、谢家宅、后明坡、前明坡、中王庄、单家庄、前皮庄、八里官庄、后皮庄、冉家屯、徐家屯、张家屯、郑城子、叶城子、朱高、蒋家寨、西曲沂、中曲沂、潦沟、孔官庄、西桥头、新赵庄、中张庄、后七沟、前七沟、七德、桥坊、郭家庄、赵家岔河、王家岔河、大杏花河南、大杏花河北55个行政村。2002年,南坊镇面积56.31平方千米,辖55个行政村,19691户、72818人,镇区人口7199人。2003年1月17日,省政府批覆同意撤销南坊镇,以原南坊镇的行政区域设立南坊街道,办事处驻原南坊镇政府驻地。2004年,南坊街道将55个行政村调整为47个。

代码及城乡分类

371302004:~001 111柳青苑社区 ~002 111大官苑社区 ~003 112杏苑陶然社区 ~004 112杏花玉苑社区 ~005 112清华园社区 ~006 112福源社区 ~007 112金城社区 ~201 111东曲沂村 ~202 111中曲沂村 ~203 111桥坊村 ~204 111西曲沂村 ~205 111七德村 ~206 111赵家岔河村 ~207 111王家岔河村 ~208 111郭家庄村 ~209 111新赵庄村 ~210 111潦沟村 ~213 220鄅古城村 ~214 220戴城子村 ~215 220刘家庄村 ~216 220后小寺村 ~217 220前小寺村 ~218 220陈城子村 ~220 220叶城子村 ~221 220郑城子村 ~224 111西桥头村 ~225 111谢家宅村 ~226 112后明坡村 ~227 111前明坡村 ~228 111中王庄村 ~230 111孔官庄村 ~235 111赵家庄村 ~236 111南范村 ~237 111小朱坞村 ~238 111西南曲坊村 ~239 111东南曲坊村 ~240 111小朱夏村 ~241 111大朱夏村 ~242 111蒋家寨村 ~243 111洪家店村 ~245 220乔家顶村 ~246 112大杏花河北村 ~249 111小里庄村 ~251 112岳家坞村 ~253 220新官庄村 ~254 220朱高村 ~255 220夏家村

街道建设

南坊街道规划是在临沂市1996年编制完成、1999年经省政府批准实施的《临沂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结合两院院士吴良镛、周乾峙指导编写的《临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科学规划、调整完善形成的分区规划。2004年9月,经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职能定位为市级市政服务中心、文化中心、体育中心、商业副中心、高教科研区、滨水休闲度假区所在地,中、高档住宅区。自南坊开发建设以来,南坊街道围绕“拆迁供地、还建安置、社会稳定”三大任务,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各项工作快速推进。截至目前,总计完成拆迁总面积610多万平方米。同时本着“以民为本”的思想,把民众居住安置摆上突出位置。目前整个南坊片区共有在建居民楼392栋,封顶305栋,封顶面积215万平方米。金颐社区、大官苑社区、柳青苑社区已回迁入住民众1万余人。到今年年底,将有200余万平方米水、电、暖、气等设施配套齐全的居民楼交付入住,2.6万多民众的生活居住条件将得到质的改善。通过两年多的开发建设,北城新区雏形基本形成,现代化气息初步显现,南坊面貌焕然一新。不久的将来,一座经济繁荣昌盛、科教兴旺发达、城市特色鲜明、山水环境秀丽、社会保障有力、居民安居乐业、最适合人们居住、充满浓郁现代化气息的标誌性新城区就将展现在人们面前。

名胜古蹟

鄅国故城遗址

鄅国故城遗址位于南坊街道鄅古城村,1992年6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鄅系西周初年的封国,子爵,妘姓,夏后氏之裔。公元前11世纪建,鲁昭公十八年(前524年)被邾所灭,距今3000余年。《春秋昭公十八年》有“邾人入鄅”的记载,哀公二年(前496年)有“伐邾,取沂西之田”的记载。民国《临沂县誌》载“临沂县北十五里即鄅故国,今古城村南有鄅子林,盖鄅子墓云。”今鄅古城村南“林子”,相传为鄅子墓地。当地调查有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所立王氏谱系碑,上书本村名为鄅子城。在古城遗址,曾发现周代至汉代陶器残片和铜戈、铜箭镞等文物。鲁昭公十八年(前524年),鄅君出城督耕,邾人乘机攻袭鄅都。鄅国守门人準备关闭城门时,被邾国人羊罗杀死。邾人遂攻入城内,把鄅君家属全部俘虏而走。鄅子叹道:“我无家可归了!”遂随妻子一起到邾国。邾庄公将鄅夫人还给他,而将其女儿留下,翌年,鄅夫人娘家亲戚、宋国大臣向宁请求宋君出兵伐邾,围困了邾国的虫邑,把鄅国人全部要回。鲁哀公三年(前493年)鲁国伐邾,邾国战败,鲁国吞併了一度被邾国占领的鄅国“沂西之田”。
鄅国故城遗址鄅国故城遗址

代皇族刘疵之墓

刘疵之墓位于南坊街道洪家店村西北隅,1978年5月临沂市文物组对该墓进行发掘。墓为石椁、木棺、单葬。墓圹宽4.2米,长5.5米。椁周用不规则的块石垒成。棺室居上椁内西南部,东侧为边厢。因年久淤积,木漆器等随葬品均已腐朽,仅有残漆片、奁、盘、耳杯等器物尚可辨认。耳杯残耳和漆盘残底漆片上分别书有隶书“当道北里”四字。棺盖北端放置玉璧一块,已被盖石压毁。棺内尸骨无存,石板下有一套包括头、手、足五个部位的金缕玉衣。头罩北向,从头罩到脚罩,长1.8米。东北角放一铜弩机,西北角有一串半两钱,90余枚,左、右手下及肩部各有铁剑一把,三剑均已锈残。胸部有残破玉佩两件,右手执一玉佩;腰部靠近右手套处有白玛瑙质印章一枚,上阴文篆书“刘疵”二字。刘疵印为完整的玛瑙质坛钮方印,长、宽各2.3公分,高1.6公分,重16.25克,质地洁白细腻,文字製作精巧,富有神采。刘疵墓出土的金缕玉衣,由黄金线与1140块青玉片缀成。玉片质地良好,光洁细腻,厚度0.1~0.2公分,四角均钻有小孔。缕衣头罩高29公分,用玉片354枚,顶部缀有一较大环形玉片。手套皆作五指形掌状,各长15公分,共用玉片420枚。脚套为齐头平底鞋靴状,左长27公分,右长28公分,共用玉片336枚。该衣製作精巧玲珑,艺术造诣惊人,属稀世珍品。其型制为国内仅见。曾多次出国展出。
代皇族刘疵之墓代皇族刘疵之墓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