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武大帝(2005年胡玫执导电视剧)
《汉武大帝》是由胡玫执导,陈宝国、焦晃、归亚蕾、陶虹等主演的历史题材电视剧。
该剧讲述了汉武帝刘彻54年的统治历程。汉武帝的雄才大略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成为世界文明无可争议的中心,而汉武帝的时代,也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值得自豪和展示的伟大时代之一。
该剧于2005年01月03日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档播出。
基本介绍
- 集数:58集
- 製片地区:中国大陆
- 收视表现:平均关注度:0.058%关注度计算公式:关注度=A/B
A:实时的看某电视台(直播)的终端数量
B:累计终端数量平均关注度=已播出每集的关注度之和/已播集数数据来源: - 类型:历史正剧
- 首播平台:CCTV-1
- 导演:胡玫
- 编剧:江奇涛
- 主演:陈宝国,焦晃,归亚蕾,陶虹,马少骅,宋晓英
- 中文名:《汉武大帝》
- 出品时间:2004年
- 出品公司: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国电影集团公司
- 上映时间:2005年01月03日
- 製片人:韩三平
- 主要奖项:第25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长篇电视剧奖
第25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导演奖
第25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男演员奖
角色演员介绍
- 汉武帝演员:陈宝国刘彻是一个与父亲景帝完全不同的人,做事果断,很有谋略,敢爱敢恨,能诗善赋,视江山大于一切。他一上任便开始广招贤士,重用董仲舒、东方朔等谋士。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作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对整个封建社会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 汉景帝演员:焦晃是一个没什幺主见,优柔寡断、内心懦弱的皇帝。但景帝善于知人善任,如任用晁错、周亚夫、李广等人,都是力排众议,坚持己见。最后立刘彻为太子。
- 窦太后演员:归亚蕾配音:曹雷汉文帝的妻子,景帝母亲,窦太后深知景帝优柔寡断,所以不断以太后身份替皇帝做出决断,她的权势一直延续到汉武帝统治期间。
- 王娡演员:宋晓英配音:张欣景帝的妃子,汉武帝刘彻的生身母亲。本来是民间普通女子,已经嫁夫生子。后得景帝的欢心,并且为景帝生下皇子刘彻。
- 卫子夫演员:林静原本是武帝姐姐平阳公主的歌伎,武帝对卫子夫一见倾心。 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
- 司马迁演员:王往配音:陆建艺汉武帝时期的着名历史学家。在狱中忍辱负重完成《史记》。
- 窦婴演员:马少骅景帝和武帝时期重要的大臣,窦太后的侄子。窦太后提出立梁王刘武为储君的时候,是窦婴在关键时刻提出反对意见,保住景帝的统治。
[角色演员介绍来源]
音乐原声
歌名 | 作词 | 作曲 | 演唱 | 备注 | |
---|---|---|---|---|---|
《最后的倾诉》 | 葛根塔娜 | 张宏光 | 韩磊 | 片头曲 | |
《等待》 | 韩磊、姚贝娜 | 片尾曲 | |||
《心灵睡过的地方》 | 韩磊 | 插曲 | |||
《千百年后谁还记得谁》 | 插曲 | ||||
《悲歌行》 | 汉乐府 | 阮昆申 | 邹芮 | 插曲 | |
《长门赋》 | 司马相如 |
[音乐原声来源]
幕后花絮
1、拍摄时由于气温高达42摄氏度,拍摄现场热死了一匹马,不少工作人员也都中暑了,导演胡玫“下令”:全剧组放假6小时。
2、陈宝国在拍摄期间经常乱发脾气训斥同事,是因为演刘彻这个角色让他备受折磨,始终处于痛苦挣扎中。表示不再接演帝王戏了。
3、杜淳参加剧组试镜时,试镜的角色是刘谦一角。胡玫导演看了试戏录像后,敲定他饰演刘彻一角。
获奖记录
获奖时间 | 届次 | 获奖名称 | 获奖人/作品 |
---|---|---|---|
2005年 | 第25届 | 中国电视剧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二等奖 | 《汉武大帝》 |
2005年 | 第25届 | 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导演奖 | 胡玫 |
2005年 | 第25届 | 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男演员奖 | 陈宝国 |
幕后製作
该剧根据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改编,围绕汉武帝刘彻的一生,全面展现了刘彻的雄才大略和汉景帝、卫青、霍去病、李广等着名历史人物的生动故事。为忠实还原汉王朝波澜壮阔的历史风貌,女导演胡玫走遍了所能看见的所有汉代皇陵墓,翻看无数讲述汉代历史的书籍,辗转内蒙古草原、河北涿州、河南焦作和浙江横店数千公里拍摄,还原了汉王朝雄兵百万、金戈铁马征战天下的恢弘场景,给人极强的视听震撼。
该剧投资高达5000万元,剧组把大部分资金用于表现汉武帝抵御外族入侵、平定边疆叛乱的战争场面上。仅在电脑特技的製作这一项上,就花了100万元。
剧集评价
整个《汉武大帝》的剧本基本遵照了《史记》与《汉书》的史实记载进行创作,相对来说是完整的,但是在其中一些细节处理和人物的塑造上存在问题。
首先,《汉武大帝》受英雄史观的影响,在《汉武大帝》中很难看到那个时代民众创造历史的展现,表现出来的大多是汉武帝一个人在推动历史前进,汉武帝可能只是比别人有更多的机会,其实汉朝有很多人才,他们都作出了巨大贡献,有着蓬勃的生命力,但是这些着名的历史人物都被淡化处理了。比如,《汉武大帝》中给张骞的篇幅就太少,张骞是汉朝非常关键的一个人物,张骞出使西域也是一件大事,很多西方人是通过张骞知道中国的,张骞本人也是个性格很刚毅的人,但是剧中对他的描写太少了。
另外,电视剧《汉武大帝》把汉武帝刻画得过好了,像歌词中唱的“燃烧自己”之类的说法显得不伦不类,汉武帝的确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帝王,他善于用人并且有错误能纠正,但是把汉武帝刻画成一个完人显然是不对的。汉武帝作为一个封建帝王,本身有着多疑的性格,包括晚年求仙长生不死、中央集权过分集中带来的等一系列问题,剧中对这些“缺点”表现的不够,反之把汉武帝的能力写的太全了,比如剧中说霍去病是汉武帝的徒弟,其实史书上根本没这个记载,汉武帝也没有直接用兵的能力,他只是善于用人而已。此外,不能把汉武帝当成“神”来刻画,而对于其身处朝代的表现如果只表现出其辉煌的一面,疏忽另一面则是相当危险的,如果只从一个角度把汉朝推到极端显然是不对的,应该有二分法的原则。《汉武大帝》最大的问题就是一部58集的电视剧却缺少细节,只是靠情节推动发展,虽然臣子都忠于皇上,但却看不到他们的热血。
《汉武大帝》的语言总体看来,“京味”太重、对白现代感太强、不恰当引用名言,确实存在不少问题。在戏中的众多演员中,陈宝国流露出的京味是比较重的,剧中还有一些对白与人物的身份非常不符。
《汉武大帝》故事的基本脉络没有离开历史太远。在这一点上,电视剧浓墨重彩,着力刻画,从气势到细节多有与历史合拍之处。剧中角色,除了李广从自杀被改成战死外,其他人的结局都可当作正史来看。除了景帝武帝两代皇帝,一些配角的塑造也颇见历史功底,比如剧中的窦婴精神气质与《史记》非常符合,而霍去病的少年气盛与不恤士卒也都有历史定论。《汉武大帝》让人诟病的地方也有不少,就是剧中的一些细节上的“越位”。(新浪娱乐评)
剧集争议
1、“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剧中司马迁为刘彻解释天象,见五星连珠,说出了这句话。
实际上这是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中的彩锦护臂上的话。其中,“中国”两个字和当今的意义也不相同,指的是中原地区。
而尼雅遗址属于东汉到魏晋时期。编导们把这句话提前到汉武帝时期,当然自有用意。
2、楷书。《汉武大帝》中的角色写字都用楷书,楷书的起源虽然有多种说法,但楷书的成熟是在三国时期,到两晋南北朝时才开始勃发,产生了王羲之这样的书法大家。而秦汉时期的官方书体是隶书。
3、捉刀人。剧中刘彻戏弄匈奴使者,让男宠韩偃冒充自己,自己扮成卫士。读过《三国演义》的观众自然知道这是曹操的故事,该故事原始状态如下:“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世说新语.容止》)不过这也只是传说,唐朝刘知己曾辩其伪。
4、“周亚夫军细柳”。这个故事曾经入选过中学语文课本,观众当不陌生。简单地说,被挡在细柳军营门外的是汉文帝,而不是他的儿子汉景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