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罗平小黄姜

罗平小黄姜

罗平小黄姜

云南省罗平县小黄姜,和罗平油菜籽一样,属传统农业产品。云南省地区的小黄姜统称为云南小黄姜,云南省种植小黄姜的地区比较广,其中以罗平小黄姜品质最佳,云南还有丽江、保山、曲靖、师宗、大理等地区均种植小黄姜。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罗平小黄姜
  • :植物界
  • :姜属
  • 分布区域:云南罗平县
  • 特点:质细纤小,含油量高,色泽鲜美

生长环境

罗平县地处滇东高原的东南部,气候温和湿润,雨水调匀,土壤沙质,最适宜种植生姜,自古就有“姜之乡”的美誉。
罗平小黄姜
小黄姜主要生长于南盘江低热河谷槽区及九龙河中下游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为小黄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产条件,加之长期的科学培植,使小黄姜成了众多优良品种中的佼佼者。
罗平县内除南部八大河一带属南亚热带气候外,其余为高原季风气候。夏季受暖湿气流影响,多大雨和暴雨;冬季受昆明静止锋控制,常阴雨连绵。年平均降雨量1743.9毫米,是全省的多雨区之一,年平均相对湿度85%,年平均日照时数1685小时,年平均气温15.1℃,年均无霜期为280天左右。罗平境内气候温和,平均温度15.2℃,无霜期长达280天,活动积温高、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700毫米。

形态特徵

罗平小黄姜质细纤小,辣味充足,含油量高,色泽鲜美,芳香浓郁,风味独特,深受海内外消费者的青睐。以罗平小黄姜鲜姜为原料加工製成的乾姜、泡姜及其它腌製品更是风味独特,特别是乾姜块(片)具有块状饱满、乾爽多粉,易运输保存等优点,是小黄姜进一步精深加工、製药、食品生产、保健日化产品生产的重要原料。罗平县80%的鲜姜都是经脱水加工製成乾姜外销。早在1958年,乾姜就成为云南省的重要出口商品之一。1983年,罗平生产的“120”乾姜块被国务院外经贸易部授予优质产品称号。
罗平小黄姜

产业发展

协会党支部强化“支部+公司+协会+农户”的运作模式,通过“支部抓公司、公司抓协会、协会抓大户、大户带农户”的方式,帮助民众解决小黄姜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资金、信息、技术、销售等难题,推动了全镇小黄姜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姜农增收。

技术助农

党支部引进脱毒姜种,邀请县镇农技骨干深入田间地头培训指导姜农使用先进栽培技术,严格按照“标準化选种、标準化整地、标準化种植、标準化施肥、标準化管理”模式,解决了黄姜种植产量不高和姜瘟多发的问题,实现了亩产稳步提高。在成功注册“罗平小黄姜”地理证明商标后,协会党支部争取党委政府全额补贴,引进新型节能加工生产设备,统一外观包装,全面提升小黄姜产品附加值,增强小黄姜产业的辐射带动力,推动产业链不断延伸。
罗平小黄姜

信息连农

党支部围绕产业升级和做强做亮“罗平小黄姜”品牌目标,引入资金110万元,建设信息大楼,为姜农提供信息服务,方便掌握市场行情。按照“网际网路+农业”的思路,引进“深圳林青堂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015年投资近300万元、租地1500多亩种植生态小黄姜。林青堂将通过创新的网际网路流通方式,套用社会化媒体及电商渠道,在提供优质产品的同时,直接对接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从农家到达平台,从平台到达消费者,最大化降低中间成本。同时通过组织党员、协会会员、生产大户学习产业政策,召开会议、电话联繫、传送简讯、贴上告示为姜农、加工户、行销户提供信息服务,举办培训班、技术讲座、现场指导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科学种植管理技术,提升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把农户由“小生产”引向“大市场”。

市场便农

为解决专业市场引导缺失、品牌效应难以发挥的问题,党支部通过招商引资,投资2.12亿元,建设了占地面积255亩、年市场产品交易量达30万吨、年交易额达12亿元,辐射滇黔桂三省周边地区、西南地区最大的罗平小黄姜国际交易市场,为姜农提供了固定、方便的交易场所,解决了以往黄姜交易以路为市、堵塞交通、交易零散乱的现象,党员带头到市场里交易,形成经营规範、管理统一的交易新景象,营造了姜农公平交易、放心交易的环境。实现生产与市场的良性对接,扩大了销售渠道,提升了小黄姜品牌知名度。

发展富农

党支部制定小黄姜产业发展规划,提炼加工姜油、姜色素、姜饮料、姜保健品等,促进黄姜产业化、规模化,逐步形成黄姜深加工产业链,进一步带动姜农增收致富。积极争取各级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安排“基层党员带领民众创业致富贷款”347万元,协调贴息贷款200万元,每年为民众贴息10万余元,并争取小额贷款发放到种姜户,党员带头做姜农贷款担保人,帮助姜农解决生产垫本难题。党支部每年与姜农签订购销契约,进行保护价收购和“订单式”服务,有效抵御市场风险,确保姜农增收。党支部还实行“帮带联动”制度,党员与生产、行销大户及困难户结成对子,形成了良好的互联帮带局面。
罗平小黄姜

种植规模

罗平小黄姜种植面积,1950年仅有1600亩,产量不足650吨;1991年达到1万亩,产量达到1.2万吨;2010年达到14.03万亩,产量18.5万吨;今年全县种植小黄姜16万亩,按照每亩2.3吨计算,预计产量36.8万吨,按照每公斤3.6元计算,预计产值13.25亿元。

主要价值

据《中药大辞典》载:小黄姜,性辛温,味辛辣、微甘、微苦。含有呢啶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甘氨酸等多种胺基酸。有散寒、止呕、开痰、治疗感冒风寒、喘咳、腹泻、解半夏、天南星及鱼蟹、鸟兽内毒等诸多药用功效。
这只是姜的一方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姜几乎是无处不在的。居家佐餐,食馆厨房,无姜不能成席,缺姜不能开宴。炒肉、炖鸡、烹鱼,姜是必备佐料,腌製鹹菜,姜更是必不可少。
以小黄姜製作的乾姜块、姜粉的烹饪配料,味道鲜美,尝之难忘。小黄姜还可单独为菜,凉拌姜丝和凉拌姜芽是罗平大小饭店的必备菜,香中带辣、辣里藏鲜的味道让每位食客讚不绝口。同时,罗平已攻克了一系列小黄姜保鲜技术,小黄姜已被製作为袋装、罐装等旅游商品,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