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本书是由北京育明教育谘询有限公司研发、2016年由天津科技翻译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考试的参考用书。
基本介绍
- 书名: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 作者:李国正
- 出版社: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 出版时间:2016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考试
考试用书
全国MTI翻译硕士专业“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科目指定书目。
考试目的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考试是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基础课考试科目,其目的是考察学生是否具备进行MTI学习所要求的汉语水平。
性质与範围
本考试是测试考生百科知识和汉语写作水平的尺度参照性水平考试,考试範围包括本大纲规定的百科知识和汉语写作水平。
考试基本要求
(一)具备一定中外文化,以及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的背景知识;
(二)具备较强的现代汉语基本功;
(三)具备较强的现代汉语写作能力。
考试形式
本考试採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单项技能测试与综合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考生的百科知识和汉语写作能力。各语种考生统一用汉语答题。试题分类参见“考试内容一览表”。
考试内容
本考试包括三个部分:百科知识、套用文写作、命题作文。总分150分。
(一)百科知识
1、考试要求:要求考生对中外文化,国内国际政治、经济、法律以及中外人文、历史、地理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2、题型要求:考生解释出现在不同主题的短文中涉及上述内容的20个名词。每个名词2.5分,总分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二)套用文写作
1、考试要求:该部分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和场景写一篇450 字左右的套用文,体裁包括说明书、会议通知、商务信函、备忘录、广告等,要求言简意赅,凸显专业性、技术性和实用性。
2、题型:试卷提供套用文写作的信息、场景及写作要求,由考生根据提示写作。总分 4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三)命题作文
1、考试要求:考生应能根据所给题目及要求写出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现代汉语短文。体裁可以是说明文、议论文或套用文。要求文字通顺,用词得体,结构合理,文体恰当,文笔优美。
2、题型:试卷给出情景和题目,由考生根据提示写作。总分6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六、答题和计分
要求考生用钢笔或原子笔在答题卷上作答。
图书
特点一:稀缺
本书是汉百的集大成、里程碑式着作,目前能与该书竞争的同类产品极少,该书比较优势突出,市场前景较为广阔;作者作为汉百科目测试的亲历者,并以单科最高分被北京大学录取,权威性、可信度极高;作者虽为英语语言文学方向,但汉语言理论及套用能力远在英语之上,使得本书能够以汉英对比视角谈汉百,实不多见。
特点二:新颖
本书将基础知识、应试方略和配套练习融为一炉,知识中有应试,应试中有练习;“中图法”“百科三分法”“公文四规範”等学科概念首次进入读者视野,让人眼前一亮。
特点三:技术
本书大量使用频次统计、关键字提取、文本重构等多项信息处理技术;并成功借鉴树状结构、历时分析、样本处理等跨学科呈现形式及研究手段,大大提高了本书的技术含量。
特点四:独家
本书所引例证,绝大多数引自作者个人文集,作者将自己曾撰写的文字材料作为反例加以批判,例证经典、含金量高,极大丰富了读者的知识储备,拓宽了读者的学科视野。作为学术作品,本书例证详实、注释繁多,务求“每词每句均有出处”“立论破论必有根据”;作为实用教材,本书紧扣现实,精心重构,务求“考点要点一字不删”“杂谈空谈一字不录”。本书将学术与实用较好地结合起来,最大程度保障了体系完备、内容翔实、论述科学、指向明确。

书籍摘录
院校、信源、标準,构成了影响百科知识考察範围的三个方面。
院校因素(命题人员)含院校性质、产学研重点方向、就业预期等因子;
信源因素(命题来源)含信源选择、思维导向等因子;
标準因素(命题规範)含专业限制、测试学等因子;
上述因素构成了命题的完整链条。从近几年百科知识考察範围看,院校、信源、标準因素各有侧重,各取所长,规律性与特殊性相得益彰。
2.3.1 院校因素:“平行”与“交叉”
院校因素表现为两点,一是“平行”,二是“交叉”。“平行”指涉考百科知识类别、方向、难度与命题院校保持一致;“交叉”指涉考百科知识与命题院校呈“反相关”,突出表现为文史类院校考察理工科知识,反之亦然。
以部分院校百科知识考察样题为例,考察“平行”:
(中国石油大学[理工大类[]]2011年,独立式)[F]二十国集团、加息、汇率、三大股指、通货膨胀;[P]彗星、太阳黑子;
(上海海事大学[理工大类]2011年,独立式)[E]百年战争、玫瑰战争、预警机;
(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史大类]2011年,独立式)[H]“程门立雪”是为了拜访;“半瓶醋”形容一知半解又爱炫耀的人;[I]《史记》中“世家”是给王侯立传;《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并称“乐府双壁”;“红肥绿瘦”,见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指春季;“菊月”,见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共和曆,指九月;[J]相传赵飞燕能表演“掌上舞”,因此有“飞燕”一名;京剧花旦扮演性格活泼的青年女性;
(南京大学[综合大类]2010年,独立式)[J]萧邦是波兰的“钢琴诗人”;程砚秋是京剧程派代表人物;[T]诺基亚(Nokia)总部设在芬兰;[G] 一般情况下,奥运会开16天;1895年,安庆师範学院(前身:敬敷书院)建校;1898年,北京大学(前身:京师大学堂)建校;
(首都师範大学[综合大类]2011年,混合式)[D]中国认为人权首先要尊重生存权和发展权,反对西方以“人权高于主权”旗号干涉中国内政;“三权分立”最能体现美国民主共和制特点;雅尔达会议决定成立联合国;爱丁堡是苏格兰首府,都柏林是北爱尔兰首府,贝尔法斯特是爱尔兰首府;[I]《离骚》《天问》《九歌》《九章》《九辩》是《楚辞》的代表篇章;《圣经》包括《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K]美国最大的州是阿拉斯加州,最小的州是罗得岛;美国内战中最后一次战役是葛底斯堡战役;[Q]英国最主要的祖先是盎格鲁—撒克逊人。
一般认为,综合性大学的百科知识考察範围倾向传统或重点学科、领域,专门类院校以文史、理工“划线”,考察範围具有鲜明的专业性。此外,院校产学研重点方向也成为考察範围的重要参考。
以部分院校百科知识考察样题为例,考察“交叉”:
(北京语言大学[文史大类]2011年,独立式)[F]巨观经济、通货膨胀;[D]自然权利;
(西安外国语大学[文史大类]2011年,独立式)[N]系统科学;[Q]基因工程、《物种起源》、细胞学说;[T]信息高速公路。
(中国海洋大学[理工大类]2011年,混合式)解释每组词中的每个词,并说出其间关联:[1]“超级女生”、苏珊大妈、文化产业、英国达人;[2]次贷危机、金融危机、救市;[3]活字印刷、梦溪笔谈、清明上河图;[4]“光荣革命”、克伦威尔、斯图亚特王朝。
“学科交叉”的命题模式体现了百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也体现了翻译硕士招考院校克服“学科本位”,谋求多元化命题模式。可以预见,该命题模式必将成为今后一个阶段百科知识命题的主方向。
目前,院校因素在百科知识命题中不断弱化,文史、理工大类院校的命题与其传统优势学科、主攻方向一致性减弱[]。如北京大学自2012年起在其翻译硕士招生简章中明确考察语言学基础知识,题源出现了“文本”、“上下义”等语言学术语,考查题型也由单一词条式变为混合式。因此,考生在备考中,应“弱化院校,强化基础”,从“信源”和“标準”入手,以构建科学、实用的知识体系。
2.3.2 信源因素:“各异”与“趋同”
百科知识信源的“各异”与“趋同”两大特徵,可作如下分析:
目前,我国翻译硕士考试尚未建立统考、联考机制,差异化命题着重体现了院校优势学科、主攻方向、命题偏好、招生需求、发展规划等;从零星样本分析看,不难得出百科知识考察“无规律可循”的“各异性”结论。
但是否存在“趋同”的一面?即是否有规律可循?
以下从可能性、实用性两方面考察“信源规律”。考察可能性,可知规律是否具有开发、利用价值;考察实用性,可知规律是否符合“描述—类比—穷举”的标準化流程,是否具有较好信度并指导实践。
从可能性看:汉百考试设立时间较短,考察模式尚未成熟;绝大多数应试人员不具备非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大纲》对考察範围作了限定。因此,考察範围呈一“聚”(向语言文学知识聚合)一“散”(向广义文化知识弥散)状及“中心紧密,边缘稀疏”格局。从“中心紧密”看,百科知识有一个较为稳定的,以中学基础、高校专业与社会新兴知识为主体的“核”,这就为“信源趋同”提供了可能性。
“信源趋同”的表现有二:一是参考书目趋同,二是命题内容趋同。
首先看参考书目:如下所示为六十多所翻译硕士招考院校高频参考书目统计,这些书目构成了百科知识考察範围的稳定“核”,并可进一步分为中西文化(指向不明)、自然科学(指向明确)两大信源:
序号 | 书名 | 作者 | 出版社 | 年份 |
1 |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 李国正 | 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 2016 |
2 | 自然科学史十二讲 | 卢晓江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2007 |
3 | 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知识应试指南 | 林青松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2005 |
4 | 中国文化概要 | 陶嘉炜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9 |
5 | 中国文化概论 | 张岱年 | 北京师範大学出版社 | 1994 |
6 | 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上下册] | 朱永涛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5 |
其次看命题内容,如下是2011、2012年六十多所翻译硕士招考院校涉考词条一种可能的分类法,由此可得出结论:
(1)考察範围集中:以英、美两国为主线;重点考察中西方文学、艺术、历史领域;侧重考察现代社会两大“显学”经济(含金融)与法律;
(2)词条指向集中:词条“重叠”现象明显,如下列出了两年间出现三次(含)以上的词条:
3次:“和而不同”、“三农”、“三言二拍”、《诗经》、达文西、低碳经济、国务院、“金砖四国”、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林琴南(林纾)、启蒙运动、全球变暖、社会保障、新兴经济体、洋务运动、银行存款準备金利率;
4次:“两会”、“十二五”、“四书五经”、德班会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全球化、人文主义、莎士比亚、新闻界“走转改”;
5次:基督教、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欧盟、欧债危机、《史记》;
6次:《论语》、文艺复兴;
7次:欧元区;
8次:二十国集团G20;
对高频参考书目词条进行统计,除“热点词”外,其词频分布与上述基本相似。
(3)词条网路化:约730个词条构成了庞大的“知识网路”,且词条间因果、递进、包含等逻辑描述完整。由此可见,汉百考试知识体系日益完善,“趋同”局面日益明朗。
法律
[条文]十二铜法表//宪法—成文法典—行政法—民商法—“民告官”法律//此案[2];
[司法]法治—司法公正—法律适用—中华法系—产权[2]—智慧财产权—自然权利—无罪推定—刑罚[2]—分权而治—听证制—行政複议;
[精神]法律意识—自由[2]—人道主义—人权[2]—法理[2];
[案件]“校车事件”—彭宇案;
环境
[原因]气候变化[2]—全球变暖[3]—生态难民—PM2.5;
[会议]坎昆气候大会—德班会议[4]—《京都议定书[2]》;
[措施]“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可持续发展[3]//低碳经济[3]—节能减排—清洁能源—碳排放交易系统ETS[2]—碳税—低碳—碳标籤//生态旅游—世界环境日—家园意识;
科学技术
[理论]系统科学—实证科学—科学範式[2]//核心技术;
[机构]美国国家航天航空局NASA—中央气象台;
[信息]英特网[2]—“信息高速公路”—“地球村”—平板电脑—3D电视—3D电影—云计算—贾伯斯[3]—首席信息官CIO;
[生命科学]细胞学说—基因工程[2]—脱氧核糖核酸[2]—超级细菌[2]—靶向药物//入侵物种;
[化学]碳[2]—金刚石[2];
美国历史
[事件]“五月花号[2]”—感恩节[2]—“波士顿倾茶事件”—《独立宣言[2]》—路易斯安那併购案—“冷战”—“马歇尔计画”—“水门事件”;
[人物]华盛顿—欧巴马[2];
[杂项]总统制—美国两党//“车轮上的民族[2]”—“迷惘的一代”;
全球化
[思想]全球化[4]—世界多极化[2]—意识形态—霸权主义//地缘政治—地方化;
[组织]联合国—联大//欧共体—欧洲议会—欧盟[5]—欧盟峰会//主权国家—开发中国家//新兴经济体[3]//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二十国集团G20[8]”—“金砖四国[3]”(“基础四国”)—博鳌论坛[2] //北约;
地理
[国家]苏联—希腊[2]—澳大利亚—马其顿共和国—印度;
[地区]阿姆斯特丹—庞贝故城—坎城[2]—滑铁卢//安徽歙县;
[人文景观]人文景观—苏伊士运河—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京沪高速公路;
[自然景观]撒哈拉沙漠//洞庭湖—大渡河—五岳;
[气象]三伏—夏至—蓝色预警;
经济
[理念]基点—对外开放—创新型国家//循环经济—区域经济—注意力经济//产业化—战略性产业;
[巨观经济]国内生产总值GDP[2]—巨观经济[2]—巨观调控[2]//经济危机—次贷危机—国际金融危机//计画经济//通货膨胀[2]—通胀压力—通货紧缩—滞涨//公共产品—私人产品;
[税务]关税同盟—国家税务局//比例税制[2]—反倾销税;
[财政]财政学—财政赤字[2]—国家财政支出[2];
[消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5]—团购—阶梯式水价//消费超前—消费主义//发行价;
[公司]国企—独立董事//网路公司[2]//跨国公司—欧洲隧道公司[2]—福特汽车公司—高盛[2]—二十世纪福克斯;
金融
[贸易]国际贸易平衡—利润—贸易顺差—贸易条约与协定[2]//贸易保护主义—贸易壁垒—反倾销—反补贴[2]//国际贸易组织[2]—国际市场分工[2];
[银行]银行资产—银行存款準备金利率[3]—次级贷款[2]//美联储;
[货币]货币政策[2]—流动性过剩//外汇储备—欧元区[7]—人民币汇率[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世界银行;
[金融衍生品]主权债务—主权债务危机—欧债危机[5]—美国国债—国库券//中国证券交易中心//对沖基金//期货—期货升水—期货贴水;
[股市] IPO—“两房”证券—纳斯达克[2]—牛市;
[资本]招商引资—外商直接投资//热钱—一级资本—机会成本[2]—毛收入;
[房地产]保障性住房[2]—经济适用房—限价房//“地王”—商品房;
西方历史
[人物]托勒密—但丁[2]—“文艺复兴三杰[2]”(米开朗基罗、达文西[3])—文艺复兴“三大悲剧诗人” —马可·波罗—伏尔泰[2]—牛顿[2]—萨科齐[2];
[事件]航海大发现—文艺复兴[6]—宗教改革—启蒙运动[3]—彼得一世改革—“一战”—“二战”(马奇诺防线)—“国会纵火案”—民权运动[2];
西方哲学
[人物]亚里士多德—柏拉图[2]—达尔文(《物种起源》)—笛卡尔—斯宾诺莎—米歇尔·福轲—费尔巴哈—马克思(物质);
[代表作]《梦的解析》;
[流派]“日心说[2]”—斯多葛学派—人文主义[4]—人本主义—德国古典哲学—空想社会主义—无神论—辩证唯物主义[2]—客观唯心主义—机械论—二元论—控制论—博爱—解蔽[2]—解构[2]—社会达尔文主义—逻辑中心主义[2]//“汉学”;
西方文学
[人物]“湖畔诗人”—“英国荒诞派”—雨果[2]—歌德[2](《浮士德[2]》)—莎士比亚[4]—狄更斯—左拉—尤金·奥尼尔;
[作品]古印度“两大史诗”—《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失乐园》;
[流派]伊莉莎白时代—哥德式小说—易卜生主义;
西方艺术
[人物]梵谷//猫王;
[风格]古典主义—“巴洛克风格”—新古典主义[2]—印象主义[2]—浪漫主义[2]—表现主义—“狂飙突进运动[2]”—“为艺术而艺术[2]”;
[形式]迪斯科//嬉皮士—摇滚乐;
英国历史
[人物]查理一世—戴维·卡梅隆[2];
[事件]英法百年战争—“圈地运动[2]”— “光荣革命”—《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2]—工业革命[2];
语言
[人物]马建国—林琴南[3]—梁漱溟—傅雷[2]—许渊沖—韩素英;
[新词]“打酱油[2]”—卖萌—蚁族;
[成语及典故]弹冠—城狐社鼠—革故鼎新—仰观俯察—敝帚自珍—五音不全—越俎代庖—风声鹤唳—倚马可待—请君入瓮—元典//“潘多拉盒子”;
[理论]世界诸英语[2]—七大方言区—归化处理—“信达雅”//蕴涵—文本—语句—上下义—语言及物性—语言交际意义—语言主位—指称—借代—目的语—功能对等[2]—功能对等物—主体间性;
[杂项]口头禅;
中国经济
“十二五[4]”—“两会[4]”//中共中央政治局—国务院[3]//产业结构[2]—“双转移”—“腾笼换鸟”—“退二进三”//工业园//“神舟”七号[2]—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2]—“南水北调[2]”//经济刺激计画—“软着陆[2]”—经济衰退—经济探底//“三农[3]”//社会保障[3];
中国历史
[人物]大禹之子—秦始皇—义和团[2]—袁世凯[2]—孙中山—蔡元培[2]—胡适[2]—何香凝—邓演达—廖仲恺—张学良;
[时代]春秋战国[2]—西汉—齐梁—民国;
[事件]商鞅变法[2]—“靖康之变[2]”—两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3](北洋水师)—“公车上书”—“百日维新[2]”—辛亥革命[2]—“新文化运动[2]”(《新青年》《狂人日记》)—“西安事变”—上海世博会[2];
中国哲学
[人物]韩非子(法家[2])—墨子;
[作品]《周易》(“见仁见智[2]”)//“四书五经[4]”(《中庸》)—《论语[6]》(“近者悦,远者来”)—“经学”;
[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国学[2]—纵横家(“百家争鸣”)—“阴阳五行”//儒家思想—“天人合一”—“三纲五常[2]”—“和而不同[3]”—仁[2]—孝—心学—理学—贤良//“不战而屈人之兵”//“三民主义”//“三面红旗”//“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3](胡锦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中国文化杂项
[菜餚]八大菜系—川菜—淮扬菜—鲁菜—粤菜;
[节日]春节—清明节[2]—端午[2]—七夕节—上巳节—中秋节;
[教育]科举制度[2]—殿试—国子监;
[礼制]祭祀—封禅—君子;
[器物]殷墟[2]—青铜器文化—青花瓷//明孝陵—中山陵//尺牍[2];
[农业]《齐民要术[2]》—二十四节气//水利;
[医学]中医“四诊”—《黄帝内经》—五脏六腑[2]—“养之不素则病”—不妄劳作;
文化学
[理念]文化多样性—“文化断层”—“西学东渐”—经籍西传;
[代表]玛雅文明—“轴心时代”—“四大文明古国”—华夏—“四大发明”—三大“国粹”—“四大美女”//“斯芬克斯之谜”;
[遗产]世界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
[着作]《大英百科全书[2]》;
中国文学
[人物]屈原[2]—“三曹”(“建安风骨”)—“五柳先生”—“初唐四杰”—杜甫[2](《三别》)—“唐宋八大家”(韩愈)—李清照—秦观—关汉卿—“南洪北孔”—纪晓岚(《四库全书》)—“扬州八怪”—巴金(“激流三部曲”)—郭沫若—钱锺书[2];
[题材]“民间四大传说”—女娲—愚公移山;
[体裁]骈文—边塞诗—“孤平”—互文—元曲[2];
[思潮]唐宋“古文运动[2]”—市井—旧“红学”;
[作品]《山海经》—《诗经[3]》)(“六艺”)—《史记[5]》—《古诗十九首》—《文心雕龙[2]》—《玉台新咏》—《太平广记》—《资治通鉴》—《直斋书录解题》—《永乐大典[2]》—“三言二拍[3]”—《西厢记》—《增广贤文》;
中国艺术
[绘画]“岁寒三友”//《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郑板桥
[杂项]龟兹石窟//五音//歌舞伎//“原生态”;
[戏剧]曲艺—京剧“四大花旦”—净行—生—旦—丑行—整脸;
[书法]“六书[2]”//竹简//甲骨文[2]—篆书(籀书)—金文—隶书—楷书//“书同文车同轨”//“文房四宝”//《兰亭序》—唐代书法“大小欧阳”;
宗教
[道教]道教[2]—“反者道之动也”—道家—老子—《道德经》—玄学—《庄子》—庄周梦蝶;
[基督教]基督教[5]—先知—《新约》—摩西《十诫[2]》//犹太教—犹太人[2]//弥撒//传教士—利玛窦;
[佛教]佛教[2]—禅宗—皈依—暮鼓晨钟[2];
[伊斯兰教]伊斯兰教[2]—《古兰经》;
未分类
[政治]“蓝营”—“绿营”//“绿党”//内阁制度;
[新闻]西方四大通讯社—BBC[2]—CNN—《泰晤士报》//新闻界“走转改[4]”;
[美学]审美[2]—审美情趣—理性主义美学—朱光潜;
[哲学]价值观念—理念[2]—智慧[2]—命题—曆法;
[杂项]白描//管理学//庶民//预案//《几何原理》//黄金分割[2]//史学。
本书目录
绪论
1.1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科目的意义
1.2 目前翻译教学中的汉语水平
1.3 汉语言对外国语学习的作用
1.4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科目大纲
1.5 两种错误认识及改正方法
百科知识
2.1 《大纲》对百科知识考察的规定
2.2 三类百科知识考察题型
2.2.1 独立词条式
2.2.2 组合词条式
2.2.3 独立选择式
2.2.4 组合选择式
2.2.5 填空式
2.3 对百科知识考察範围的三种认识
2.3.1 百科知识是中学课程的“升级版”
2.3.2 百科知识是《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微缩版”
2.3.3 百科知识是“新事物集合版”
2.2.4 三种考察方式的综合运用
2.4 百科知识考察範围的影响因素
2.4.1 院校因素:“平行”与“交叉”
2.4.2 信源因素:“各异”与“趋同”
2.4.3 标準因素:专业限制及测试学规範
2.5 词条式命题与解答规範
2.5.1 词条认知度
2.5.2 词条信息点与赋分点比较
2.5.3 两种常见的非定义要素
2.5.4 定义语句的判定
2.5.5 定性项与定量项
2.5.6 词条赋分点甄选与切分
2.5.7 赋分点表述规範
2.5.8 《名词解释样例》指导意义分析
2.5.9 词条式定义实例分析
汉语写作
3.1 《大纲》对汉语写作考察的规定
3.2 套用文种类与题源分析
3.2.1 套用文种类
3.2.2 题源分析
3.3 公文基础知识与样例分析
3.3.1 应试公文与机关公文的区别
3.3.2 对公文的常见错误认识
3.3.3 行文规範(一):时空规範
3.3.4 行文规範(二):级别规範
3.3.5 行文规範(三):结构规範
3.3.6 公文的“结构策略”
3.3.7 公文中的“显性信息”与“隐性信息”
3.3.8 公文规範(四):用语
3.3.9 部分样文评述
3.4 其他套用文样例分析
3.4.1 概述
3.4.2 书类(说明、申请、建议、倡议、聘请、简历等)
3.4.3 辞类(祝酒辞、演讲词、朗诵词、呈辞等)
3.4.4 案类(迎接、学习、旅游、培训、商务等)
3.4.5 宣类(新闻/报导、广告、招聘启事、徵文启事等)
3.4.6 规类(法律、规章、契约等)
3.5 命题/话题作文基础知识及样例分析
3.5.1 命题/话题作文类型
3.5.2 题源分析
3.5.3 材料真实、情感真挚
3.5.4 表述简明、一针见血
3.5.5 使用现代汉语,儘可能避免使用古代汉语
测试部分
4.1 独立词条式
4.2 组合词条式
4.3 独立选择式
4.4 组合选择式
4.5 填空式
部分参考答案及百科知识串讲
2.2.1 独立词条式
2.2.2 组合词条式
2.2.3 独立选择式
2.2.4 组合选择式
2.2.5 填空式
2.3.3 标準因素:专业限制及测试学规範
4.3 独立选择式
4.4 组合选择式
4.5 填空式
附录
6.1 附表
6.2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注释版)
6.3 国内外时政要闻精编
6.3.1 国内
6.3.2 国际
其他出版物
书籍信息
刘军平 主编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7月,全书约99万字。
该书从哲学、文学、历史地理知识、政治法知识、西方文化知识、翻译理论知识、自然科学知识、百科知识问答、套用文的写作、模拟试题等16个单元介绍了参加MTI考试需求的题型和範围,有利于学生备考。
目录
第一单元 中国哲学知识
第二单元 中国文学知识
第三单元 中国历史地理知识
第四单元 当代政经法知识
第五单元 西方文化知识
第六单元 主要英语国家概况
第七单元 西方翻译理论知识
第八单元 中国翻译史知识
第九单元 自然科学知识
第十单元 英汉短语互译
第十一单元 常用英汉缩略语
第十二单元 百科知识百问百答
第十三单元 套用文写作知识要点
第十四单元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模拟练习
第十五单元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真题实战
第十六单元 各单元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