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计图学(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年版图书)
《设计图学》是由卢健涛编写,人民邮电出版社于2011年11月发行出版。本书是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图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订的“高等学校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同时为适应设计类专业的教学改革而编写的。一方面通过强化图形思维训练,夯实设计基础;另一方面通过拓宽专业知识面,提升专业的适应性。
基本介绍
- 书名:设计图学
- 作者:卢健涛
- 定价:28元
-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1年11月
- 开本:16开
内容提要
本书共15章,分别为绪论、製图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正投影基础、三视图、组合体视图、轴测投影图、图样常用的表达方法、标準连线件的表达方法、机械图、电气图、透视图、房屋建筑图、室内装饰图、园林工程图、计算机绘图等。本书採用最新的国家标準。
与本书配套使用的有《设计图学习题集》(卢健涛编)。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设计类专业的基础教材,也可供工科类、艺术类其他专业选择使用。
1.“设计图学”课程的前身是工业设计专业的“设计基础(一)”课程,已经有10多年的历史和实践经验。艺术设计专业从00年开始正式设定,由资深教授和行政领导对本课程教学工作及改革方向进行决策,根据该专业特点将原“设计基础(一)”课程重新整合革新,并且吸取国际设计教育的经验,将课程名称称为“设计图学”课程。
2.“设计图学”是艺术设计系针对本系设计教育改革中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三大板块相互交叉的专业特点,融合机械製图、建筑製图、家具製图、字型设计、钢笔速写等内容,又独具自身特色而设定的特色课程。
作者信息
卢健涛,副教授,现任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数字媒体与网路工程系主任,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工程图学学会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理事。福建省工程图学学会副理事长。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设计图学课程的定位 2
1.2 设计过程与工程图样 2
1.2.1 设计过程 2
1.2.2 工程图样 3
1.3 设计图学与思维训练 3
1.4 设计图学课程的学习内容 4
1.5 设计图学课程的学习方法 4
第2章 製图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2.1 工程图样中的一些基本规定 7
2.1.1 图纸幅面和格式(GB/T 14689—2008) 7
2.1.2 标题栏与明细栏 8
2.1.3 字型(GB/T 14691—1993) 8
2.1.4 图线(GB/T 4457.4—2002) 10
2.1.5 比例(GB/T 14690—1993) 11
2.1.6 尺寸标注方法(GB/T 4458.4—2003) 12
2.2 徒手草图和仪器绘图 15
2.2.1 徒手草图 15
2.2.2 仪器绘图工具 16
2.2.3 几何作图 17
2.2.4 圆弧连线 19
2.3 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与作图规範 22
2.3.1 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 22
2.3.2 平面图形的绘製 23
第3章 正投影基础
3.1 投影法及分类 26
3.1.1 中心投影法 26
3.1.2 平行投影法 26
3.1.3 正投影的基本性质 27
3.1.4 工程中常见的投影图 27
3.2 点的投影 28
3.2.1 点的两面投影 28
3.2.2 点的三面投影 30
3.2.3 两点的相对位置 32
3.3 直线的投影 33
3.3.1 直线的投影图 33
3.3.2 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 34
3.3.3 直线上点的投影 37
3.4 两直线的相的位置 38
3.4.1 两直线平行 38
3.4.2 两直线相交 39
3.4.3 两直线交叉 39
3.4.4 两直线垂直 40
3.5 平面的投影 41
3.5.1 平面的表示方法 41
3.5.2 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 41
3.5.3 平面上的点和直线 43
3.6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 45
3.6.1 直线与平面平行 45
3.6.2 平面与平面平行 46
3.7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相交 47
3.7.1 利用积聚性投影求交点、交线 47
3.7.2 利用辅助平面求交点、交线 49
3.8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 51
3.8.1 直线与平面垂直 51
3.8.2 平面与平面垂直 52
3.9 空间几何元素的综合分析 53
第4章 三视图
4.1 立体的三视图 57
4.1.1 立体三视图的形成 57
4.1.2 三视图的特性 57
4.2 平面立体的投影 58
4.2.1 稜柱的投影 58
4.2.2 稜锥的投影 59
4.3 曲面立体的投影 60
4.3.1 圆柱的投影 60
4.3.2 图锥的投影 61
4.3.3 圆球的投影 61
4.4 组合立体的投影 62
4.5 平面与立体相交 63
4.5.1 平面与平面立体相交 64
4.5.2 平面与迴转体相交 65
4.6 两立体相交 71
4.6.1 利用重影特性求相贯线 71
4.6.2 利用辅助平面法求相贯线 73
4.6.3 相贯线的特殊情况 77
第5章 组合体视图
5.1 组合体的构成 80
5.1.1 组合体的构成方式 80
5.1.2 常见简单的组合体 80
5.1.3 组合体的构形原则 81
5.1.4 组合体相邻表面间的相互位置 82
5.2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83
5.2.1 组合体形体分析 83
5.2.2 选择主视图 84
5.2.3 画组合体三视图 84
5.3 绘製组合体草图 85
5.4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86
5.4.1 基本形体的尺寸标注 86
5.4.2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方法 87
5.5 看组合体视图 90
5.5.1 看图的要点 90
5.5.2 看图的基本方法 91
5.5.3 看图举例 94
第6章 轴测投影图
6.1 轴测图的基本概念 99
6.1.1 轴测图的形成 99
6.1.2 轴测图的分类 99
6.1.3 轴测图的特性 100
6.2 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100
6.2.1 轴间角和轴向伸缩係数 100
6.2.2 平面立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101
6.2.3 曲面立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102
6.3 斜二轴测图的画法 104
第7章 图样常用的表达方法
7.1 视图 107
7.1.1 基本视图与向视图 107
7.1.2 局部视图 108
7.1.3 斜视图 109
7.2 剖视图 109
7.2.1 剖视图的形成和画法规定 109
7.2.2 剖视图分类 110
7.2.3 剖视图的剖切方法 111
7.3 断面图 112
7.3.1 移出断面 112
7.3.2 重合断面 113
7.4 简化画法 114
7.4.1 局部放大图 114
7.4.2 筋板、轮辐结构 114
7.4.3 相同结构的简化画法 115
7.4.4 图形中投影的简化画法 115
第8章 标準连线件的表达方法
8.1 螺纹及其规定画法和标注 117
8.1.1 螺纹的基本知识 117
8.1.2 螺纹要素 117
8.1.3 螺纹的种类 119
8.1.4 连线螺纹的规定画法 120
8.1.5 螺纹的标注 121
8.1.6 螺纹的其他结构画法 122
8.2 螺纹连线件及其连线的画法 123
8.2.1 螺纹连线件 123
8.2.2 螺纹连线件的连线画法 125
8.3 键连线和销连线 128
8.3.1 键及其连线 128
8.3.2 销及其连线 129
第9章 机械图
9.1 零件图 132
9.1.1 零件图的内容 132
9.1.2 零件图的视图表达 133
9.1.3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133
9.1.4 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 134
9.1.5 典型零件的零件图画法 138
9.1.6 看零件图 142
9.2 装配图 143
9.2.1 装配图的内容 143
9.2.2 装配图的规定画法和特殊画法 144
9.2.3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 145
9.2.4 装配图上的零、部件序号和明细栏(表) 146
9.2.5 由零件图画装配图 147
9.2.6 看装配图 148
9.2.7 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150
第10章 电气图
10.1 电气图基础 152
10.1.1 电气图的图形符号 152
10.1.2 电气图的文字元号 153
10.1.3 电气图的连线线画法 154
10.1.4 电气图的围框画法 154
10.2 电气图的种类 155
10.2.1 系统图和框图 155
10.2.2 电路图 156
10.2.3 接线图 157
10.3 看电气图 159
第11章 透视图
11.1 透视图基本知识 163
11.1.1 透视图的形成 163
11.1.2 透视图的特徵 163
11.1.3 透视投影的基本术语 164
11.1.4 透视的种类 164
11.1.5 视高对透视效果的影响 165
11.2 透视图的画法 166
11.2.1 空间透视与平面透视图 166
11.2.2 一点透视图的画法 167
11.2.3 二点透视图的画法 168
11.2.4 圆的透视画法 169
11.3 透视图套用举例 170
11.3.1 一点透视图的套用 171
11.3.2 二点透视图的套用 172
第12章 房屋建筑图
12.1 房屋建筑图概述 175
12.1.1 房屋建筑图的种类 175
12.1.2 房屋建筑图的表达方法 176
12.1.3 房屋建筑图的图示内容及画法要求 182
12.2 工业厂房施工图 184
12.2.1 工业厂房平面图 187
12.2.2 工业厂房立面图 187
12.2.3 工业厂房剖面图 187
12.2.4 详图 188
第13章 室内装饰图
13.1 室内装饰图概述 191
13.2 室内平面布置图 192
13.2.1 室内平面布置图的形成 192
13.2.2 室内平面布置图的画法 192
13.2.3 看室内平面布置图 193
13.3 室内地面图 194
13.3.1 室内地面图的形成 194
13.3.2 室内地面图的画法 194
13.3.3 看室内地面图 195
13.4 顶棚平面布置图 195
13.4.1 顶棚平面图的形成 195
13.4.2 顶棚平面图的画法 195
13.4.3 看顶棚平面图 195
13.5 室内立面图 196
13.5.1 室内立面图的形成 196
13.5.2 室内立面图的画法 197
13.5.3 看室内立面图 197
13.6 室内装饰详图 198
13.6.1 室内装饰详图形成 198
13.6.2 室内装饰详图的画法 199
13.6.3 看室内装饰详图 199
第14章 园林工程图
14.1 园林工程图概述 202
14.2 园林总平面图 202
14.2.1 总平面图的内容 202
14.2.2 总平面图的画法 203
14.2.3 看总平面图 205
14.3 竖向设计图 205
14.3.1 竖向设计图的内容 205
14.3.2 竖向设计图的画法 206
14.3.3 看竖向设计图 207
14.4 种植设计图 207
14.4.1 种植设计图的内容 207
14.4.2 种植设计图的画法 208
14.4.3 看种植设计图 209
第15章 计算机绘图
15.1 AutoCAD 2008的基本知识 211
15.1.1 AutoCAD 2008的主要功能 211
15.1.2 AutoCAD 2008的工作界面 211
15.1.3 AutoCAD 2008的基本操作 214
15.1.4 AutoCAD 2008的初始化设定 215
15.1.5 AutoCAD 2008的参数输入 216
15.1.6 AutoCAD 2008的图形显示改变 217
15.2 基本绘图命令 218
15.3 基本编辑命令 219
15.4 设定文字样式与填充图案 220
15.4.1 标準字形的设定 220
15.4.2 创建单行文字 221
15.4.3 创建多行文字 221
15.4.4 填充图案 222
15.5 尺寸标注 222
15.5.1 尺寸标注样式的设定 222
15.5.2 尺寸标注命令 224
15.5.3 尺寸标注的编辑 225
15.6 图块的套用 226
15.6.1 定义块 226
15.6.2 定义外部块 227
15.6.3 插入图块 227
15.6.4 块的属性 228
15.7 综合实例 229
参考文献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