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枝莲(唇形)
半枝莲(唇形)为唇形科植物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 D.Don的带根全草。长于水田边、溪边或湿润草地上。我国南方各省以及河北、陕西、山东均有分布。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半枝莲
- 拉丁学名:Scutellaria barbata
- 别称:并头草、狭叶韩信草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木兰纲
- 目:唇形目
- 科:唇形科
- 属:黄芩属
- 亚属:黄芩亚属
- 分布区域:分布于华东、华南、西南有河北、陕西南部、河南、湖北、湖南
- 功效:清热解毒药;止血药
形态特徵
一年或多年生草本,高15~40cm。根茎横走,多分枝,节上簇生茎枝。叶纸质。花生于茎、枝上部叶腋;花萼果时增大1倍。小坚果褐色,具小状突起。
生长环境
生长于水田边、溪边或湿润草地上。
分布範围
我国南方各省以及河北、陕西、山东均有分布。
植物成分
全草显生物硷、黄酮类(有黄芩素(scutellarein)、黄芩素甙(scutellarin)、红花素(carthamidin)、甾类、鞣质的反应,但有效成分可能是半枝莲多糖。
主要价值
药理
半枝莲水提物(0.5g/ml),在浓度为5mg/ml时,24小时内对人早幼粒白血病(HL-60)细胞可全部杀灭〔徐建国,等。山西医药杂誌,1991,20(2):82]。
临床
用于治疗消化道癌、肝癌、肺癌、宫颈癌、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乳腺癌等。
如用半枝莲注射液,每支2ml,内含半枝莲提取物40mg,每次2ml。共治疗原发性肝癌50例,近期治癒9例,显效8例,有效14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为62%。临床观察还认为,为了提高抗癌疗效,治疗绒癌及恶性葡萄胎可配用龙葵、紫草;治疗乳腺纤维肉瘤与多发性神经纤维瘤可配用野菊花(Flos Chrysanthemi Indici)、六耳铃(走马风,Herba Blumeas Laciniatae);治肺癌可配用白英(Herba Solani Lyrati)。
採制工序
4~5月採挖,洗净,切段,晒乾或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