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功能食品研究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功能食品研究重点实验室”是1995年由广东省政府立项建设,1996年经农业部综合评估命名,1998年通过验收。依託单位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现有科技人员33人,高级职称13人,中级职称17人,博士、硕士11人,享受政府津贴专家4人,聘有学术委员会委员和兼职客座研究员12人。下设功能食品、生物技术和生物化工3个研究分室,配备有毛细管电泳仪等一批先进仪器设备,建有符合GMP生产规程的功能食品中试基地。自命名以来,实验室承担了各级科研项目6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9项,审定新品种1个,申报发明专利6项,发表论文200余篇,研製开发新产品70余个。
基本介绍
- 公司名称:广东省功能食品研究重点实验室
- 成立时间:1995年
- 公司性质:国家机关
- 员工数:33人
研究方向
- 生物活性物质的保健作用机理研究;
- 功能食品的加工技术与标準规程研究;
- 临床营养品的研究与产业化开发;
- 热带亚热带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与综合开发利用。
研究内容
- 调查蒐集热带亚热带特色农产品及国内外黑色食品资源,评价其活性物质和主要生理功能,探明其保健作用的物质基础和形成机理,为功能食品新产品的生产发掘新原料、提供新理论。
- 瞄準国内外市场,追蹤现代食品科学和生物技术发展新趋势,开展热带亚热带特色农产品和黑色食品资源功能因子的分离纯化技术和加工工艺最佳化研究,研製开发具有保健作用的新型功能食品和临床营养品新产品。
- 探讨与国际接轨的功能食品生产的HACCP体系和标準化规程,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与功效,为农产品加工业不断提供新技术、新标準和新规程。
实验室主任
廖森泰,男,研究员,1962年8月出生,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农业部功能食品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广东省功能食品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广东省农学会副会长、广东省食品学会副会长、丁颖科技奖的获得者。1986年8月于华南农业大学硕士毕业分配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长期从事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套用昆虫开发及蚕病防治等科研工作,主要致力于农产品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研究。先后获得科技成果5项,其中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厅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
开放课题
自1999年以来,本实验室连续设立了自主开放课题5项,分别是:“类可可脂等食品专用油脂的中试研究”、“植物雌激素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及产品开发研究”、“葛根总黄酮和澱粉的同时提取工艺及葛根功能食品的开发”、“橄榄专用肥的研製与开发”和“排铅功能食品新产品研製”。开放课题研究时间为一年,资助经费2万元左右,课题立项和验收结题,需经实验室学委会讨论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