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牡丹还魂

牡丹还魂

牡丹还魂

《牡丹还魂》是2004年文汇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白先勇。

基本介绍

  • 书名:牡丹还魂
  • 作者:白先勇
  • ISBN:10位[7806767274] 13位[9787806767276]
  • 定价:¥38.00 元
  •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4-11-1

内容提要

2004年5月份,由白先勇代领衔製作的全本崑剧“青春版”《牡丹亭》,在号召两岸文化精英戮力投入下,于台湾、香港与苏州首度公演,精心的编演、悠扬的乐舞以及融入现代剧场风格的新美学表现,引发热烈迴响与激荡,堪称《牡丹亭》演出史上完美结合文学与舞台、传统与创新的一次划时代演出。
这本完整介绍《牡丹亭》还魂历程的美学经典,以多元的角度、丰富的资料,呈现青春版《牡丹亭》的创作精髓与精闢评论,以彰显这次演出所象徵的历史价值,以及数百年的古老戏曲文化,如何脱台换骨、还魂重生,再现璀璨风华。全书以白先勇自述催生青春版《牡丹亭》而圆梦的心中历程起始,并由摄影家许培鸿提供精彩的现场演出记录,传神捕捉舞台上瞬间成永恆的美丽影像与动人情节,男女主角俞玖林、沈丰英以及编导、舞台製作团体,也首度发表参演体验与感想,最后则收录两岸三地文化界的评论赏析,以期为这次重要的演出留下真实美好的回忆与文化传承的记录,并引领更多读者领略崑剧艺术的绝美、精緻与感动。

编辑推荐

未料到四百年后,在台北的舞台上,又一次展现了它无比的魅力,深深打动了二十一世纪的年轻世代。我看见两位演员,春花绽发的脸上流满了汗水,开心而天真的笑着,他们知道他们的表演成功了,因为观众反应如此热烈;但他们没有意识到,他们这次在台北的演出,很可能在崑曲演出史上,已经竖立了一道新的里程碑。
本书装帧非常精美。书中由台湾摄影家许培鸿提供的百余帧精彩的青春版《牡丹亭》现场演出剧照,传神地捕捉了舞台上转瞬即逝的美丽影像。剧中男女主角俞玖林、沈丰英以及编导、舞台製作团队等,也纷纷在书中发表参演体验与感想。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文化界名人对青春版《牡丹亭》的评论赏鑒,亦成为书中重要的内容。

作者简介

白先勇,当代作家。广西桂林人。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之子。在读国小和中学时深受中国古典小说和“五四”新文学作品的浸染。童年在重庆生活,后随父母迁居南京、香港、台湾、台北建国中学毕业后入台南成功大学,一年后进台湾大学外文系。1958年发表第一篇小说《金大奶奶》。1960年与同学陈若曦、欧阳子等人创办《现代文学》杂誌,发表了《月梦》、《玉卿嫂》、《毕业》等小说多篇。1961年大学毕业。1963年赴美国,到衣阿华大学作家工作室研究创作,1965年获硕士学位后旅居美国,任教于加州大学。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散文集《蓦然回首》,长篇小说《孽子》等。白先勇吸收了西洋现代文学的写作技巧,融合到中国传统的表现方式之中,描写新旧交替时代人物的故事和生活,富于历史兴衰和人世沧桑感。

图书目录

【序文】守护
牡丹还魂圆梦记——白先勇的崑曲梦
《牡丹亭》还魂记
在春天里观看春天
崑剧现代经典——青春版《牡丹亭》剧情精华
【上本】
【中本】
【下本】
天上人间——青春版《牡丹亭》成就的崑剧新美学
为情而死,为情而生,为情而活
——访汪世瑜谈青春版《牡丹亭》的舞台构思
转益多师说传承——访张继表谈学艺经历
青春起跑线
有信心,不掉以轻心!
情的坚持——青春版《牡丹亭》第三本的现实主义精神
筑梦——愿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
为情作使
“写意、简约”的美学精神
用感动打造的舞台
流动的美感
世纪的惊叹号——两岸三地评论赏析
以纯美表现纯情
花开见情在
别开生面的《牡丹亭》
唯美浪漫的崑曲梦
“古典再创造”需要“现代製作人”
创意行销“新古典”
一鸣惊人——俞玖林VS.柳梦梅
牡丹初绽现光华——我看沈丰英表演杜丽娘
一片美绝的艺术净土
盛开的青春花朵
精緻完整的“改良崑曲”
余音三日
庆牡丹群伶赴夜宴,赛兰芳独白续传奇
青春与至情
古典崑曲的青春之歌
“深情”“妙赏”《牡丹亭》
新亮点,新超越
情深、情真、情致
《牡丹亭》青春永在
白先勇的画笔
——浅谈青春版《牡丹亭》的美学构思
崑曲艺术青春活力的见证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